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空军战略
释义

概述

空军战略是空军建设和作战全局的筹划与指导方略。从属于国家军事战略。根据国家外交、国防政策,军事战略,国际斗争形势和可能作战对象,空中斗争环境、规律以及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确定。通常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空军战略目的、空军实力、空军战略运用。通常分为空军进攻战略和空军防御战略。

现代空军具备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能力,既能协同其他军种进行联合作战,又能单独进行作战,是现代立体作战中的重要力量,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能产生重大影响。制定空军战略,对于加强空军建设,指导空军作战,保卫国家领土、领空主权和海洋权益,实现军事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容

空军战略通常由下列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

1.空军战略目标。它是在一定时期内,空军在运用和发展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和结果。它既是空军战略的核心,又是制定空军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对空军战略方针的确定和空军力量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2.空军战略方针。它是为了实现空军预期战略目标而制定的空军建设和作战运用的总原则,是空军一切行动的基本依据。世界各国由于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不同,国力、军力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不同,空军战略方针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些基本原则是共同的,如积极进攻,夺取并保持制空权;隐蔽突然地实施空中袭击;有计划、有重点地集中兵力;统一指挥;整体协同作战等。

3.空军力量。它是空军战略的物质基础和实现空军战略目标的手段。空军战略是航空技术和空中作战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批研究建设和使用空军的著作和以杜黑为代表的空军战略理论。20世纪30年代,一些国家根据本国的战略方针、地理环境、作战目的及国家经济技术力量,形成了各自的空军战略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践证明了空军是一支能执行多种职能的重要军事力量,空军在军队构成的独立地位和现代战争中的战略作用进一步得到确立和巩固。空军战略的内容有了很大发展。战后,进入核武器时代。

50年代上半叶,少数有核国家注重发展携带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主张在战争一开始就首先使用战略空军实施核突击,在短时间内赢得战争胜利。50年代末~70年代,由于洲际导弹和导弹潜艇的出现,形成了空中、海上、陆上“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美、苏等国特别注重发展远程空射导弹和更先进的远程轰炸机、多用途战斗机,主张空军既要和陆军、海军一起进行全球核大战,又要参加在世界各地区进行的核威胁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小国家主要实行以防御核突击为主的空军防御战略。

进入80年代后,技术发达国家应用高技术发展新一代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无人驾驶飞机以及精确制导的大威力常规杀伤武器,主张空军既要和陆军、海军联合作战,遏制或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常规战争,又要准备单独使用,完成某些战略性任务,在实战、威慑战略中起重要作用。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航空空间和外层空间战场将融为一体,空军在空、地、海、天一体化的联合作战中,地位将更加突出。建设高质量的精干的空军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空军争夺战略优势和完成战略任务的程度将进一步增大,空军战略的理论和实践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1: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