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莱州草艺品
释义

莱州草艺品最原始的雏形是草辫,在莱州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先民受发辫的启示,用灵巧的双手将一根根的麦杆,经过不同的挑压交叉,编掐出了各种纹理结构的花样草辫。以后品种渐增,用它们制的生活用品也越来越多,至明朝,通过直隶、豫州等地,在国内外传播开来。

特产简介

莱州草艺品行业按照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改变了家庭作坊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005年,莱州市有草艺品企业200多家,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人员300多人,从业人员10万多人。为了占领国际市场,莱州草艺品行业还成功研制了勾针工艺、机钉工艺、现代包袋制作工艺等新技术,紧追世界潮流。草艺品龙头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草业种植、皮件加工、纸绳生产、草艺品旅游等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呈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4年,全市草艺品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5350万美元,居全国草艺品行业之首。

发展历史

据《辞海》记载,我国草帽辫尤以山东掖县(今莱州)的产品最为著名,据《莱州市志》记载莱州草辫源于沙河一带农村,已有1500年的历史。草艺品最原始的雏形是草辫,先民受发辫的启示,用灵巧的双手将一根根的麦杆,经过不同的挑压交叉,编掐出了各种纹理结构的花样草辫。以后品种渐增,用它们制的生活用品也越来越多,至明朝,通过直隶、豫州等地,在国内外传播开来。

据《莱州市志》记载,源于沙河一带农村的莱州草辫“明代经直隶、豫州等地在国内传播。鸦片战争后,成为我国最早进入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十九世纪中叶,鲁省辫商云集沙河,坐庄收购,由烟台青岛装船外运。仅三五年间,沙河便成为全国草辫生产和出口的中心。”“清末,经沙河运至青岛、烟台而输出海外的草辫价值折合白银,1904年约150万两,1905年约340万两,1906年约430万两,1910年约1300万两……”“民国初年,我国草辫四大名产‘沙河白’、‘沙河黄’、‘沙河锯条’、‘莱州花’……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特别奖,被誉为世界最优质的草帽辫。”

草辫的掐法有3根草的、5根草的、7根草的等等不一。花样虽各不相同,但基本掐法一致:拇指掐正面,食指恰反面,经过压、挑,几根麦秆左右上下,如龙飞凤舞,变化万千。技艺之高超,产品之精美堪称一绝。

新中国建立之后,莱州草辫得以飞速发展,相继建立了址在沙河的益新草辫厂及址在掖城西关的掖县育新草辫厂,莱州草辫的花样品种也增加到二千多个,以掐辫子为业的妇女遍及莱州乡村。草辫成为许多农村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这期间来沙河学习草辫工艺的已遍布全国100多个县、市、区。应当说沙河草辫为我国众多县市的农村经济作出过重大贡献。

50年代末,又以玉米皮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了提篮、提袋、挎包、茶垫、地席、草帽、门帘、果盒、纸篓、婴儿篮等生活用品,品种己达上千种。70年代后,麦秆贴画问世。它将麦秆漂染,经过削、剪、冲、抢、撕等工艺处理,制成类似禽羽、兽毛等物,巧妙拼成画。集国画、油画、工笔画等艺术于一身,擅长表现花鸟虫鱼和山川风光。近几年来,麦秆贴盒脱颖而出,它做工精细,造型繁多,既可实用,又可欣赏,成为国内外游客喜爱的艺术佳品。

2009年,莱州市草艺品行业已完成年总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5350万美元,然而传统的以麦秆草辫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机织半成品原料、玉米皮辫等新型草艺品原料。这一花引来百花开,百花争艳一花凋的局面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已采取许多措施,对有着悠久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和保护,使沙河草帽辫这一草艺品的先花更加绚丽多姿,发扬光大。

山东莱州素有以草柳为原料编织工艺品的传统,草柳工艺品以其物美价廉、实用、环保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备受欢迎,成为莱州市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因为编织工艺品所用的原材料属于植物产品,容易携带动植物病虫害,因此这种手工作坊式生产模式也给产品质量带来了隐患。

