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孔子思想的传播学诠释 |
释义 | 孔子思想深层次的核心内涵是普遍的社会交换理念,并从此角度进一步解读孔子言论,结合孔子“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的惊世论断与“德、礼、政、刑”施政方略,勾勒出其“君子修己成德、以德化人”的政治传播思想路线图。 版权信息书 名: 孔子思想的传播学诠释 作 者:崔炼农 出版社: 湖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ISBN: 开本: 32 定价: 20.00 元 内容简介从传播学角度深入研究孔子思想,认为孔子思想深层次的核心内涵是普遍的社会交换理念,并从此角度进一步解读孔子言论,结合孔子“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的惊世论断与“德、礼、政、刑”施政方略,勾勒出其“君子修己成德、以德化人”的政治传播思想路线图。 作者简介崔炼农,1962年生,湖南南县人,文学博士。2004年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古代政治传播与宗教传播;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学与音乐文学。已在《中国音乐学》《文学遗产》《文史》《北京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目录代序孔子在那个“智慧如春”“欲望如夏”的时代 题记 绪论 第一章孔子从政经历的传播学考察 第一节“委吏”,负责地方驿站物资监管与配送 第二节“司空”,职掌全国驿路建设与维护 第三节从政经历对孔子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从传播的角度讨论语言问题 二、从传播的角度观察社会生活 三、从传播的角度思考文化传播现象 四、从传播的角度考察国家政治 第二章“仁者”的政治传播学(一) 第一节为政以德,关键是“德”的流布 第二节“德”的传播过程,就是“仁”的实现过程 一、在人间进行“德”的传播,君子必须研究“人” 二、在人间进行“德”的传播,君子必须为政以“德” 三、修己成“德”的过程也是“德”的传播过程 第三章“仁者”的政治传播学(二) 第一节“化”:追求同化效应的传播行为 一、“化”需要掌握话语权,需要取得社会地位来掌控话语权 二、“化”必须“成名”,必须“安身取誉 三、“化”就是用“行”来劝化,其最高境界是“无言” 四、“化”必须考虑传播环境,根据环境选择传播方式 第二节“政”:追求同化效应的传播管理 一、“庶-富-教-使”是君子洽国的施政路线图 二、“举善而教不能”是君子行政的关键举措 第三节“礼”:确定言行规范的传播尺度 一、“礼”的作用重在教化,重在君子之德的传播 二、“礼”是防范道德过失的堤坊,一种传播区界的设定 三、“礼”囊括一切社会关系,并给予明确的分类和标志,构成一整套传播符号体系 四、“礼”是人们“视听言动”必须遵守的普遍规范,是一种“制中”的传播尺度 五、“礼”将社会关系条理化、稳固化,从而建构出一种超稳定的传播秩序 六、“礼”“政”互融,完成教化的使命 第四节“刑”:强制言行入轨的传播控制 一、“刑”必须确保“化”“导”的传播效果不受致命的损害 二、“刑”以“礼”为依归,“教而后刑”才能从源头杜绝“恶(德)”的传播 三、“刑”为罚,“礼”为法;“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正是“礼”的体现 四、“刑”本身不是目的,是君子“以德化人”不得已为之的手段 第四章“智者”的实用宣传术 第一节正确使用语言 一、充分认识言说与修辞的传播效果 二、掌握语言传播的主要规律 三、熟悉谈说技巧 第二节用心参与交流 一、选择合适的传播对象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劝服 第三节认真进行宣传 一、利用宗教传统进行政治策划,即“神道设教” 二、掌握分寸,谨慎保持沉默 三、正视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因素 四、当仁不让,诲人不倦 第五章君子的社会交换论 第一节“仁”“义”:付出与获得的因果律 一、“德”,是先民对付出与获得因果律的善性提炼 二、“义”,是人类对社会交换中因果律的正确反映 三、“仁”,是君子对“先事后得”因果律的身体力行 第二节“忠””恕”:给予与回馈的正平衡 一、“恕”是“仁”的必由之路,是推己及人,是正确的给予与回馈 二、“恕”是“直”的高级层次,是给予与回馈的自然平衡 第三节“礼”“政”:“施”与“报”的道德约束 一、内修“恕”道,外遵“礼”制 二、以“政”教“孝”,以“顺”报“德” 第四节“博施”与别“报”,基于传播效果的选择 一、不求回报的“施”与“博施”,是圣人之行 二、有针对性的回报,是对“施”的鼓励和制约 三、有等差的回报,是君子因时制宜的选择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