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昆明军鸽
释义

昆明关上军鸽队是由我国著名养鸽家,号称"鸽子大王"的陈文广一手创建的.早在二战时期,由美国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空军飞虎队在云南滇缅边界参加抗日作战时,由于战争的需要他们就从美国空军把大批经过筛选的优秀军鸽带到了云南作为当时的通信工具.这些美国鸽子来到云南后,在他们开辟驼峰航线上,在滇缅边境抗日中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昆明军鸽简介

在云南昆明,有个叫关上的地方,每天早上都可以看见一群鸽子在空中盘旋,然而很少会有人知道这些速度很快训练有素的鸽子,不是普通的信鸽,他就是我国唯一的,既有正规部队编制的昆明军鸽队的军鸽.按理说在电子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在通信现代化的今天,这些军鸽完全可以被移动卫星电话和互联网所取代,但是军鸽为什么会保留到现在呢?他的存在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昆明军鸽队

二战结束后,飞虎队从昆明撤离时就把大部分鸽子留在了昆明.就在这时,从小就喜欢鸽子的陈文广就把这些美国空军留下的军鸽收集起来自己养着,因为当时陈文广家离飞虎队空军基地很近,所以他就有机会收集这些被飞虎对遗弃的美军军鸽.

到了1950年陈文广先生听说我军要在昆明组建一个军鸽部队,他听到这消息后就主动多次写信和部队联系,都被拒决,三年后贸然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总理特许陈文广的军鸽参军,陈文广也和他养的二战时期的军鸽一起到了部队参军.陈文广

到了部队后,苦心钻研养鸽技术,在多年的努力下他培育出了大批适应恶劣条件下通信的军鸽品系,他们当时培养训练军鸽主要是配发给云南的边防部队使用 ,这样一来我军就开始把军鸽广泛的用于通信较困难的地方,由此也使我国的军鸽部队由一支发展七大军区的十一支军鸽部队.

屡立奇功

云南红土高原上,至今保留着我军唯一的一支军鸽队。

初秋的云贵高原,边防某部举行的军事演习激战正酣。山谷里,一支部队被围堵,在强大的电子干扰下,通信信号中断了,眼看就要被对方全歼,情况十分危急。突然,一只黑褐色军鸽拍打着翅膀,悄然冲出山谷,直奔指挥部。

很快,战场形势峰回路转,一支援兵仿佛从天而降,两支部队迅速形成合力直逼对方……这只带来转机的军鸽,正是出自中国军鸽队。

据介绍,军鸽有许多现代通信技术无法代替的作用,它不受气候、地形、电波、雷达干扰,具有惊人的飞翔耐力和归巢毅力,特别适合在通信保障相对困难的边防巡逻执勤中使用。

而且,军鸽隐蔽性强,雷达探测不到,飞行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170多公里,还可以载重35克,运载一个4G的存储芯片毫不费力。

全军仅存的军鸽队

说起我军军鸽队的渊源,与美国的“飞虎队”有关。

早在20世纪40年代,陈纳德的“飞虎队”来到中国参与抗战,因为作战需要,带来了美军的军鸽,这是一些经过筛选、品种非常优秀的军鸽。当美军撤离时,这些军鸽被遗弃下来,大约有200只,恰巧被住在“飞虎队”附近的鸽迷陈文广收养。

解放后,我国开始组建自己的军鸽部队。1950年,当时11大军区相继组建了军鸽部队,昆明军鸽队是其中之一。陈文广便写信,请求带着“飞虎队”遗弃的军鸽参军,没想到,他的请求居然得到批准,从此,他成了带鸽参军的特殊士兵。

20世纪60年代,鸽子突然被列为禁养动物,接着,各军区军鸽队的编制相继被撤销。关键时刻,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起了作用,秦基伟曾任志愿军15军军长,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捕到过美军的军鸽,他深知军鸽的重要性。后来,在昆明军区的努力下,军鸽队保留了下来,成了全军仅存的军鸽队。

昆明军鸽队之所以能留下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军鸽队曾经奉命参加过一项绝密任务。当时,我国正准备试爆一颗氢弹,要派50只鸽子去新疆的罗布泊做一次生死穿越,看它们是否能够穿越核爆炸的污染地带。

氢弹爆炸产生的核聚变反应足以摧毁周围的一切。它产生的高温、强光能使几千米外的人眼暂时失明;产生的强烈辐射甚至能穿透10厘米厚的钢板。而当时,军鸽要从离爆心50千米的距离起飞,穿越蘑菇云,飞到另一端距爆心50千米的鸽巢。因此,每一个人都为这次试验捏了一把汗。

半小时后,鸽子回来了45只,就差5只。但是每个人心里还是不好受,不仅为丢了军鸽,也说明鸽子并没有完全完成任务。然而,就在他们做完实验回到昆明后,这5只鸽子居然从罗布泊飞回了昆明。

军鸽曾被禁养

时间到了20世纪60年代,就在昆明军鸽队不断取得成绩的时候,鸽子突然被列为禁养动物,军鸽也不列外,紧接着各军区的军鸽部队也相继被撤消,昆明军鸽队还能够保留下来吗?在这关键时刻,时任昆明军区司令员的秦基伟极力保留昆明军鸽队,因为秦基伟在抗美援朝时,在朝鲜战场上就亲自抓到过带有情报的美军军鸽,所以他知道军鸽的重要性,周总理也特批别的军鸽可以撤,昆明军鸽不许撤。后来在昆明军区的努力下昆明军鸽队被保留下来了.也就成为全军唯一的一支军鸽队部队,他隶属于成都军区通信兵部管理.从此昆明军鸽队的保留也等于保留了军鸽的优秀品种,借助这些优秀种鸽,如今昆明军鸽队已经繁育和训练出了许多优秀的军鸽品系,这些鸽子算得上是军鸽队的一批巨大财富.后来军鸽也参加过地方比赛.都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信鸽比赛短则几百公里,多则几千公里,是一场空中的马拉松比赛.曾经从上海至开明的一次比赛中,空距为2150公里,军鸽取得了金牌,这项纪录至今仍没被国内信鸽界所打破.

