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口僻 |
释义 | 口角向一侧斜,又名“口”或“口歪”。多为风痰阻络。可见于面瘫或中风病人。 又,僻,《说人·人部》:“一曰从旁牵也。”僻(音屁 pi)者,歪()斜、不正之义。 口僻,亦名口歪()、口僻、口眼歪斜,指口角向一侧歪斜,目不能闭合等。口僻,俗称吊线风,与现代医学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相合。 《灵枢·经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张介宾《类经十七卷·疾病类六十九》注:“僻,歪斜也。” 隋·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口候》云:“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第三卷·百病主治药·痰气》:“枳茹,渍酒服,治中风身直,及口僻目斜。” 黄文东总审,方药中、邓铁涛、李克光等主编《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七章肝胆病证·中风》云:“口僻: 口僻俗称吊线风,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历代医家多将其归入风门中。明·楼英《医学纲目·口眼斜》中提到:‘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斜者。’可见他所观察到的有单纯口眼歪斜而不伴偏瘫者,此即口僻症。 口僻相当于西医所称的面神经麻痹,是属周围性面瘫,其表现为一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另一侧,口歪重的则口角流涎,咀嚼时食物滞留在患侧齿颊之间;又因面瘫口歪,说话则吐字不清。 [病因病机] 本证是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而发生。《诸病源候论·偏风口候》说:‘偏风口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急而不调,故令口僻也。’可见古人多认为本证是由于络脉空虚受风而得。但有感受风寒、风热的不同,风瘫瘀血阻滞脉络亦能导致口僻。” 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⑴朱文锋主编《中医诊断学·第二章望诊·第二节局部望诊》:“突发一侧口眼斜而无半身瘫痪,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斜者,病名曰口僻,为风邪中络所致。”及⑵周仲瑛主编《中医内科学·中风》云:“口僻,俗称吊线风,主要症状是口眼歪斜,但常伴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而无半身不遂或神志障碍等表现,多因正气不足,风邪入脉络,气血痹阻所致,不同年龄均可罹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