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空降作战
释义

空降作战是诸军种、兵种合同作战的组成部分,是现代战争中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

空降作战airborne operation

空降兵

空降兵或其他部队从空中突然降落到预定地域对敌实施攻击的行动。空降作战分为伞兵与机降步兵为主要形式。

空降作战

空降作战是诸军种、兵种合同作战的组成部分,是现代战争中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实施空降作战,能充分发挥其快速机动、超越地理障碍的有利条件,出其不意地打乱敌作战部署,改变敌我态势,加快作战的进程。

空降作战是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出现于1930年代的一种作战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并未形成,空降人员只能利用轰炸机从舱口爬上机翼跳离飞机,执行一些无足轻重的任务。一战后,各国随着航空事业迅速发展,相继开展了跳伞、滑翔训练;军事技术发达的国家还纷纷进行空降试验、组建空降部队。

较大规模的空降作战

较大规模的空降作战,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 。1940年4月,德军入侵丹麦、挪威 、比利时、荷兰时,都使用空降配合地面部队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各国实施不同规模的空降作战达100多次。比较著名的有德军突袭比利时埃本·埃马尔要塞的空降作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市场花园行动 以及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的空降作战。战后,空降作战受到更多国家的重视,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拉伯、以色列中东战争以及英国、阿根廷福克兰群岛战争(马尔维纳斯群岛)中,美国、以色列和英国军队都实施了空降作战。

空降作战自走进世界战争的历史舞台,就以其高度的机动性、很强的突然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扮演着其他作战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角色”。

伞、机降结合

伞、机降结合是空降作战的基本形式。空降作战随着空降运输工具的多元化也经历了一个以伞降为主到伞降、机降(包括大型运输机在固定机场机降和直升机机降)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随着直升机大量装备部队,直升机机降已经成为一种更为便利和有效的空降作战手段。伞降、机降相结合成为现代空降作战的基本形式。

出敌不意

出敌不意是空降作战的制胜关键。在出敌不意的时间、地点实施空降,达成作战突然性,是空降作战夺取胜利的关键所在。历次空降作战中,敌对双方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使对方难以正确判断己方的真实作战意图,最大限度地达成突然性,出奇制胜。

快速机动

快速机动是空降作战的先天优势。空降作战机动距离远、速度快,是其他作战方式难以比拟的显著特点。

择要突击

则要突击是空降作战的实施准则。各国军队实施空降作战时,都十分强调集中兵力、兵器,将空降兵使用于对达成战略、战役企图具有关键意义的敌要害目标,如敌指挥机关、交通枢纽、要地等,以有限的力量达成决定性的作战效果。

空降部队使用的大都是轻装备,火力相对薄弱,且具有组织实施复杂、深入敌后补给困难、易受对方攻击等弱点。

空降作战的任务类别

根据作战任务性质、使用兵力数量和空降纵深的不同,空降作战分为4类 :

①战略性空降作战

由统帅部组织,用于加快战争进程。一般使用兵力较大,参加支援和保障的兵力兵器也较多,主要任务是夺取对方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或其他战略要地,或在对方战略纵深开辟新的战场。

②战役性空降作战

由战役军团组织,用于加速战役进程。主要任务是夺取、扼守对方战役纵深内的重要目标和地域,割裂对方战役布势,阻止对方退却和战役预备队开进,或抢占登陆场保障主力部队登陆或渡过江河。

③战术性空降作战

由战术兵团组织,用于加速战斗进程。主要任务是夺取、扼守对方战术纵深内的要点,割裂对方战斗部署,阻止其预备队机动,协同进攻部队歼灭战术地幅内的敌人。

④特种空降作战

其组织指挥依据任务性质和目标的具体情况而定,使用兵力不大。主要任务是空降到敌后进行侦察、破坏、袭扰、营救等。

空降作战的由来

设想

空降作战的概念究其根源,可以远追溯到一战末期。当时的美国航空军官比利.米切尔向远征军司令潘兴提出了一个极具想像力的计划,其办法是利用六十个轰炸机中队运载一个12000人的满员步兵师(并装备2400挺机枪),将其空降到德军后方实施作战。限于当时的技术限制,米切尔的计划当然没有实现,但空降作战理论在那时已经初具雏形。

探索

战后,意大利著名的空军制胜论者朱利奥.杜黑也深感伞降作战理论与其暗合,于是意大利人在他的主持下开始在20年代探索大规模伞降技术。到了1929年,意大利人已经开始在北非进行过数次大规模的伞降,运输部队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此时真正走在空降作战领域前面的不是意大利,而是苏联!

