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库鲁铁列克提组
释义

库鲁铁列克提组简介

命名

王景斌等1982年命名(1985年发表)剖面位于新疆精河县西南科古尔琴河上游库鲁铁列克提地区。

地层名称:库鲁铁列克提组

地层名称(英文): Kulutieliekti Fm

阶代码:Z1

地区代码:1

学术发展

新疆地质局第七地质队山富林等首次划分出本地层,称之为下震旦统,但未曾命名,1980年王景斌等将本组归入吐拉苏组下部;1981年朱诚顺称本组(包括吐拉苏组及别西巴斯套组)为科古尔琴组,同年李永安又将其从吐拉苏组分出称为下冰碛岩,1982年王景斌将其从“吐拉苏组”单独分出,原吐拉苏组共分为两个组,仅将上部砂岩粉砂岩保留吐拉苏组一名,下部冰碛岩、火山岩命名为库鲁铁列克提组。考虑到朱诚顺(1981)命名的科古尔琴组虽早,但此名称已用于本区石炭纪地层在先,故宜采用库鲁铁列克提组。李永安、王景斌等认为本组与库鲁克塔格地区贝义西组冰碛-火山沉积层位相当,其时代应属早震旦世早期。

库鲁铁列克提组特征

组成

该组主要由基性火山岩、层凝灰岩与冰碛岩(杂砾岩)组成。其顶部为灰、深灰色块状不具层理的冰碛岩(杂砾岩),上部则以深灰近黑色杏仁状玄武岩为主,向下为条带状层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夹少量细碎屑岩,最底部为一层厚度不甚稳定的底砾岩。在下部含微古植物Leiopsophosphaera sp.,L. Solida等。

分布

本组分布范围不广,仅见出露于精河县西南科古尔琴沟北部地区。它与下伏青白口系库松木切克群上部灰岩为不整合接触;本组和上覆吐拉苏组为整合接触。其厚度为115m左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