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奎山乡
释义

黑龙江省林口县奎山乡

奎山乡隶属林口县管辖。奎山乡政府所在地位于牡丹江市东北部,距牡市138公里,在林口县城东南18公里处,地理位置东经130°23'''',北纬45°13'''',西与林口县城交界,东与鸡西市麻山区接壤,距鸡西市57公里, 距七台河市95公里,北与林口县亚河乡,古城镇相接,南与穆棱县毗邻,是密山、虎林,绥芬河等市县对俄贸易口岸的前沿腹地。。林密线铁路从境内通过。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2公里。

奎山乡名源于驻地村名。奎山村附近山上有三块天然巨石,呈“大”字形,巨石下边是土,土下有空隙,下边还是土,人们借此推出个“奎”字,便称此山为“奎山”。村依山得名。原属穆棱县管辖。东北沦陷后,1939年1月设奎山村,同年6月划归林口县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设置奎山区。1956年撤区划乡,设置奎山乡。1957年1月,将所属太和村划归鸡西市管辖。1958年改称奎山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改为奎山乡。奎山乡辖区属浅山区,全乡总面积307.8平方公里,有耕地9.4万亩。境内有石墨、矽藻土、云母、花岗岩、大理石等矿藏。乡办工业有白灰厂、煤矿、火山岩矿、水刷石厂等,1992年乡企总产值3392万元。全乡共辖奎山、双龙、安乐、庆岭、新阳、中三阳、上山阳、庆新、长征、长丰、余庆、吉庆、安山、禾嘉、共和、太平、林东、马鞍山、前杨木、后杨木、华山、五义等22个村。1992年末全乡总人口2.5万人,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汉族占总人口的89.5%,其中满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5%。乡政府驻地奎山村。 奎山乡地域总面积为309.8平方公里,全乡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浅山区,境内系老爷岭之余脉,最高山是华山,主峰海拔高度612.5米,河流有5条:杨木背河、小穆棱河、双龙河、余庆河、马安山河,一座水库(中山阳水库)容量380万立方米。

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约为350~400毫米,年平均积温2300度——2400度,无霜期120~130天,全年日照2550——2650小时。

全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宜耕地123310亩,宜林地292538亩,其中,天然林90165亩,人工林106445亩,森林覆盖率34%,宜草地24764亩,有可利用的水面3千余亩,分布于老爷岭余脉的丘陵漫岗区。

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行政区域内地下有原煤,花岗岩,石墨,泥炭,大理石,矽藻土,石灰石,火山灰,矿泉水等多种矿物质。

奎山乡以农业为主,全乡耕地面积为100000亩,人均耕地3.6亩。农产品有大豆,玉米,水稻,薯类,年粮食生产总产量1560万公斤,全乡加上林业荒地播种面积可达12万多亩,平均单产395斤。粮食生产潜力很大,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简介

位于市境东部平原,乡政府驻地刘家寨距日照城6.5公里,现已改为奎山街道办事处。辖45个行政村、46个自然村,总面积62.8平方公里。西汉末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女领袖吕母起义时的点将台——吕母崮,就在该乡境内,至今尚存。1983年,在崮河崖村东南岭周代遗址中,发现两座春秋早期墓,挖掘出莱国铜器。东南部有历史名镇夹仓,明代曾置巡检司,清末民初,商业十分繁荣。全市第一条大河——傅疃河在夹仓东南入海,傅疃公路桥是境内最大的公路桥梁。兖石铁路斜穿境北,设奎山站。境内东部临海而立的奎山三峰如笔架,号称一县之文峰,盛产小麦、水稻、地瓜、花生。1989年,产水稻5770吨,居全市第二位。近年来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庭院经济发展很快,效益较高。乡办企业有农机、建材等。该乡交通方便,兖石铁路、烟上公路从境内通过。1989年,全乡总人口4004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43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