建军成形

苏联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和物力来发展航空建设,其中的跳伞俱乐部以及民间跳伞学校和训练机构不计其数。苏联的伞兵创始人利奥尼德.米诺夫也不失时机在这时出国考察别国先进技术,并把美国的欧文式降落伞的样品带回苏联。苏军对此极为重视,在军方的支持下,米诺夫创办培训学校,正式开始训练真正意义的苏联伞兵。三十年代初,几乎是与机械化部队同时创立了苏联伞降部队。建立之初的编制是伞兵营,而后不久又扩建为伞兵团,在1936年组建为伞兵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时,苏联已经有了军一级建制的伞兵部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32年在数百个苏联跳伞团体中,已有多至50万的跳伞爱好者从伞塔和飞机上练习跳伞,远远大于当时德国6万人的民间滑翔机协会会员。这相对于当时的各国来说是空前的!但苏联空降部队有个重要的装备问题---苏军没有真正的运输机运载部队,而是一直在用TB-3轰炸机作为代用品,伞兵跳伞时要从机舱爬到TB-3宽大的机翼上才能实现,这个缺陷在训练时就已明显暴露出来,但直到整个二战结束苏军也没有研制出自己的运输机,苏联伞兵的运用在未来的实战中将要受到极大的限制。

对于诞生不久的全新军事思想的应用,我认为在其成长期,保持理论方面的优势是极为必要的,甚至重于技术装备的发展。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物”的暂时劣势完全可以被“人”的优势所弥补;相反,即便能在落后的理论指导下产生相对“物”的优势,这也只是短暂的、片面的,终归难逃在实战中的失败。

逐步发展

苏联人很早就开始了对空降作战的实践和探索,在1933年8月之后的短短三年间,苏联伞兵就进行了多次伞降演习,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参加空降的人数最初只有46名,而到了1936年9月的一次演习,参加跳伞的伞兵就已达到5200人。在不断的摸索中,他们还对坦克和火炮等重型装备的空降问题、大规模空降的组织实施,以及滑翔机机降的问题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其中不乏一些富有想象力的创举,这些成绩都是不容抹杀的。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在基辅郊外机场的一次空降演习。当时许多国家的驻苏联武官以及军事观察家都被应邀参观,其中还有斯图登特将军和英国人韦维尔将军。这次演习首先由运输机编队飞到机场上空伞降两个步兵营,部队着陆后随即攻占机场并坚守。随后运抵的是增援的机降部队,其中还包括16门火炮!这次演习规模并不大,但其中的战术却颇具远见,从这里已经依稀可以眺望到未来的二战中伞兵的经典作战模式。

困难重重

这支原本在指导理论和规模都走在前面的红色部队是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大施拳脚的。但斯大林在1937年开始的对红军的大清洗之后,这方面不可避免的也遭受影响,指挥人才和装备研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重大影响,发展开始明显减慢,甚至可以认为是停滞不前。唯独保留下来的也只有人员上的数量优势,直到苏德战争开始时仍是如此。当时的苏联红军已经建立了数个伞兵师和机降师(原文为滑翔师),还有几个接受过机降训练的步兵师(因资料有限,所有这些部队的具体数量不详)。毫无疑问,这种规模超过了刚刚在克里特岛取得胜利的德国伞兵。但在战术运用、作战指挥、空运调度、兵种协调等诸多方面却远远逊色于后者。即便如此,他们在很多方面仍在苏军中鹤立鸡群,是一支不可小视的精锐力量。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开始后,众所周知在仅仅一周的时间,苏军就损失了数百万军队。为了填补战线缺口,斯大林近乎疯狂地把所有可以动用的部队派往前线,其中也包含有不少被充当步兵的伞兵部队。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在不当的地点用不当的手段使用不当的部队,这种竭泽而渔的方法只能是葬送掉了一支又一支的部队。在1941年早来的冬天的帮助下这种疯狂的方法开始奏效,德军的进攻节奏有些明显放慢。斯大林命令他的部队寻找机会开始反击,苏联伞兵这时也被用一种“空中渗透”的战术被组逐渐派上了用场,即空降部队和物资到游击队控制区,配合游击队袭击德军交通线,破坏桥梁和仓库,实际上每次被派出的部队都不过五六十人,这只算得上是“高级游击战”。真正的苏联空降突击还在后面。

