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库页岛 |
释义 | 库页岛,俄罗斯称为“萨哈林岛”(英文:Sakhalin;俄文:Сахалин),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岛屿,属萨哈林州管辖。历史上曾为中国领土,沙皇俄国通过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逼迫清政府割让该岛。1905年和1918-1925年间,日本曾统治库页岛全境。1945年,苏联发动八月风暴军事行动,夺得库页岛全境。 地理概况位置库页岛面积7.64万平方公里,位于黑龙江(阿穆尔河)出海口的东部,东面和北面临鄂霍次克海,西隔鞑靼海峡及涅韦尔斯科伊海峡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望。南隔宗谷海峡(俄方称为拉彼鲁兹海峡)与日本北海道宗谷岬相对。南北长达984千米,东西宽6-160千米。库页岛由于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因此地震频繁。 气候库页岛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夏季短暂,冬季长达六个月,冬天的平均气温都在-19°C 至-24°C 之间,北方地区气温最低可到-40°C。若干港口长期冰封。北部封冻达八个月之久。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 地形库页岛北部地势较低,中南部多山。西萨哈林山脉(最高点奥诺尔山1330米)和东萨哈林山脉(最高点洛帕京山1609米)横穿库页岛沿岸,把特米-波罗奈斯克平原和苏斯奈斯克平原分开。 自然资源库页岛上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较大的内河有:波罗奈河(350公里)、特米河(330公里)、维阿赫图河和柳托加河(各为130公里)。岛上有俄罗斯联邦境内最大的瀑布伊里亚-穆罗梅茨瀑布,瀑高为141米。此外,库页岛上拥有众多的湖泊和沼泽地。 库页岛上森林资源丰富,有萨哈林冷杉、鱼鳞松、阔叶藤本松。高山上有石桦灌木丛和偃松。此外,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渔业资源发达,水产大部分为蟹、鲱鱼、鳕鱼和鲑鱼。 名称来历库页岛的名称来自于满语:sahaliyan ula angga hada(黑江嘴顶),俄文音译为Сахали?н(萨哈林),皆是满语“黑”的意思。库页岛在中国唐代称“窟说”(音悦)、“屈设”;元代称“骨嵬”;明代称“苦夷”、“苦兀”;清代称“库叶”、“库野”、“库页”。在爱努语中,该岛称为“kamuy kar put ya mosir”,该名称的含义为“神在河口创造的岛”。日本称库页岛为“北虾夷地”或“桦太”,其中“桦太”的名称则源自“kar put”的对应的汉字,也就是“河口”的意思。 相关历史冰河时期冰河时期的库页岛与大陆相连。岛上原住民是以爱努族和尼夫赫族为代表的古亚细亚人,以及以赫哲族和鄂伦春族为代表的通古斯人,主要靠打猎、捕鱼为生。 元朝之前库页岛原本是中国领土。 在地理发现史上,中国是最早知道库页岛的国家。西汉初年的地理书《山海经》,在《海外东经》篇里就记载了库页岛上的住民是“毛氏”。“有毛人在大海洲上”,这里指的是居住在库页岛上的费雅喀人,即吉烈迷人。在《后汉书》的《东夷列传》中,进一步记载:在北沃沮“海中有女国”。以后的史书也有相同的记载,如元朝的《开元新志》和明朝的《殊域周咨录》都记载居住在库页岛上的吉烈迷人,“人身多毛”,还提到岛上住民“女多男少”的情况。所以,《万绂图考》明确指出:“库页岛即古女国,亦名毛人国”。这些记载证明早在两千年以前,中国已经知道库页岛是一个海上的岛屿,并对岛上住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中国也是最早管辖库页岛的国家。至迟从唐朝开始,中国就管辖着包括库面岛在内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下游地区。当时库页岛上的流鬼国(阿伊努族)向唐朝政府进贡,唐王还加封其使者佘志为骑都尉。