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空穴现象 |
释义 | 在液流中当某点压力低于液体所在温度下的空气分离压时,原来溶于液体中的气体会分离出来产生气泡,这就叫空穴现象,当压力进一步减小而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就迅速汽化形成大量蒸汽气泡,使空穴现象更为严重,从而使液流呈不连续状态。 空穴现象的产生原因: (1)空气分流压。 (2)饱和蒸汽压。 空穴现象的本质: 当液压系统中出现空穴现象时,大量的气泡波坏了液流的连续性。当大量气泡随着液流到压力较高的部位时,气泡在高压下迅速破裂,并又凝结成液体,使体积突然减小而形成真空,周围高压油迅速流过来补充。由于这一过程时间极短,液体质点高速碰撞,产生局部高温,温度可达1149℃,冲击压力高达几百兆帕,并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在这样的高温高压作用下,液压油局部氧化,变黑,对金属管壁产生化学腐蚀作用,使液压元件表面受到侵蚀,剥落,长时间会形成麻点,海绵状的小洞穴,这种现象称为汽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