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克吕尼派改革运动
释义

历史背景

法兰克帝国自查理曼大帝去世后陷于四分五裂。从 9 世纪至 10 世纪 间,法兰西和德意志等地区战祸不断,人心不安,许多人产生了厌世思 想。与此同时,修道院的经济实力则日益雄厚,一些修道士已和世俗封 建主一样腐化堕落,本尼狄克修道制度处于涣散松弛的状态,于是,教 会中开始兴起了克吕尼派改革运动,使修道主义再度高涨。不过,克吕 尼改革派不仅想改革修道制度,而且还试图利用教会的经济实力,左右 分裂动荡的政治局势。

产生及发展

910 年“虔敬者”威廉在法国东部离马肯不远的克吕尼建造了一座隐 修院,它规定只接受教皇保护,不受其他任何主教和世俗权力的管辖, 它的土地不受一切侵犯。它要求修士遵守严格的禁欲主义的本尼狄克会 规。克吕尼修院的建立在教会引起很大反响。在第一二任院长伯尔诺(910 —927 在任)和奥多(927—942 在任)的热心推动下,许多修道院都起 而仿效,整顿改革,当时在罗马的阿文亭山上也建立了一座代表克吕尼 派思想的圣玛利亚隐修院。到 10 世纪中叶,克吕尼派运动已由法国发展 到意大利、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地。这些克吕尼派修道院均听命于克 吕尼修道院长的命令,凡属克吕尼派修道院的院长也均由克吕尼修派道 院院长任命,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克吕尼修道院为首的克吕尼修道院系 统,成为一种宗教势力和政治势力。

后续影响

随着克吕尼派势力的日益增强,其改革目标已不仅仅局限于修道制 度的改革。在克吕尼修道院长奥蒂罗(994—1048)在任期间,为了扼制 封建领主之间、修道院和封建领主之间以及修道院之间经常为经济利益 发生的武装冲突,提出“上帝的休战”口号,规定从星期三早上到星期 一早上纪念基督受难,期间一切暴力行为将受教会严厉惩罚,但并未得 到真正的实现。同时,克吕尼运动还普遍地反对神职人员的腐化行为, 坚决抵制当时教会中盛行的用金钱等卑鄙手段谋取教会神职的“西门主 义”和破坏神职人员独身生活,为娶妻纳妾做辩护的“尼古拉主义”, 积极整顿教规,严格戒条,强调神职人员必须过禁欲生活,反对教会世 俗化,也反对封建主控制教会以及神职人员家族把持教权和教产,以防 削弱教会的力量。克吕尼派试图通过这些改革提高教会地位,增强同世 俗统治者争权夺利的实力。

克吕尼运动开始时,多数人并不反对君王委任神职人员,但到 11 世 纪中叶,克吕尼派人士则把君王委任神职看做与平信徒委任神职一样是 买卖神职,认为君王篡夺了神职叙任权,试图夺回叙任权,增强教皇权 力。然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1039—1056 在位)期间,他对 选立教皇的控制权正处顶峰。长期以来,教皇选立由诸侯们操纵,11 世 纪上半叶,曾出现过三个罗马教皇并存的局面。1046 年亨利三世率军进 入罗马,一并废掉三个教皇,但相继任命的二个教皇均被毒死,最后任 命一个克吕尼派神职人员登上教皇宝座,称利奥九世(1049—1054 在 位),从此改革派掌握了教廷实权。利奥九世大力推行克吕尼改革,对 教皇的直接顾问枢机主教团进行重大改组,撤掉了不同情改革的罗马 人,从其它西方国家委任了一批克吕尼派亲信,其中有三个非常重要而 有影响的人物,这就是霍姆伯特、白人休哥和希尔德布兰。然而,利奥 九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罗马也并未得以真正实现,他死后,继任的教 皇继续前任的主张。1056 年亨利三世去世,年仅 4 岁的亨利四世继位, 改革派又乘机发动了教会摆脱皇权控制的运动,这就是中世纪著名的“主教叙任权之争”,在这场争夺战中,希尔德布兰是一位最有力的主导者 和实干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