日本人认为流鬼国更可能是比库页岛更远的勘察加半岛上的国家,而居住在库页岛上的更加有可能是靺鞨族的窟说部,不管怎么说,库页岛至少在那时已经和中原王朝发生联系了。 据《东亚史》,自唐始,中国就对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乌苏里江地区实施有效的直接统辖。 725年,唐朝在黑龙江下游地区设置黑水府,对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窟说等部落等实行有效管辖。 公元十世纪,中国辽朝的五国部节度使管辖着库页岛。 12世纪,库页岛在金朝的管辖之下。 元朝1246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征东招讨使塔匣刺讨伐库页岛上的骨嵬部(阿伊努族),但未能成行。此后四次大规模讨伐骨嵬部,始终未能成功。骨嵬人多次越海劫掠,元军无可奈何。至大元年(1308年),1264年,蒙古帝国派3000大军攻占库页岛,当地住民“骨嵬”向蒙古人朝贡。 1284年,“骨嵬”反元。 1285年,蒙古帝国在奴儿干地方设置东征元帅府,加强对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等地的管理。 1308年,骨嵬王善奴等遣人来请求归降,并每年缴纳毛皮税,以海东青、貂鼠、水獭、海豹皮等为贡献。 元朝将其纳入辽阳行省的管辖范围。这是中国首次将库页岛纳入行政范围。 明朝1368年,元朝灭亡,败走漠北,失去对此岛的控制。 1412年,明朝征服苦兀,在库页岛北部近海处设立囊哈儿卫,在中部波罗奈河流域设波罗河卫,东部驽烈河流域设兀烈河卫,隶属于奴尔干都司。 明朝政府为了更有效的管理黑龙江下游地区及库页岛,曾先后10次派太监亦失哈出巡奴儿干地方,并建立了永宁寺,树立《敕修永宁寺碑记》和《重建永宁寺碑记》两块石碑,以记载管理当地之事。 1430年,明宣宗遣都指挥康旺、王肇舟、佟答敕哈等前往奴儿干都司,抚恤军民。 清朝1616年,根据魏源所著《圣武记》记载:“清太祖遣兵四百收濒海散各部,其岛居负险者刳小舟二百往取,库页内附,岁贡貂皮,设姓长、乡长子弟以统之”。清朝建立以后,库页岛归宁古塔副都统管理。1715年之后,归三姓副都统管辖。库页岛上的居民每年到黑龙江下游的普禄乡向清政府进贡貂皮。 1635年,江户幕府松前藩藩主松前公广派家臣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此后又于1650年、1689年、1700年先后派家臣巡视该岛。 1644年,松前藩提出为日本全国国土绘制地图,是为《正保御国绘图》。本图首次把北海道及库页岛等原本由当地原住民居住的地方纳入日本领土。 1679年,松前藩在库页岛的久春古丹建造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并开始与当地爱努族居民进行贸易。 1689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尼布楚条约》,当中规定外兴安岭以南为中国领土,中国方面的认知是将库页岛包括在内。库页岛在法理上归属中国,但是满清统治者极度昏庸,导致库页岛实际上被俄国远征军控制 1709年,康熙皇帝派遣三位耶稣会修士测量全国版图,耶稣会士得知有一大岛,翌年第二支由满族人组成的测量队成功地横渡鞑靼海峡到达了库页岛。 1738年至1739年,俄国人什潘别尔克中尉在寻找日本航线期间,从虾夷人那里得到知库页岛的存在。 1742年,俄国人舍利京克勘察了几乎整个库页岛的东海岸,使沙俄认识到库页岛在远东地区的战略价值。 1783年至1787年,法国航海家拉彼鲁兹在黑龙江口和库页岛勘察期间,发现了宗谷海峡。 1785年,江户幕府派遣工部吏山口铁五郎等5人及随从人员分两路勘察千岛群岛和库页岛,得出结论:“库页岛的北部是隶属于中国清朝的”,“均属满洲统辖之夷区”。 1789年,沙俄侵略者,大肆屠杀岛上的赫哲族居民,并将他们驱逐回大陆,并在母子泊地方修筑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彻底占领库页岛。 1858年和1860年,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自此库页岛不论在法理上合实际上,都已经彻底脱离中国。 