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孔石莼 |
释义 | 石莼 Ulva lactuca L.属于绿藻门,丝藻目,石莼科,石莼属。亦称海白菜、海青菜、海莴苣、绿菜、青苔菜、纶布,属常见海藻。片状,近似卵形的叶片体由两层细胞构成,高10—40 厘米,鲜绿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岩石上,生活于海岸潮间带,生长在海湾内中、低潮带的岩石上,东海、南海分布多、黄海、渤海稀少,冬春采收,可供食用,鲜食或漂洗晒干。 一、基本介绍1、石莼又名石被(《连江县志》),纸菜(《广东新语》),海莴苣(《中国植物图鉴》),海白菜(《中药志》)。 为石莼科植物石莼或孔石莼的叶状体。 形态特征: 石莼,又名:菜石莼。 藻体黄绿色,长10~30厘米,可达40厘米。体近似卵形,边缘常略有波状,或呈广宽的叶片状。体厚在45微米上下。生长在海湾内,中潮带及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 2、孔石莼(石莼科)Uiva pertusa 地方名:海波菜、海条、猪母菜。 形态特征:藻体有卵形、椭圆形、圆形和技针形、叶片上有形状、大小不一的孔,这些孔可使叶片分裂成不规则裂片。叶边缘略有皱褶或呈波状。叶基部有盘状固着器,但无柄。株高10~40厘米。颜色碧绿,干后浓绿色。 产地、产季: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省沿海均有分布,长江口以南沿海虽也有生长,但逐渐稀少。孔石莼全年均有,繁殖生长期主要在冬春季,春末夏初是采收盛期。 经济价值:孔石莼的化学成分很复杂,据北戴河产的孔石莼干品分析,含氯2. 10%、钾5.21%、氯化钾 8.20%、碘0.013%、灰分8.12%、可溶性盐21.12%和多种维生素、麦角固醇,此外还含有醋酸、丙酸、丁酸、戌酸、十四酸、十六酸和亚麻酸、香芹酮、糠醛、苯甲醛、柠檬酸、首香醛、香草醛、桂皮醛、异香草醛、柠檬烯、洋棕木醚、对聚伞檬花素、枝叶素、丁子香酚、芳香醇、维生素B12。所以孔石莼、石莼是药用海藻,在福建、广东各地的中药店内称昆布。其性味咸寒,能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水降压,可治中暑、水肿、小便不利、颈部淋巴结肿,单纯性甲状性肿、疮病和高血压,亦可作菜吃。 3、裂片石莼藻体暗绿色,一般高10-12cm,也可达60cm。不规则二叉分裂。裂片似舌状或线状,边缘不规则波状或钝齿状。膜质,厚70-80μm。 分布:生长在中潮带及低潮带和大干潮线附近的岩石上。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浙江至广东海南岛沿岸,江苏等地沿海,长江以南的东海和南海沿岸也有生长,但由北向南逐渐稀少。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遗》:"下水,利小便。" ②《海药本草》:"主风秘不通,五鬲气,并小便不利,脐下结气,宜煮汁饮之。胡人多用治耳(“耳”一作“疳”)疾。 应用参考: 1.喉炎、颈淋巴结肿:石莼、铁钉菜、大青叶各15克,水煎服,1日2次。 2.疮疔、瘿瘤:石莼、铜藻各30克,水煎服。 采集:冬、春二季采收。 性味:味甘,平,无毒。 做药材时为干燥叶状体呈不规则的团状物,质极松软,甚薄,极易破碎。 产地:广东、福建等地。 石莼干品每百克含水分11.5 克,蛋白质3.6 克,粗纤维6.69 克,还含有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麦角固醇等成分。 石莼性味甘咸寒,具有软坚散结、利水解毒等功效。用于喉炎、颈淋巴结肿、水肿、瘿瘤等病症。《本草纲目拾遗》载“下水,利小便。”孕妇及脾胃虚寒和有湿滞者忌食用。 二、药用1、性状鉴别(1)石莼:藻体淡绿色或绿色,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水浸展平后,味状体近卵形,边缘常略有波状皱褶。表面稍有白霜。质极松软,膜质,极易破碎。气微、味淡。 (2)孔石莼:叶状体卵形、披针形或近圆形,有多数大小不等的孔,或不规则的裂片,边缘皱缩,略呈波状。 (3)裂片石莼:叶状体不规则二叉分裂形成或多或少的舌状或线状裂片,边缘平滑或具不规则的齿状突起,有时亦呈波状。 2、显微鉴别石莼,叶状体横切面:由两层细胞组成;细胞表面观,长径21-24μm,短径12-15μm,横切面为近方形,长径21-24μm,短径9-20μm。每个细胞含有细胞核、杯状叶绿体及1-3个淀粉核。 3、药理作用石莼 石莼提取物对番木瓜蛋白酶处理过的人红细胞有凝血作用,该凝血作用能被L-岩藻糖 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所抑制,但对热不敏感,60℃时仍能保持活性,但低Ph则会使其失活。它对不同血型凝集强度不同,O型最强,其次为B>A>AB。 孔石莼 孔石莼加入鱼饲料中,可命名太阳鱼类Acanthopagrus总脂蛋白的57%提高到67.6%。从孔石莼中提取出一种腺苷,具负性肌力作用,其减弱心肌收缩的作用不受β-阻滞剂普萘洛尔和α-阻滞剂酚妥拉明的影响,故认为它对心肌的抑制不是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的。 三、化学成分1、石莼①石莼干品含水分11.51,灰分51.11(二氧化硅、钙、镁、钠、氯等),氮0.58,蛋白质3.61,粗纤维6.89,氯化钠10.55%。 尚含酸性多糖和糖醛酸、二碳严异岩藻甾醇、环木菠萝烯醇,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和二甲基-β-丙酸噻亭。 ②孔石莼含蛋白质16.03,脂肪0.23,戊聚糖12.27和可溶性非氮物质64.49%;灰分21.67%(中有钠4.9、钾2.9、硅1.7、磷0.6、铝0.8、铁1.6、钙1.8、镁22.1、硫17.8%);又含氨基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以及十四酸、十六酸、亚麻酸等脂肪酸,丙烯酸、葛缕醛、糠醛、苯甲醛、丙醛、柠檬醛、茴香醛、香荚兰醛、异香荚兰醛、桂皮醛、香茅醛、异松油烯、α-蒎烯、柠檬烯、黄樟醚、对聚伞花素、桉叶素、丁香油酚、芳樟醇、α-松油醇、生物素和维生素B12。 藻体含杂多糖(heteropolysaccharide),糖蛋白(glycoprotein),蛋白质(protein),脂肪(fat),粗纤维(crude fiber),甘露糖(mannose),半乳糖(galactose)。还含28-异岩藻甾醇(28-isofucoster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 cycloartanol),5-燕麦甾烯醇(△\\5-avenasterol),麦角甾醇(ergosterol),二甲基-β-丙酸噻亭(dimethyl-β-propiothetin)等。又含多种元素:碳,钠,钾,钙,镁,锶,磷,钡,铁,锌,锰,铜,镍,钼,铅,铯,镉。 2、孔石莼藻体含硫酸多糖(sulfated polysaccharide),蛋白质,戊聚糖(pentosan),又含氨基酸,乙酸(acetic acid),丙酸(prepionic acid),丁酸(butvric acid),缬草酸(valeric acid),以及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脂肪酸,另含挥发性成分:葛缕酮(carvone),糠醛(furfural),苯甲醛(benzaldehyde),丙醛(propanal),柠檬醛(citral),茴香醛(anisaldehyde),香草醛(vanillin),异香草醛(isovanillin),桂皮醛(cinnamic aldehyde),香茅醛(citronellol),异松油烯(terpinolene),α-蒎烯(α-pinene),柠檬烯(limonene),黄樟醚(safrole),对聚伞药素(p-cymene),桉叶素(cineole),丁香油酚(eugenol),芳樟醇(linalool),α-松油醇(α-terpinoeol),十五醛(pentadecanol),8,11,14-十七碳-三烯醛(8,11,14-heptadecatrienal),8-十七碳烯醛(8-heptadecenal),7,10,13-十六碳三烯醛(7,10,13-hexadecatrienal),(Z, Z)-8,11-十七碳二烯醛[(Z,Z)-8,11-heptadecadienal]。