实战检验

1942年初维亚兹玛的空降协同作战

这回介绍的是1942年初维亚兹玛的空降协同作战。

在整个苏德战争中苏联真正意义上运用空降突击实际只有两次,一次是1942年初在维亚兹玛,另一次是1943年9月在基辅。两次作战都是万人以上的师级的大规模行动,作战模式遵照大纵深理论中的相关针对定义,但这两次均以失败收场。如果说维亚兹玛的作战至少还能在战略上缓解莫斯科的压力,那么基辅作战简直就是在徒劳无益的损兵折将,而且当时还是在德军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后的1943年,苏联人还是没有从德国人那里占到一点便宜。

1941年秋季,德军第四集团军和第四装甲集团军的进攻在距离莫斯科仅40公里的地方渐渐陷入了停顿,随着冬季的到来,这两个集团军准备暂时先稳固防线。在德军的后方,维亚兹玛和尤克诺夫地区有两条平行相隔32公里的公路干线,一条是连接斯摩棱斯克和维亚兹玛前线的,另外一条穿过罗斯拉夫尔到尤克诺夫,这两条公路对于德军至关重要,但是自入冬以来这两条交通线一直被苏联游击队和被“空中渗透”不断骚扰,德军为此深感头疼。苏军很快注意到这个弱点,准备对这一地区实施开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空降突袭,伞降地点就定在位于两条公路中部地带乌格腊河沿岸一个叫卢基的地方。同时第23集团军将配合向米亚特列沃展开反击,伞降部队还要配合支援近卫骑兵第一军的进攻。

1942年1月18日,两个不满员伞兵营和一个机降步兵团(总共1650人)将被作为先头部队,在持续五个夜晚的穿梭空运后,这支小部队终于集结完毕,随即就开始了与德军争夺附近的乌格腊河铁路桥的战斗。25日,别洛夫将军指挥的骑兵突破德军的防线,与空降部队汇合,苏军的大胆行动为德军制造了极大的麻烦,这两个集团军的补给线随时有被切断的危险,但这只是苏军在维亚兹玛地区反击的序幕。27日黄昏降临,苏军空降第4军第8旅第二营陆续在卢基着陆,入夜后伞降的是第一旅的一个营,在随后的一周里又空降了空降第8军的第1、7旅,以及第8旅的部分。2月3日,苏军第33集团军向德军第4集团军的阵地发动试探性进攻,同时,苏军空降部队也开始向维亚兹玛的公路沿线策应进攻。空降的第二天德军的侦察机就发现了这一情况,德军已经嗅到与先前的“空中渗透”不同的味道,立即紧急集中兵力切断了第33集团军的后路,将其合围在维亚兹玛东南地区,德军又从前线抽调五个师的兵力终于在当月中旬才击退公路沿线的苏联伞兵,维亚兹玛的补给线总算得到了恢复。

2月17日,苏军空降第4军剩余部分整编完毕,继续在卢基地区空降,计划向尤克诺夫进攻。这次空运和前两次一样还是夜间穿梭空运,整整持续了6天,空降的部队共有三个旅的兵力,分别是第10、201旅(还有一个旅番号不详)。在于近卫骑兵第一军以及先前空降的部队汇合后,按计划向尤克诺夫发动攻势,苏军的10集团军在其南部策应。这次攻势是战斗以来最猛烈的一次,德军在拼死抵抗之后被迫在3月3日撤离尤克诺夫的阵地,收缩防线集中兵力以期再战。在这之后苏德双方展开多次拉钜战,4月25日苏军第33集团军投降,这一地区的战斗才暂告一段落。但别洛夫骑兵集群和伞兵残部直到6月才彻底被消灭。

