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途秋恨 |
释义 | 《客途秋恨》最早是由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其内容是叙述当时妓女们的生活与心境凄婉的情形,据说曲词委婉,且易於传唱。因而盛传一时。另有1931年香港默片《客途秋恨》及1990年许鞍华导演的电影。 地方戏曲基本资料《客途秋恨》最早是由清嘉庆学者缨艮所作的词曲名,其内容是叙述当时妓女们的生活与心境凄婉的情形,据说曲词委婉,且易於传唱。因而盛传一时。 後来南海人叶瑞伯从清代道光年间重编《客途秋恨》为广东地水南音,一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重要影响人物白驹荣 到了20年代,编剧家黄少拔以这首名曲为故事线索,将男女主角附会为缪仙、麦秋娟,又将其他历史人物牵扯在一起,改编成粤剧《客途秋恨》。为发挥原来的名曲效应,他按剧情需要将原曲修改作为主题曲,仍然用南音来演唱。不料该剧由白驹荣首演之後,观众虽对於剧情反应冷淡,但主题曲《客途秋恨》却不胫而走,很快成了家喻户晓的流行曲。 而白驹荣所演唱的南音《客途秋恨》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白驹荣的声音浑厚圆润,入行以来,他发展了清末粤剧艺人金山炳等人尝试过的平喉唱法,用真嗓代表假嗓唱小生腔,并得到同行和观众的认同。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唱功,他想到盲艺人一向用平喉唱「地水南音」。一定有什么奥妙之处,便决心向他们学习,经过不懈的努力,白驹荣不但赢得了“小生王”的称号,而且在戏剧舞台演唱的南间苍凉萧瑟的神韵,低回婉转,荡气回肠,具有相当大的感染力。所以,他当时演唱的主题曲《客途秋恨》也就轰动一时。 此後一有机会,他都坚持向盲艺人学习,而他演唱的南音《男烧衣》同样也为人们所赞誉。尽管後来马师曾、朱顶鹤、谭伯就等都演唱过《客途秋恨》灌录唱片,但几十年来,人们一提起南音《客途秋恨》,都会自然地想到白驹荣。 区君祥 另近代其中一位演唱者区君祥是一位天生弱视的民间艺人,以打斋为生。 这一系列广东南音的录音场地就在香港“唐氏琴曲艺苑”。据雨果老易透露,你若仔细倾听话,还可以听到车声及狗吠声。原来“唐氏琴曲艺苑”位于车水马龙的地区,而艺苑内还养着一只小狗,为了避免它喧宾夺主,录音时将它软禁在小房间里,各位听到的狗吠正是它的抗议声。录音时,为了避免环境噪音,老易采取了近距离的话筒摆放方式,因此细节也更丰富。其实老易原本打算在录音室里录制,但负责人担心老人家会感到紧张,于是便改在会所里录音。为了让老人家感到自在,老易每个星期风雨无阻地扛着器材准时赴会,历时长达三个月。渐渐地,老人家也已习惯了话筒的存在而视若无睹。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急促,除了缺钱之外,亦缺乏耐性,因此一般歌曲的长度往往只限于三、四分钟左右。区君祥的专辑共收录了三首南音,最长的是“客途秋恨”,长达二十三分五十一秒,最短的一首“双星恨”亦要十八分零一秒!如此大块头的歌曲,伴奏乐器却出奇的简单,只有三件:分别为娇俏的古筝、纯朴的秦琴及鸣咽的椰胡;既没有抢耳的高音乐器,亦没有蛮横霸道的低频。在漫长的十多二十分里,就听着区君祥一人娓娓地诉说着别人的故事。老人家的演唱既不卖弄亦不煽情,只是说到伤心处,仍禁不住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令人不胜唏嘘! 唱段歌词<客途秋恨>是广东的地水南音。这歌开始的分多钟是音乐,而且是粤语,要多一点耐心。 歌词如下: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 睇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小生系缪姓乃是莲仙字,为忆多情嘅歌女呀叫做麦氏秋娟。