还含有1'-O-棕榈酰基-3'-O-(6-O-α-D-半乳糖基-β-D-半乳糖基)甘油[1'-O-palmitoyl-3'-O-(6-O-α-D-galactopyrano-syl-β-D-galactopyranosyl)glycerol],1'-O-棕榈酰基-3'-O-(6-磺基-O-α-D-吡喃异鼠李糖基)甘油[1'-O-palmitoyl-3'-O-(6-sulfo-O-α-D-quinovopyranosyl)glycerol],1,2-二脂酰甘油基-4'-0-(N,N,N-三甲基)高丝氨酸[1,2-diacylglyceryl-4'-O-(N,N,N-trimethyl)homoserine],二半乳糖基二脂酰基甘油(digalactosyldiacylglycerol),28-异岩藻甾醇(28-isofucosterol),顺-7-十七碳烯(cis-7-heptadecene),胆甾醇(cholesterol),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 cholesterol),植醇(phytol),棕榈酸,(2R)-羟基-十六碳酸[(2R)-hydroxy-hexadecanoic acid],2-氧代-十六碳酸(2-oxo-hexadecanoic acid)。 3、裂片石莼藻体含异岩藻甾醇,β-谷甾醇(β-sitosterol),大褐马尾藻甾醇(saringosterol)及-β-谷甾醇 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十七碳酸(heptadecano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酸,油酸(olke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和十五碳酸(pentadecanoic acid),另外还含有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以及甘氨酸(glycine),亮氨酸(leucine),赖氨酸(lysine),鸟氨酸(ornithine),磺基丙氨酸(cysteic acid),胱氨酸(cystine),蛋氨酸(methion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酪氨酸(tyrosine),组氨酸(histidine),羟基脯氨酸(hydroxyproline),脯氨酸(proline),色氨酸(tryptophane),α,β-丙氨酸(α-andβ-alanine)。 四、相关报导1、石莼蔓延 海滩变绿地厦门日报 专家说,石莼、浒苔疯长,跟水面污染并无多大联系 退潮时分,记者乘车途经厦门大桥,无意间从车窗往鳌园方向看去,眼前的景象让人一惊:原本裸露出来的黑色的海滩,现在却变成了一片绿草地,远远看去,就像一片片长势茂盛的麦苗地。 石莼蔓延 记者驱车来到鳌园边的海堤上,细细观看,海滩已经完全被一种绿色植物覆盖,一直到厦门大桥。目光所及,整片海滩一片绿色。附近的居民说,如果海水涨起来的话,这些植物立即也会随水而起,在这片海域上漂浮。 和海滩一堤之隔的集美龙舟池也到处充斥着这种植物,从春节前后开始,20多名工人每天都在打捞这种水中漂浮的植物。 现场作业的陈师傅说,他们每天都要从池中捞起十几吨这样的植物,但好像永远都打捞不完,好不容易将水面清理干净了,一两天之后,这种植物又在池内郁郁葱葱起来。 陈师傅是当地人,但也不认识这种植物,只知道是一种海藻。他说,小时候,父母亲经常将这种海藻晒干,作为春卷的配料,味道很鲜美。现在没有人这么做了。 石莼曾在筼筜湖泛滥。 厦大海洋学院黄凌风教授在电话里仔细听了记者的介绍,他立即就知道了这两种海藻的来历。他说,宽的叫石莼,窄的是浒苔。