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拉丁杯
释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中欧杯(Mitropa Cup)堪称欧洲足坛水平最高的一项俱乐部赛事,但因为“二战”的影响,中欧杯从1940年开始停办。即使在战争结束之后,由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南斯拉夫等参赛国大伤元气,导致中欧杯直到1951年才重新举行。在这种背景下,欧洲球迷普遍希望看到另一项高水平赛事能够取代中欧杯,因此,拉丁杯应运而生。

拉丁杯创意来源和筹划

举办新赛事的创意来自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四国足协,由于这些国家同属于拉丁语系,赛事因此被命名为“拉丁杯”。不过在设计拉丁杯的赛制时,各国之间出现了不少分歧。此前在中欧杯的鼎盛时期,每个参赛国可以派出四支俱乐部球队参赛,而且比赛采取主客场制,整个赛程会被拖得十分漫长,各队前往客场的费用也会成为一笔大开销。而与中欧杯参赛国全都集中在欧洲中部地区的情况相比,拉丁杯各参赛国之间的路程更为遥远,从而让很多俱乐部对劳师远征心存顾忌。

最后,出于节约成本和时间的角度考虑,拉丁杯确定仅仅由四国国内联赛的冠军球队参加,而且比赛采用赛会制,即在一个国家内举办所有的比赛,从而大幅度缩减比赛的时间。此外为了鼓励各国足协的参赛热情,拉丁杯除了规定四个参赛国轮流成为东道主之外,还专门对各个国家的总成绩进行统计。具体计算方法为每届赛事的前四名依次获得4、3、2、1分,然后以四年为一个周期,对各个国家所获得的总分进行统计,从而决出整体表现最出色的联赛。

拉丁杯的举行

经过长期的筹划和安排之后,首届拉丁杯在1949年拉开了帷幕。当时在各国国内联赛偃旗息鼓之后,新出炉的四国联赛冠军齐聚西班牙。拉丁杯的赛制是先进行两场半决赛,再由半决赛的胜者之间进行冠军之争,负者之间进行季军之争。在两场半决赛中,西甲冠军巴塞罗那队以5∶0横扫法甲冠军兰斯队,葡甲冠军里斯本竞技队则以3∶1力克意甲冠军都灵队,顺利会师决赛。而在接下来的三、四名决赛中,都灵队在一场进球大战中以5∶3战胜了兰斯队。

1949年7月3日,首届拉丁杯决赛在马德里的查马丁球场举行,这里也就是1955年被更名为“伯纳乌”的足球圣地。结果依靠巴索拉和塞格尔的两个进球,巴塞罗那以2∶1战胜了里斯本竞技,非但成为了首届拉丁杯的冠军,而且还在皇家马德里这个死对头的地盘上风光了一把。

赛事规则

“金球”横空出世

提起“金球制”(在足球比赛进入到淘汰赛和决赛阶段后,若双方在90分钟内踢成平局,就要进入到30分钟的加时赛阶段。按照金球制的规则,加时赛上,先进球的一方获胜,比赛也随即结束)这项目前已经被取消的规则,很多人肯定首先会想起1996年的欧洲杯决赛。当时德国队前锋比尔霍夫在加时赛中所攻入的进球,曾被无数媒体称为欧洲足坛的首个“金球”。殊不知,早在1950年第二届拉丁杯中就曾出现过“金球”决定冠军归属的场景。

第二届拉丁杯于1950年在葡萄牙的里斯本举行,葡甲冠军本菲卡和法甲冠军波尔多双双在半决赛中战胜对手,相会在6月17日的决赛中。结果双方在90分钟内战成了3∶3,接下来在30分钟的加时赛中也没有分出胜负。由于当时并没有设立点球大战的赛制,因此在120分钟战平的情况下,双方不得不在第二天进行重赛。在重赛中,双方又是战得难解难分,先是在90分钟内战成了1∶1,而后再次在加时赛中互交白卷。在两场比赛双方酣战240分钟仍然难分胜负的情况下,赛事组织者突发奇想,宣布加时赛无限制延长,直到任何一方打入一球为止,而且进球方将成为比赛的冠军。结果就在这种“金球制”的赛制之下,本菲卡直到第146分钟终于打进一球,从而宣告了对手的“突然死亡”,赛事组织者、裁判以及现场球迷在漫长的等待之后终于见证了冠军的诞生。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历史资料并未记录下这粒具有历史意义的“金球”到底来自于何人,使得这位本菲卡球员成为了“无名英雄”。不过在拉丁杯的舞台上,更多时候还是由那些有名有姓的传奇巨星来扮演主角。

历届记录

在1951年举行的第三届拉丁杯决赛中,AC米兰队的瑞典传奇射手努达尔就成为了绝对主角。此前在1950-1951赛季的意甲中,努达尔以打进34球的出色表现荣膺最佳射手,结果他将这股强劲势头带到了拉丁杯的赛场上。在与法甲冠军里尔队进行的决赛中,努达尔在第32、第57和第67分钟各下一城,帮助AC米兰以5∶0狂胜对手,同时创造了拉丁杯决赛史上的最悬殊比分纪录,努达尔也成为唯一在拉丁杯决赛中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