日俄领土争夺时代库页岛上的早期居民阿伊努人就是来源于日本列岛。 1295年,日本日莲宗第二代祖师日持上人前往库页岛传教,并且在岛上建立日莲宗据点。 1297年,以日本津轻地方为根据地的虾夷管领安东氏率领“骨嵬”向黑龙江流域侵略。 1485年,库页岛本地阿伊努族首领向武田信广献铜雀台。 1593年,丰臣秀吉派遣大将松前庆广攻占所有虾夷族(即是阿伊努族)土地,其中包括阿伊努族控制的库页岛部分。 1635年,松前公广派村上扫部左卫门巡视库页岛。 1645年,波亚尔科夫带领下的阿穆尔进军活动的参与者第一次见到了库页岛的西北海岸。17世纪中叶,沙俄派哥萨克兵在黑龙江流域骚扰,包括库页岛。 1679年,来自松前藩穴阵屋的久春古丹在库页岛设立城镇大泊町,日本人开始在库页岛开拓渔场。 1689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签定《尼布楚条约》,沙皇俄国由于清政府在库页岛上没有正式驻军,派遣远征军(由士兵和囚犯组成)袭击库页岛北端,杀散赫哲族居民,修起营舍并开采煤矿。此后俄国开始了其征服库页岛的过程,与当地土著和占领南部日本势力展开激烈斗争。 1790年,松前藩派遣松井干藩和新井隆助到岛上窥探,并在库页岛南端的白主设置市集。另一方面,日本派人与沙俄讨论瓜分该岛。 1799年,库页岛南部成为了江户幕府的直辖地。 1799年,沙皇俄国正式批准成立“俄美公司”,其任务是巩固沙俄在北太平洋地区的领土以及夺取黑龙江口、库页岛地区。 1806年10月10日,俄美公司军官赫沃斯托夫的舰队在库页岛南端的久春古丹袭击了松前藩藩主的税务所,焚烧仓库,并宣布库页岛为沙皇俄国所有。俄日之间开始为库页岛的归属发生武装冲突。 1807年,江户幕府派远山景晋赶赴库页岛,将库页岛的管辖权收归幕府,又命令仙台、会津两藩派兵驻守库页岛。 1808年,江户幕府发布“俄船驱逐令”,指令沿海各地,“今后无论在何处海面发现俄船,应即严加驱逐,如敢靠岸,应迅即逮捕或处死”。同年,江户幕府相继派遣最上德内、松田传十郎、间宫林藏到库页岛勘察,初步得出库页岛是一个岛屿的结论。 1808年,日本的江户幕府相继派遣最上德内、松田传十郎、间宫林藏到此。松田传十郎在库页岛最西端(北纬52度)建立“大日本国国境”标柱。 1809年,间宫林藏再次对库页岛进行勘察,并沿黑龙江溯流而上,访问了清政府设在黑龙江下游德楞的地方政府。由此,日本人第一次确切地得知库页岛是一个岛屿。正式定名为“北虾夷”。此时,库页岛上的阿伊努人已经被纳入日本人范围,自此库页岛南部基本上处于日本控制之下。 1814年,江户幕府从库页岛撤兵,并恢复了松前藩对库页岛的管辖权。 1821年,南库页岛(日本称为桦太)隶属于松前藩。 1850年8月1日,涅维尔斯科伊到达库页岛北部的库艾格达岬,升起俄国国旗,宣布:“现在阿穆尔河口、萨哈林和鞑靼海峡沿岸地带已纳入俄国版图,它们不可侵犯并受到武力保护”。 1852年5月,沙俄“远东政策委员会”派普提雅廷为代表赴日进行谈判。1855年2月7日,日俄双方签订《下田条约》。条约规定:千岛群岛中择捉岛以南归日本所有,以北为俄国领有;库页岛维持原状,不另定国界。 1853年4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命令俄美公司立即占领库页岛,并命令涅维尔斯科伊在库页岛东西两岸各建立一个哨所。同年8月,涅维尔斯科伊在库页岛东岸登陆,建立了以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命名的哨所。并且公然宣布“库页岛属俄国所有”。沙俄在库页岛北端升起俄国国旗,宣布占有该地,并派兵袭击久春古丹。沙俄派使节普查钦赴日,商讨库页岛的归属问题,结果没有成功。 1854年初,沙俄忙于克里米亚战争,暂时从库页岛撤军。 1855年,根据《日露和亲条约》,规定到1852年为止日本人(大和民族)和阿伊努族居住的土地为日本所有,其它国境暂不确定。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沙俄趁英、法在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派兵重新占领库页岛,并将该岛划归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直辖。 1859年8月,沙俄远东总督姆拉维约夫率9艘军舰抵达日本,提出以北纬48°线划界,库页岛整体为沙皇俄国所有,江户幕府予以拒绝。