见 佢声色以共性情人赞羡,佢更兼才貌仲的确两相全。 今日天隔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嗰对双飞燕,睇我独倚蓬窗我就思悄然。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又只见平桥衰柳锁寒烟。第一触景系更添情懊恼罗,睇我怀人愁对嗰个月华圆。即系旧约难如潮有信,新愁深似海无边。睇我呢种情绪悲秋同宋嘅玉,况且客途黎抱恨你话 叫我对乜谁言。 记得青楼邂逅个晚中秋夜,共你并肩携手拜月婵娟,我亦记不尽许多情与义,总系缠绵相爱,又复相怜。共你肝胆情投将有两个月,又点想同群催走要整归鞭。几回眷恋难分舍,都只为缘悭两字拆散离鸾,个阵泪洒西风红豆树,情牵古道白榆天。 妹呀,你杯酒临歧同我饯别,在个处望江楼上设离筵。你重牵衣致嘱个段衷情话,叫我要存终始两心坚。今日言犹在耳成虚负,屈指如今又隔了一年。近日听得话有羽书驰谍报,重话干戈乱扰江村。昆山玉石也遭焚毁,好似避秦男女入桃源。妹啊,你系幽兰不肯受污泥染,又怕贼兵来犯月中仙。 你话娇花若被狂风损,嗰阵玉容无主情乜谁怜。一定辗转马前遭血溅,日落魂归玉化烟。你话若然你豔质系遭凶暴,我宁愿同埋白骨去伴姐妆前。 或者死後得成连理树,好过生时常在呢个奈河边,但望慈航法力总要行方便,把杨枝甘露救出火坑莲。等你劫难逢凶俱化吉,个的灾星魔障两不相牵。睇我心似辘轤千百转,空绻恋,娇呀但得你平安愿,我就任得你天边明月照别人圆。 (转乙反线)闻击柝,鼓三更,只见江枫渔火照住愁人。几度徘徊思往事,劝娇唔该好咁痴心。风尘不少怜香客,罗绮还多惜玉人。你话烟花谁不贪豪富,做乜你偏把多情向往小生,况且我穷途作客囊如洗,掷謇缠头愧未能。记得填词偶尔写个段胭脂井,含情相伴你对着盏银灯。你细问我曲中何故事,我把陈后主个段风流讲过你闻。讲到兵困景阳家国破,歌残玉树后庭春。 (抛舟腔)携着二妃藏井底, 死生,难舍,难舍难舍意中人。 闻听此言多叹息,重话风流天子更重情真。 (转正线)但系唔该享尽奢华福,就把锦绣江山委路尘。你系女流也晓个的兴亡恨,不枉梅花为骨血为心。重话我珠玑满腹实在原无价,知你怜才情重更不嫌贫。讲到此情欲把嫦娥问,无奈枫林见得月色昏。远望楼台人影近,人影近,莫非相逢呢一位月下魂。 香港电影1990基本资料导演: 许鞍华 演员: 张曼玉 陆小芬 李子雄 箫湘 田丰 杨庭茵 逸见庆子 加地建太郎 编剧: 吴念真 摄影/像: 锺志文 美术(设计): 奚仲文 剪辑: 黄义顺 服装(设计): 陈顾方 主题曲:秋天复秋天(演唱: 梅艳芳) 主题曲作词: 姚谦 主题曲作曲: 陈扬 出品人: 周乃忠 林登飞 策划: 赵琦彬 制片人: 杜又陵 总顾问: 胡金铨 所属地域: 香港 台湾 出品时间: 1990年 彩色/黑白: 彩色 作品原创语言: 粤语 内容简介这是香港女导演许鞍华的半自传故事,主题放在她跟母亲之间复杂微妙的母女关系上。陆小芬饰演日本女子葵子,在大战后感念中国而独自随夫留在中国生活,因为对中国语言和风俗习惯的陌生而被婆家冷落,心中没有安全感,直到随夫迁离婆家,才逐渐投入香港妇女的生活圈,变成一个喜欢打牌玩乐的平凡女人。长女晓恩对母亲一向感情隔阂,可是在陪同母亲赴日本省亲时才切身体会人在异乡的孤单惶恐心理,母女之间得以心灵沟通。吴念真的剧本写得细腻动人,陆小芬与张曼玉都演得出色,许鞍华投入了很大的感情来拍摄,某些片段如泣如诉,让人动容。 香港电影1931名称:客途秋恨 外文名称:Ketu Qiuhen 更多外文片名: The Pain of Separation.....(Hong Kong: English title) 导演: 黎北海 Beihai Li 编剧: 黎北海 Beihai Li 主演: 立健娴 Kin-han Lap ....Chau-kuen Mak Wah-chi Chenag ....Emperor Chan Wai-man Cheung ....Maid 影片类型: 爱情 国家/地区: 香港 色彩: 黑白 混音: 默片 上映:香港1931年3月26日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