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库宗乡 |
释义 | 库宗乡地处衡阳县西北部,省道1814线(现改为315省道)穿境而过,有较理想的区位优势。连接衡阳与邵阳两市的必经之路。全乡森林覆盖率达90%,各类木材蓄积量达11万立方米,有联营、个体加工户1560家,生产餐椅、沙发、床、柜等家具,有“湘南鲁班一条街”之美誉,产品远销中南六省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简介库宗乡(库宗桥)位于衡阳县之西,距县城21公里,总面积93.6平方公里。辖区共有38个行政村,455个村民小组,11493户,总人口42355人,其中农业人口40299人。山地面积59300亩,耕地面积30616亩,其中水田24324亩,旱土6292亩,人均耕地0.76亩,水域面积6526亩,拥有大小河流6条,小型水库6座。灌溉面积21000亩。全乡村村都实行了农网改造,供电状况良好。省道315双线穿过全境,乡村道路主干线5条,共84.5公里,已硬化两条15公里。程控电话村村通。年产13万吨的华星水泥有限公司是我乡一大支柱产业,年产值达到2800万元。竹木资源十分丰富,库宗家具形成了十里长街,年产值突破1.7亿元。2004年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了福华磷肥厂,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全乡两大集贸市场物美价廉,年成交额在8000万元以上。该乡矿产资源丰富,新建成的1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华星水泥厂已成为龙头乡镇企业。坐落在龙潭村的新潭矿泉水水质优良、水量丰富,传说是由于当地老百姓善良好客感动了神仙而以竹杖点地成井。该乡集镇建设步伐加快,拟在两年内将距离3公里的库宗桥、古井头市场连为一体,建成-个家具城;在金华山腰建一个年产3000万吨的自来水厂。利用金华山庄碧水蓝天的地理环境,建设休假、娱乐和疗养学习为一体的度假村。 沿革衡阳县辖乡。1952年建库宗、谷陂、玩市乡,1956年并为库宗乡,1958年属超英公社,1959年改库宗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5年石口、牌楼、古井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4.4万,乡政府驻梅开堂。衡邵公路横贯乡境,1814省道经此。乡镇企业有竹器、农机、石灰、绳索、家具、塑料、肝泰纳、鞭炮、橡胶、藕煤、冶炼、预制拉丝、砖厂等。农业主产水稻。 下辖村辖库宗村 大关村 牌楼村 栾木村 木田村 华山村 谷陂村 大兴堂村 大町村 蛲溪村 建楼村 双关村 羊角村 大源村 罗城村 虎形村 凤凰村 加龙村 大山村 渣坪村 双源村 梅开岭村 荷山坪村 飞龙山村 建录村 玩市村 金华村 永兴村 小源村 古井村 七亩村 新华村 东方头村 白鹤村 石口村 拜亭村 龙潭村 望公村 小溪村 经济概况华星水泥厂华星水泥厂是衡阳地区水泥行业中最大的一家年产10万吨水泥的乡镇企业,厂区位于梅开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该厂选用优质原燃材料,采取科学配方,利用国际国内成熟技术和先进设备进行生产,是衡阳地区第一家使用原料预配料,第一家采用交频调速技术微机配料;也是第一家采用复合矿化技术与晶体技术及微量元素矿化理论配制生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厂和道路水泥厂。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量化理论、自动配料、预加水成球,深暗火操作、超细研磨等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和电气热工检测设计及机械设备的实用安全可靠,因而使用该厂的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行列,产品实物量在全省名列前茅。该厂技术力量雄厚,检测设备齐全,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5人,会计师3人,其他各类技术员21人,岗位操作工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厂内职工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牢固的用户至上观。该厂生产的《蒸阳》牌425R、525水泥在市场上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产品畅销湘南地区,年销售收入达3000万,上交国家税收120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的运输和饮食、服务、矿山开发的经济发展。新技术开发:《蒸阳》水泥新技术研究所由衡阳县人民政府和华星水泥厂所办。研究所下设信息部、咨询部、技术服务部、质检中心,主要研究水泥的性能与品种开发,以提高混泥土的性能和耐久性为目的,适应当今世界水泥质量的发展,技术人员与高等院校联营组织教育培训工作,所内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所长邹昆明系明牌院校毕业,一直从事水泥生产工作,在《硅酸盐物理化学》、《岩相学》等理论指导下,总结众多学者的经验,结合自己十几年积累的生产实践知识,大胆设想创造发明了“缺陷晶体配料”技术,该技术已通过省、市技监局、建材局、专利局的认定,并在华星水泥厂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库宗家具市场库宗家具市场集原材料采购、加工、销售“三位一体”。座落在省道315线两侧。该市场以库宗农贸市场为轴心,向东延伸到白鹤村,向西触及到古进村,形成一条长5公里的木器加工走廊。到目前为止,个体、联合体加工户达528家,从业人员4958人,2004年总销售额突破1.7亿元。该市场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加工呈“流水线”摆开,现有锯木厂40家,雕刻各类花板的个体户27家,制作各种胡芦、家具、沙发配套件的26家,加工各式家具的厂店196家,生产各式各样的沙发219家,各加工户之间既分工,又相互协作,使木器市场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加工种类向多样化发展,木器产品包括大的成套家具,小的楼梯、灰斗,洋的大富豪等沙发,土的木桶、锅盖;高档的狮头床、柜;低档的丁凳、桌椅,完全可以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三是购物环境十分宽松,既可货比三家,批量进购各种木器,又可随心所欲,定做精致的家具。1997年曾被省、市领导冠以“鲁班一条街”的美称。 特色小吃假羊肉汤库宗乡位于湖南省衡阳县境内,假羊肉汤是当地驰名的风味小吃。传说宋徽宗皇帝被金兵掳去,皇后至此避难,由于身受风寒,周身不适,食欲不振。其时当地名厨做假羊肉汤献上,皇后食后,浑身大汗,顿觉轻松舒适。从此,渣江假羊肉汤名声大噪。“假羊肉汤”并不是用羊肉做成的,它是以猪头肉、猪瘦肉,佐以八角、桂皮、花椒一同熬成肉汤待用。再将荷折片切成细长条,倒入肉汤中,煮沸10分钟,加入蒜苗、葱段和黄花菜,起锅,淋入香油,撒上辣椒粉和胡椒粉即成。“荷折片”是一种用红薯淀粉掺水搅成糊状,再倒入滑过植物油的锅中,文火加热,摊成荷叶状薄片。一碗假羊肉汤上席,只见碗上飘着一层红艳艳的椒油,衬以绿莹莹的蒜苗、葱段,金灿灿的黄花菜,鲜辣香溢,醇厚可口,使人胃口大开。它不但具有羊肉的特殊香味,食后生热,且无羊肉的膻腻之感,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台源莲子台源莲子是衡阳县的传统产品。乾隆《衡阳县志》记载:“杉桥、高真产莲,其地莲美冠于湘”。据《工商半月刊》(1934)所述,台源寺、英陂、西渡、渣江、杉桥、樟木寺、集兵滩盛产湘莲,全县种植面积0.14万公顷,年产莲实325吨(含今衡南县和衡阳市郊区)。抗日战争爆发后,种植面积减至数百亩。新中国成立后,县内湘莲生产恢复发展,1950年,全县种植面积16.66公顷,产量1.5万公斤。1985年植莲面积最多达1666.66公顷,总产壳莲125万公斤。衡阳县产湘莲质地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尤以台源莲子在国内外享盛誉。其空心白莲,颗粒饱满,洁白圆润、质地细腻、鲜甜清香。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