不怕鹰的“钢铁战士”

军鸽未受训练时和普通信鸽并无两样。据说,300只普通信鸽里面,只有100只能够经过特殊训练成为蓝天“通信兵” 。

边防高原地区鹰多,驯养员必须加强鸽子对老鹰的对抗训练。鹰俯冲的速度快,但它翅膀狭窄,盘旋上升速度慢。因而,训练时,驯养员会反复发送强制信号,让鸽群不间断地上升,并把鸽群拉到鹰多的地方,训练如何摆脱鹰的追击。久而久之,鸽子遇到鹰就形成条件反射奋力高飞。

后来,驯养员们经过复杂的多代育种、选择和训练,把军鸽的这种“后天获得性”变成比较稳定的生物学特性,培养出不怕鹰的军鸽——“森林黑” 。

边防部队点多、线长、面广,军鸽要适应边防需要,还必须有穿越高山密林、大漠戈壁和不分天候时段执行特殊任务的能力。为此,军鸽队经过杂交培育,开发出来了新一代军鸽“高原雨点” 。目前,每次晨练,鸽群都要完成数百公里的竞翔;而在夜间训练,则在50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放飞,以锻炼军鸽的夜航能力。

军鸽队还把军鸽的应用范围从边防向海防拓展。20多年前,太平洋上的我国远航舰队水兵收留了两只脚环上印着“台北”字样的受伤信鸽,官兵们为它们取名为“回回” 、“归归” ,并把它们展转送到了中国军鸽队。

军鸽教练员陈文广经过仔细观查和研究发现,台鸽之所以能飞越大洋,是因为它们具有适应海上远翔的“向洋性” ,而云贵高原信鸽则具有“向山性” 。于是,陈文广将这两种良种鸽子进行了杂交繁殖,成功培育出了结合两种特性的一代名鸽——“应验鸽系” ,并在当年的全国信鸽大赛中一举夺冠。

穿越蘑菇云的实验

如今通信进入了现代化,保留军鸽队还有多大的作用和意义呢?据说昆明军鸽队能保留下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是在20世纪70年代,昆明军鸽对的军鸽曾经参加过一次绝密任务,后来陈文广才知道当时我国正准备在新疆的罗布泊试暴一颗氢弹,所以总参通信部要派50只鸽子到罗布泊参加氢弹试验,做一次生死穿越,看这50支鸽子是否能够穿越核爆形成的污染地带.

氢弹爆炸,这个能量巨大的核聚变反应足以摧毁周围的一切,它会产生几千度的高温,产生的强辐射甚至能够穿透10 厘米厚的钢板.其实,世界各国在进行核试验的时候都要做许多综合试验,都要进行各种动植物的抗强热,强光,强辐射的试验.这次试验其实也是要检验也不列外,所以昆明军鸽就成了总部首长和科研单位选择对象.

试验是这样的,当氢弹引爆蘑菇云升起的一瞬间,鸽子是要从离爆心50公里的一头经过爆心飞到另外一头离爆心50公里的鸽巢( 鸽子放飞地-----50公里-----爆心 ------50公里-----鸽巢).蘑菇云升起后的半小时45只鸽子穿越了核爆心顺利的回到了鸽巢,然而还有5只鸽子就没回来.那么还有没回来的5只鸽子,他们是失踪了呢?还是死了呢?这使参加试验的陈文广思想背上了包袱,他想:有5只鸽子还没回来,就说明他没有圆满的完成这次试验任务.所以陈文广先生和战友只好带着他的那45只军鸽回到昆明,然而就在他们回昆明后不久,没回来的那5只鸽子相继回到了昆明,这5支鸽子从新疆的罗布泊回到昆明要飞越塔克拉马干沙漠、昆仑山、青藏高原、祁连山等地区,空距是2750公里,这样距离在现在来说也算得上是个超远程距离了,这样一个超远程的纪录也是昆明军鸽队参加试验的这些鸽子所创造的,该纪律到现在也没被打破。

50只军鸽顺利的完成任务,成功的穿越了蘑菇云,飞越了核爆区,能成功的活了下来至今还是个迷,也许这些就是我国至今还保留昆明军鸽队的原因所在吧。

军鸽伙食有标准

军鸽队今日的驻地,是二战中原美国空军支援人员组成的支援中国抗战的陈纳德“飞虎队”旧址。目前,军鸽队只有两名干部、三名战士。

军鸽的伙食标准有具体的规定,夏季在伙食里添加绿豆给军鸽消暑;军鸽换毛时,在伙食里加含油脂的芝麻、花生等。每天晚上睡觉前,还要去鸽子宿舍“点名” ,检查有没有夜不归营的鸽子……

每只军鸽的服役期只有6到8年,官兵们便在赛鸽楼背面腾出4间鸽舍,专门作为退役军鸽的“干休 所” 。现在“干休所”里还住着150多只“老战士” ,它们中很多立过功,繁殖过优秀鸽种。

截至目前,军鸽队已为部队输送军鸽5万多只,为边海防部队培训军鸽员1100多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3: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