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走向衰落。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之后,1860年又以调停中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与沙俄。 1862年11月,江户幕府派竹内保德使团赴圣彼得堡进行谈判,并提出以北纬50°线划分日俄边界,而俄方坚持以北纬48°线为界,谈判未获成功。 1865年,冈本监辅在库页岛最北端(北纬55度)建立“大日本领”的标柱。 1866年,江户幕府再次派遣箱馆奉行小出秀实赴俄谈判。 1867年3月30日,日俄双方签订《库页岛暂行规定》,其中规定:俄国把俄属千岛群岛中的得抚岛等四岛让与日本;允许日本渔民在库页岛居住;两国国界仍以北纬48°线为界,继续保持原来的杂居状态。 1867年,沙俄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背景,逼迫日本幕府签订了《桦太反规则》,正式确定库页岛为日俄两国共管地,但是两国居民杂居,纷争不断。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渐强,开始与俄国在远东展开竞争。 1870年2月13日,日本从“开拓使”中分离出“桦太开拓使”,由久春古丹开设。 1871年8月7日,日本取消“桦太开拓使”,再度统合到“开拓使”中。 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全岛归沙俄管治。 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于次年占领库页岛全岛。 1905年9月5日,根据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割让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地区给日本,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 1907年3月15日,桦太民政署升格为桦太厅。 190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建立萨哈林州,首府为亚历山德罗夫斯克。此后除了1918年~1925年,日本占领库页岛北部外,库页岛北部地区都牢牢控制在俄国人手中。 1915年6月26日,日本发表《勅令第101号桦太ノ郡町村编制ニ関スル件》,在南桦太设立17郡4町58村。 1918年,日本趁俄国十月革命占领全岛,直到1925年才撤兵。 1942年11月1日,日本拓务省与其他省厅因为一元化计划而合并成为大东亚省。桦太厅改为隶属内务省之下。 1945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军事行动,进攻库页岛,并于8月28日全面控制该岛。之后日本将桦太厅的机能转移到日本外务省。 1946年2月2日,苏联发表宣言,声明他们占有库页岛全岛及千岛群岛。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建立南萨哈林州。1947年1月2日,苏联将库页岛北部与南萨哈林州合并为萨哈林州,并改由联邦直接管辖。并且根据1949年6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组织法而废除桦太厅。 1951年9月8日,日本发表宣言,宣布全面放弃库页岛的主权。自此日本在库页岛上的开拓史结束。苏俄正式控制库页岛全境。 苏俄将萨哈林州的行政单位划分为17个区、9个州属城市、10个区属城市、34个城镇、66个行政农庄。如今库页岛所在的萨哈林州总面积87,100平方公里,人口546,695人,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俄罗斯移民。 沙俄管治期间1875年5月7日,日本与沙俄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沙俄把千岛群岛北部给予日本,换取日本在库页岛的主权。日本则宣布完全放弃库页岛的主权,全岛归沙俄管治。