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枯燥 |
释义 | 基本含义枯燥 [汉语拼音] kū zào [字面解释] 枯燥,包含两类含义:“枯”、“燥”。枯,指树木因旱或病不再有生机盎然的情况,反而逐渐凋零枯黄。燥,从火,属热,有干热之意。 [词义解释] 1.[dried up]∶干枯,干燥。指具体物体水分含量下降或湿润程度降低 例:唇舌枯燥;枯燥的枝叶。 2.[dull and dry;uninteresting]∶单调,无趣味。形容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物毫无生气,呆板乏味,干涩无聊。 例句:他再也无法忍受组长枯燥的讲话了,偷偷溜出了会场。 词源浅释1.干枯,干燥。 汉蔡邕《蝉赋》:“声嘶嗌以沮败,体枯燥以冰凝。”《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死胎枯燥,埶不自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荏蓼》:“蓼……又长,更剪,常得嫩者”原注:“若待秋,子成而落,茎既坚硬,叶又枯燥也。” 宋 陆游 《跋火井碑》:“予昔在征西幕府,尝得小校言 火山军 地枯燥,不可耕。”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终日卒卒,唇吻枯燥,逮晚不得休息。” 2.单调,无趣味。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上》:“故习杜者,句语或有枯燥之嫌,而体裁绝无靡冗之病。”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三:“十天以来,我的生活一发无味,枯燥。”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枯燥无味的代数方程式,却使他充满了幸福,成为唯一的乐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