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客里空 |
释义 | 简介客里空”是苏联一九四二年出版的剧本《前线》中的一个角色——前线特派记者。“客里空”原文意为“喜欢乱嚷的人”,或“好吹嘘的人”、“绕舌者”。 在剧本里,作者用讽刺的笔法,刻画了客里空不上前线,不深入部队,每天呆在前线总指挥部里,信口开河、弄虚作假,“创造”新闻。 经典情节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客里空得知前线总指挥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为了报道这件事,他坐在指挥部里就拟好了稿子。在稿子发出之前,客里空为了加上几句“漂亮”的话,又到前线总指挥部办公室找总指挥,总指挥不在,只见到一个副官。下面是客里空同副官的一段对话: 客里空:唉,多么可惜。过半点钟我就要和莫斯科通电话。 我应该把关于总指挥的公子英勇牺牲的文章发出去。 副官:你发去就是了。 客里空:是这么回事,我的文章的结尾是这样的。你听听。 (取出来读)“我亲眼看见他牺牲了,他,这个杰出的少年,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透过炮弹隆隆的轰响,我听见了他最后的壮烈的几句话:转告我父亲,我死去是安心的,我知道,他会向那些血腥的卑鄙者为我报仇的。”你懂得,假如现在加上他父亲的几句话,那该多好。而且我已经拟好了。(读)“老将军知道他的爱子阵亡了,垂下头来,久坐不动。然后抬起头来,他眼睛里没有眼泪。没有,我没有看见!他的眼泪被神圣的复仇的火焰烧干了。他坚决地说:我的孩子,安眠吧,放心吧。我会报仇的。我用老军人的荣誉发誓。”你懂得,若是现在我来得及加上这几句,那多么好。你懂得,这篇文章会多么漂亮。这是所有的报纸都要羡慕,也要嫉妒的。怎么办呢?马上就要和莫斯科通电话了。你想怎么样,假如在电话里和总指挥商量商量? 副官:在电话里你怎么能看得见总指挥的眼睛呢? 你却描写的那样逼真。 客里空:哎哟,我的天呀,假如我只写我所看见的, 那我就不能每天写文章了。我就一辈子也休想这样出名了。…… 就这样, 客里空将他“创造”的这篇报道总指挥儿子牺牲的稿子发了出去。 现状一九四四年,《前线》先后在我军许多部队演出, 延安《解放日报》在一篇评《前线》的社论中,批判了客里空,要大家引以为戒。当时,在党的新闻工作者当中展开了反对“客里空”的热烈讨论。后来,“客里空”就成了弄虚作假的资产阶级恶劣文风的代名词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