为了将这项传统工艺发扬光大,莱州检验检疫局采取抓龙头、带全面、保质量的方针,从200多家大小工艺品企业中挑选30家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帮扶,帮助其建立了质量保障体系,从原材料到成品质量层层把关,同时帮助其不断开发新的花色品种,通过努力,确保了产品质量,出口量迅猛增长。

艺术工艺

莱州草艺品原料来源于麦秸草,采取手工编织而成,形状编成长辫形,长短不一,草辫的掐法有3根草的、5根草的、7根草的等等不一,草辫用料简单,但编制工艺却很复杂,首先要把麦秆按粗细不同进行挑选分类,原料选好后,接着进行漂白、编辫或染色,除漂白、染色等工序外,还要将麦秆压平,再用小刀顺着纤维削,或将它斜剪成片,用来贴制禽鸟和花卉。

获得荣誉

1915年,莱州草辫四大名品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特别奖。

鉴于莱州草辫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近期被列入申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莱州草艺品曾夺得全国优秀包装产品奖杯和希望杯。在历届中国工艺品美术百花奖评比中,曾获优质产品奖。皮革、合成革、草编合制的提篮,获优秀创作一等奖。麦秆贴盒与平编高档座垫获优秀创作二等奖。莱州草艺品出口额占全国第-位,获外贸部荣誉证书。

2005年7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莱州市“中国草艺品之都”荣誉称号。该市因此成为首批通过考评的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市(县、区)之一,也是我省被授予的第一个工艺美术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市(县、区)。

相关报道

莱州荣获“草艺品之都”称号

大众网-农村大众

本报莱州讯(记者陈建志通讯员郭毓马玉红)近日,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莱州市“中国草艺品之都”荣誉称号。

该市因此成为首批通过考评的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市(县、区)之一,也是我省被授予的第一个工艺美术特色区域荣誉称号的市(县、区)。

近几年,莱州草艺品行业按照继承传统、创新发展的原则,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改变了家庭作坊生产经营方式,逐渐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目前,莱州市有草艺品企业200多家,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人员300多人,从业人员10万多人。为了占领国际市场,莱州草艺品行业还成功研制了勾针工艺、机钉工艺、现代包袋制作工艺等新技术,紧追世界潮流。草艺品龙头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草业种植、皮件加工、纸绳生产、草艺品旅游等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呈现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好局面,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去年,全市草艺品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亿元,出口创汇5350万美元,居全国草艺品行业之首。

莱州草艺品精编成“金”

草、麦秆、玉米皮,在多数人看来是些一文不值的东西。但在山东莱州,当地人对它们进行一番艺术加工制作成手袋、提篮、拖鞋等物品之后,却成了国际市场上惹人喜爱的艺术品,莱州草艺品也因此成为该市出口创汇的一大支柱产业。现在,这一地区的艺术品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莱州草艺品发源于沙河一带,最原始的雏形是草辫,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此基础之上,它又经历了从单纯的生活用品到既实用又能观赏的工艺美术制品的发展轨迹。1915年,莱州草艺品亮相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下子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莱州草艺品逐渐跨入国际市场。

莱州草艺品做工精细,造型繁多,色彩丰富。在莱州市金宝利工艺品有限公司,笔者发现,仅手袋一项就有1000多个品种,而且每年都有更新。据总经理郑金波介绍,新时期莱州草艺品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先,人们对源于民间的这一工艺品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国内所有品种的草他们基本上都使用过,甚至还从菲律宾、越南等国专门进口草本来进行加工;随后,又在造型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通过添加新材料、使用新工艺,使以往只能做成软体的一些草艺品也可以做成硬体,便于摆放和携带;最近几年,他们又把色彩和点缀图案作为创新的重要内容,使草艺品在保持了民间艺术特有韵味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现代气息,进一步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郑金波说,公司技术人员现在对法国时装的流行色彩十分关注,每当巴黎有什么重大的时装表演时,他们都会想方设法搞到演出的录像或者照片,然后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便随时掌握色彩的流行趋势,并及时将其应用于草艺品的制作之中。由于始终站在市场的前沿,这家只有60多人的公司年出口创汇却达到180多万美元。在莱州,像这样专门从事草艺品制作的厂家有140多家,其中拥有自主出口权的有20家。

(罗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