维亚兹玛空降作战虽说以失败告终,但不可否认,在天气和运输力量严重不足、各部队协调不一致的情况下,能取得这种战果,还是有力地证明这支部队存在的意义。这次作战阻滞了1941年两个德国集团军对莫斯科的攻势,苏联空降兵的努力策应了苏军在莫斯科的冬季反击,结果德军被迫在1941冬季为后方的补给线而危机四伏,而1942年3月间又撤退到雷萨和乌格腊河地区清剿苏军残部,最终失去了取胜的宝贵时机。

基辅空降作战

1943年9月,苏军为了能顺利渡过第聂伯河计划将伞兵空降到河的西岸,以图尽快突破德军防线,计划投入3个伞兵旅和3个机降旅在第聂伯河一代实施空降,作战模式与维亚兹玛基本相同,伞兵仍然是协同主力。24日下午苏军的飞机按计划起飞,参战的近卫军第5伞兵旅的任务是封锁第聂伯河东北处的一个长达16公里的河湾,非常巧合的是,德军第19装甲师行军纵队正好就在他们的降落地点---杜拉里附近,19装甲师此时正急速向第聂伯河方向开进,准备支援他的先头部队。德军发现后,几乎所有可以对空射击的武器瞬时间织成了稠密的火网。缓缓降落的伞兵正好成了活靶子,而且苏军使用的又是小编队的穿梭运输,每次降落的人员有限,很容易被逐个消灭。在先头的15架飞机被陷入火力包围后,后来的飞机才赶忙绕开这里,剩下的部队被空降到周围的一些小村庄里。但德军并没有放弃消灭这支部队的意思,入夜之后又迅速向这一地区发动了猛攻,着陆的伞兵被分割成无数小股,最后只有一支约150人的小部队在游击队的掩护下撤到了周围的森林。

第1伞兵旅在坎涅夫以南处空降,任务是保障渡河部队顺利渡过第聂伯河;第3伞兵旅在香德拉和别列斯尼亚吉地区空降,负责切断该处的铁路,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旅的士兵有一半的人还参加过1942年的维亚兹玛空降作战。但这两个旅的运气并不比第5旅好到那去,低效率的穿梭运输,加上混乱的空中调度,为周围德军的围攻制造了便利条件,苏联伞兵损失惨重。另外3个机降旅由于缺少运输机没有在24日计划当天出动,而是在后来编成小股部队才陆续投入战斗。

26日,战局开始发生了转机。渡过第聂伯河的一支苏军突破了德军的防线,随后又有8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军也从这个突破口大量拥了进来,德军的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大大的缺口。直到这时,空降部队的压力这才稍稍得以减轻。在后来10月和11月间,德军集中了两个集团军对这个弯曲部实施了一系列的突击,甚至不惜动用了南北两翼的预备队,最后终于成功地将苏军又赶回到河对岸,但这一举动也为后来苏军从该地南北两翼成功实施渡河强攻制造了隐患。

基辅空降作战的规模明显小于维亚兹玛,但参加人数过万,不容置疑地表明这也是一支可观的部队。但苏军主观地认为在经历过库尔斯克后的一系列损失后,德军将会不堪一击,甚至会一触即溃。事实结果恰好相反,再加上计划本身的一些不现实因素、以及组织和调度的问题,以至于最后全盘皆失。

在此之后的2年时间里,苏军伞兵就没有什么大规模作战。当然,在这之后苏军压倒性的人员优势,已经可以保障对推进速度的需要,伞降部队协同地面部队协同进攻此时已经意义不大,这支部队唯一能做的就是总结经验、以图再作发展。战后苏军的教科书对伞兵是这么评价的“在这次战争中空降兵使用不广,其原因之一是缺少必要数量的运输机和轰炸机以及专门的武器装备。某些空降兵团参加过空降作战,其余的均改编为近卫步兵师。”抛去这些因素不记,仅仅就苏联伞兵在战争中的作战表现而言,他们绝对可以称的上是苏军的精锐。

任务定义

结尾附上空降兵作战在大纵深战役理论中的任务定义。

空降兵在实施突击时的划分上不属于地面部队的各种梯队,而是和航空兵单独被划为一支突击力量。任务是在航空兵的支援、掩护下,利用其机动性协同快速部队展开突击,以期将战术胜利演变为战役胜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8: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