在此期间,库页岛是沙皇政府安置苦役犯和流刑犯的地方,在这座监狱岛上,囚禁的全是政治犯和“暴乱分子”。 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军全面占领库页岛。 南北分治时期1905年9月5日,根据日俄战争后的《朴茨茅斯和约》,沙俄割让库页岛北纬50°以南的地区给日本,日本在割让地设立桦太民政署。 1907年3月15日,桦太民政署升格为桦太厅。 1909年,沙俄在库页岛北部建州,首府为亚历山德罗夫斯克。 1915年6月26日,日本在库页岛南部设立17郡4町58村。 1918年,日本趁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再次向西伯利亚出兵,占领库页岛北部,直到1925年5月25日才撤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11月1日,日本拓务省与其他省厅因为一元化计划而合并成为大东亚省。桦太厅改为隶属内务省之下。 1945年8月8日,苏联发动八月风暴军事行动,进攻库页岛,并于8月28日全面控制该岛。 战后1946年2月2日,苏联发表宣言,声明他们占有库页岛全岛及千岛群岛,并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建立南萨哈林州。 1947年1月2日,苏联将库页岛北部与南萨哈林州合并为萨哈林州,并改由联邦直接管辖。 1951年9月8日,日本发表宣言,宣布全面放弃库页岛的主权。 人口民族库页岛共有人口526,000人(2003年),基本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仅占14%。 库页岛共有约100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84.3%,朝鲜族占5.4%,乌克兰族占4.0% ,塔塔尔族占1.25%、白俄罗斯族占1.0%,其他族群占4.05%,包括鞑靼族、楚瓦什族、大和族、爱努族等。土著居民所占比例极小,代表有尼夫赫人(0.3%)、鄂罗奇人(0.03%)和埃文人(0.03%)。 主要城市南萨哈林斯克(英文:Yuzhno-Sakhalinsk;俄文:Южно-Сахалинск),库页岛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州的首府,名字的意思是南萨哈林的城市。在日治时期称为丰原市。随着城市的日益繁盛,该市范围不断扩张,现时本市的范围包括有旧时日治时期的丰原市、丰北村及川上村,人口175,085(2002年)。 科尔萨科夫(英文:Korsakov;俄文:Корсаков),萨哈林州仅次于南萨哈林斯克的第二大城市。日治时期被称为大泊。是库页岛上重要的港口都市。人口约36000人(2005年)。 霍尔姆斯克(英文:Kholmsk;俄文:Холмск),位于库页岛西南部,是萨哈林州重要的港口城市。日治时期名为真冈。人口35,141人(2002年)。该市与俄罗斯本土之间有渡轮相通。 奥哈(英文:Okha;俄文:Оха),位于库页岛北部,人口27,963人(2002年)。该市内有油田,主要产业为石油工业。居民多从事石油产业的相关工作。 涅韦尔斯克(英文:Nevelsk;俄文:Невельск),萨哈林州的一个港口城市。位于库页岛西南海岸。人口18,639 人(2002年)。日治时期名为本斗。 波罗奈斯克(英文:Poronaysk;俄文:Поронайск),位于波罗奈河入海口,南萨哈林斯克以北288公里处。人口17,954(2002年),日治时期名为敷香。 乌格列戈尔斯克(英文:Uglegorsk;俄文:Углегорск),位于库页岛西海岸。人口13,396人(2002年人口普查),日治时期名为惠须取。 亚历山德罗夫斯克(英文:Aleksandrovsk-Sakhalinskiy;俄文:Александровск-Сахалинский),位于库页岛西部,鞑靼海峡东岸。 人口12,826人(2002年),知名作家安东·契诃夫曾被流放至此。 多林斯克(英文:Dolinsk;俄文:Долинск),位于库页岛南部,南萨哈林斯克以北43公里处。人口12,555人(2002年),日治时期名为落合。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