这两种海藻曾经在筼筜湖湖面生长过,后来采取品种替代的方式,基本控制住了。 黄凌风教授说,石莼和浒苔本身是经济型海藻,除了食用,石莼还可加工成饲料,还可开发为干旱地区的保湿剂。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单位去开发它们。石莼能净化水质,大范围蔓延则影响景观。 黄凌风教授认为,石莼和浒苔的大范围蔓延,跟水面污染并无多大联系。他说,石莼和浒苔的种子以孢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里,一旦条件适应,它们就开始发芽生长。它们最适应生长的区域是海岸边的平静水域,它们的生长速度极快,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石莼一天就能长20%—30%,三天时间就能长成。难怪,龙舟池的工人们怎么捞也捞不完。 黄凌风教授说,当海水温度超过25℃的时候,石莼和浒苔就无法存活。那时,水面上大面积的石莼和浒苔就会自然消失。 “这个时间大约在清明节前后。”龙舟池作业的工人也认同这一说法,往年龙舟池也爆发过这种大面积的海藻,天一热,它们就没有了。 黄凌风教授说,石莼和浒苔的存在并一定是坏事,也并一定要将它们捞完。它们可以大量吸收水里的营养,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他认为,当石莼和浒苔大面积发生时,要及时打捞,不要让它们形成太大的量。因为,大量的石莼和浒苔漂浮在水面,会影响水面景观。它们死亡后沉入水底,变成底泥里的腐质,但对海水的水质影响不大。 2、石莼对水质净化有好处青岛新闻网 北海检测中心报导近期水质净化效果明显提高,为了弄清这些植物的真面目,记者来到中国国家海洋局北海监测中心,中心副总工程师马兆党陪同记者来到海边现场辨别。 马兆党从地上捡起几片海藻,仔细观察,然后告诉记者,这些藻类是石莼类藻,属绿色藻类,此藻类对海洋水资源没有影响。 他解释说,这些藻类的出现并不是海水污染造成的,藻类开始处在一种浮游阶段,到了一定时期就附着在礁石等固定处。藻类也有生老病死,死掉后的藻类根部烂掉,然后浮到海面上,就像秋天树叶落叶一样。 一般情况下,在岩礁类的海岸有这类海藻出现,泥沙海岸藻类无法固着,也就无法生长。另外,海水不能太深,见不到阳光藻类不能生长,太浅也不能生长,青岛的海岸利于这类藻类的生长。 马兆党指出,藻类靠吸收海里的营养盐生长,对水质的净化有好处,死去的海藻烂掉后释放营养盐,就像秸秆还田,补充海里的营养成分。海藻的出现对海水水质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孔石莼可产生替代能源中国海洋报 韩国海洋研究院与江原大学共同开展研究,利用济州沿岸的海藻类孔石莼成功生产出替代能源——生物乙醇。 主要从蔗糖和玉米等谷物中提取的生物乙醇,是可以与汽油混合或单独用作汽车燃料的可再生能源。生物乙醇随着逐渐成为汽油替代能源而备受关注,其原料——谷物的需求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污染环境的海藻类代替谷物生产出乙醇,具有重大意义。 韩国海洋研究院姜道亨博士率领的研究组通过几年的研究,发现在济州地区形成蓝藻水华的孔石莼,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生物乙醇的原料——淀粉。 研究组称,通过从孔石莼萃取的碳水化合物生产的生物乙醇,比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去年10月用琼脂生产的生物乙醇具有更高的浓度和萃取率。海洋研究院已将该技术申请专利,并为实现商用化而开展进一步研究。 孔石莼,俗名海菠菜、海条、猪母菜。我国辽宁、河北、山东和江苏省沿海均有分布,长江口以南沿海虽也有生长,但逐渐稀少。 孔石莼为大型海藻,藻体有卵形、椭圆形、圆形等,叶片上有形状、大小不一的孔,这些孔可使叶片分裂成不规则的裂片。 叶边缘略有皱褶或呈波状,叶基部有盘状固着器,但无柄。株高10厘米~40厘米。颜色碧绿,干后浓绿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