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昆明筇竹寺 |
释义 | 筇竹寺位于昆明西北郊蜿蜒起伏的玉案山上,距昆明7公里,公路盘旋逶迤;经“望城坡”时,回首鸟瞰滇池风光,春城全貌,一览无余。玉案山群峰秀拔,山中林壑幽深,竹滴翠荫,山泉叮咚,白云环绕,风景秀丽,古刹殿宇掩映密林之中。筇竹寺为昆明的佛教胜地,驰誉中外的五百罗汉的彩塑就在这里。 简介筇竹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郊的玉案山,是滇中著名古刹,为中原佛教禅宗传入云南的第一寺。玉案山距市区约10公里,这里山壑深幽,林木秀拔,古道盘旋,山涧宛转,小溪潺潺,景色秀美。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建筑风格筇竹寺现有三重院落,依山势而建。依次是山门、大雄宝殿和华严阁。五百罗汉塑像就分布在大雄宝殿两壁及大殿两侧的梵音阁和天来阁中。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无斗拱,殿内正中供元塑三世佛,西侧有一通元延三年(1316)所立折话圣旨碑。碑阳刻汉字,碑阴刻蒙文,内容为元仁宗敕封筇竹寺住持玄坚。 筇竹寺所以闻名遐迩,吸引八方游客,除是昆明最早古刹外,更在于那技艺精湛、栩栩如生的五百罗汉。这五百罗汉的塑像采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突破了传统的五百罗汉刻板模式和造型公式,是一独具特色的五百罗汉雕塑群。所塑的罗汉,绝大部分接近人的身体比例,面部和手脚的外形结构和肌肉筋节基本符合人体的解剖结构,看起来真切动人,形象逼真。如第49位增广天王,手弹琵琶,边弹边唱,表达了一种健康、欢快的心情。第8位罗汉,双眉紧蹙,怒视前方,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第50位中济颠和尚像,衣履不整,仪容瘤瘦,双眼细眯,把一种不满现实而又自我陶醉的神情,塑造得栩栩如生。在我国诸多罗汉雕塑中,像这样生活化的生动造型,十分罕见,确属艺术珍品。更有趣的是,筇竹寺五百罗汉中,还有位“耶稣罗汉”。它反映出,19世纪末叶,西方传教士已在云南地区传播基督教,中国匠师便把耶稣的形象塑入中国佛教的殿堂。 华严阁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是昆明唯一保存完好的清代斗拱建筑,内有清代文人钱南图书写的对联和黎广修的壁画,可惜1984年4月毁于意外火灾。为了恢复这一历史文物古迹,筇竹寺在政府和信徒的支持下,集资进行了重建。1989年10月18日,筇竹寺隆重举行了“华严阁开光仪式”。新建的华严阁保持原来风貌,殿堂内部分两层。下层正中供奉汉白玉的“华严三圣”,上层供奉缅甸玉雕释迦牟尼佛像,高约2米。华严阁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所书“华严阁”巨匾。 1985年,筇竹寺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1990年12月25日至26日,筇竹寺隆重举行了方丈升座仪式,明道法师荣膺筇件寺方丈,这是建国以来昆明举行的第一次方丈升座仪式。筇竹寺修复大殿工程1992年开始,经二年时间,恢复明清时代重檐斗拱的建筑风格。1994年10月12日,云南昆明筇竹寺隆重举行重修大殿落成和佛像开光庆典。筇竹寺方丈明道法师主持了开光法会。 建造年代及传说筇竹寺的来历传说筇竹是一种竹子的名称,常用来制作手杖,怎么会用来命名寺呢?传说大理国时期部阐侯(昆明侯)高光、高智兄弟二人,到西山打猎,忽见一头犀牛跃出,于是紧追不舍,追到玉案山北面,犀牛突然不见了,四处寻找,仰望山巅,只见山上云雾缭绕,有一群鹤貌童颜,形像怪异的僧人立于云上,他们急忙上山云看,到那里,僧人早已无影无踪,只有几支异僧拄的筇竹杖插在地上,高氏兄弟想拔起来看个究竟,但竭尽全力也拔不动。高光、高智兄弟觉得奇怪,第二天又到玉案山去看,插在地上的笨竹杖已长成青翠的竹林,他们十分惊奇,认为是“山灵显示”,这是块珍贵的“佛地”,于是便在此建寺居僧,取名筇竹寺。因此,天王宝殿门前两侧柱上有副对联作了这样的概括: 地产灵山,白象呈祥,青狮献瑞; 天开胜境,犀牛表异,筇竹传奇。 关于筇竹寺的建造年代关于筇竹寺的建造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唐代南诏的善鄯阐侯高光、高智弟兄狩猎,追赶一只犀牛至玉案山腹不见踪迹,只见云中有异僧,近前则僧亦不见,仅见筇竹入地。高氏兄弟在此募资创建梵宇,取名绍竹寺。另一说认为,绍竹寺建于元朝初年,是内地佛教传到云南的第一个禅宗寺庙。据寺内《雄辩法师大寂塔铭》载,雄辩法师(1228—1301年)是筇竹寺的创建人。 历史筇竹寺的兴盛是与元朝政府的保护分不开的。元朝至大三年(1310年),玄坚赴京朝圣,元武宗赐他《大藏经》,他运回昆明后,分藏在筇竹寺和圆通寺。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又颁赐圣旨给玄坚,对筇竹寺的殿堂、土地、财产予以保护,令地方官府豁免徭役,不征赋税。玄坚以蒙、汉文字将它刻于石碑,名《圣旨碑》。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筇竹寺毁于火灾。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复。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并请来四川杰出民间雕塑家黎广修,用6年时间,完成了驰名中外的五百罗汉泥塑像。 明朝该寺焚于火,明清几经修建,现在的筇竹寺是清朝萝佛 和尚扩建的,萝佛和沿生于四川)祖籍云南,原做清朝官吏,因官场失意而出家,来筇竹寺已晚年,当时,他见筇竹寺一片冷落景象,下决心重整此寺,并请四川泥塑家黎广修来塑500罗汉。 黎广修,字德生,四川合川县人,自幼攻读诗书,能诗善画,家传泥塑,是个居士(不出家剃度的佛教信徒),懂得许多佛学哲理,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黎广修到昆明带领徒弟有生、飞良等五人,历时7年(公元1883---1890年),呕心沥血,500罗汉像始塑造而成。 昆明城西北有玉案山,盘旋逶迤十余里,翠峰屏列,林壑幽深,山泉叮中咚,白云环绕。“玉案晴岚”,古代为“滇阳六景”之一。 玉案山不仅风景秀丽,且为昆明的佛教胜地,环山皆列禅刹,旧有十余座佛寺,以历史之久远,影响之大,香火之盛而论,筇竹寺当为其首。造型优美,驰誉中外的五百罗汉的彩塑就在这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