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克雷氏骨折 |
释义 | Pouteaul783年即论及此种骨折。1814年时Abraham Colles加以详细描述,此后约定俗成即称此种骨折为Colles骨折,而沿用至今。Colles骨折系指发生于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且向背侧移位者而言。Colles骨折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l %,多发生于中年及老年,女性多于男性。 受伤机转Colles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引起,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致伤。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得这一脆弱部分发生骨折。 Frykman为明确骨折的发生机转,进行了新鲜尸体的静力学和动力学试验。于48个肢体标本中32例发生了试验性桡骨远端骨折。在静力学试验中证实了腕於背屈40~90°之间,可产生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对男性而言,产生骨折的外加载荷大于女性。腕背伸角度的大小与所需之载荷力有关,背伸角度愈小,造成骨折时所需之载荷力愈小,反之亦然。腕背伸小于40°时,实验产生的是前臂近端的骨折;而腕背伸大于90°时,多产生腕骨骨折。在动力学试验中亦证实了桡骨远端松质骨骨折的发生与力的方向密切相关。 由骨折的x线片特点看,可能是桡骨远端掌面的骨皮质在张力的作用下发生骨折,而背侧系受压应力的作用,发生松质骨的嵌插和粉碎。 C0lles骨折由直接暴力造成者较少见。早年,当汽车尚须摇柄发动时,摇柄反弹,击于桡骨远端的背侧,造成此种骨折者时有见之。 症状和体征伤后腕部疼痛并迅速肿胀,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之下l/3,骨折移位严重者,可出现餐叉状畸形。腕关节,前臂旋转运动,手指的活动均因疼痛而受限。 于桡骨远端有压痛,可触及向桡背侧移位的远折端,如系粉碎骨折,可触及骨擦音。仔细检查可发现尺桡骨茎突关系异常,如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水平或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更向远侧突出。 X线片上,典型的错位表现为以下几点: 1.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移位; 2.桡骨远端骨折块向桡侧移位; 3.骨折处向掌侧成角; 4.桡骨短缩,骨折处背侧骨质嵌入或粉碎骨折; 5.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以上的错位,组成一典型餐叉状畸形,使得掌倾角及尺偏角减小或呈负角。 x线片上常见合并有尺骨茎突骨折,骨折的尺骨茎突不同程度的分离,严重者并向桡侧移位。如无尺骨茎突骨折,而桡骨远折端向桡侧移位明显时,说明有三角纤维软骨盘的撕裂。 骨折的分类骨折的分类多种多样,被大家广泛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1. Tayler和Persons按是否存在下尺桡关节及纤维软骨盘损伤分为两大组。有纤维软骨盘损伤按是否粉碎骨折进一步细分。 2. Nissen-issen Lie(1939)根据骨折是否涉及关节面、关币损伤的程度、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分为五组:裂纹骨折,无移位;关节外骨折,骨折向背侧桡侧移位;粉碎骨折,一或数个骨折线通达关节;骨折有错位,桡骨茎突骨折;骨折向掌侧移位。 3.以后的Gartland和Werley(1951)根据关节面损伤情况将其分为三类。Lidstrom(1959)根据移位的方向、程度,关节受累情况和粉碎程度也将其分为三类。 4.鉴于关节面的损伤、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尺骨远端有否骨折与预后紧密相关。所以值得推荐细致合理的Frykman的分类。按照此种分类,桡骨远端骨折可分为八类: (1)关节外骨折,无尺骨远端骨折; (2)关节外骨折,合并尺骨远端骨折; (3)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4)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合并尺骨远端骨折; (5)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6关节内骨折波及下尺桡关节,合并尺骨远端骨折; 7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但无尺骨远端骨折; (8)关节内骨折,波及桡腕关节及下尺桡关节,合并尺骨远端骨折。 合并症Colles骨折虽是一简单而常见的损伤,但可发生多种合并症。较为常见的是: 1.腕部神经损伤 系由于骨折畸形而引起的腕管压迫,出现正中神经受压症状。当尺管受压时亦可出现尺神经症状。此种神经损伤。多为感觉障碍,当畸形纠正后,往往能逐渐恢复。 2.伸拇长肌腱断裂 此肌腱的断裂通常发生在伤后四周,有时出现更晚。造成伸拇长肌腱断裂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为原始损伤,伤及肌腱血运,造成肌腱缺血坏死而断裂;一为骨折波及Lister结节,该肌腱在不平滑的骨沟上经常摩擦而受损断裂。 3.Sudeck,s骨萎缩 或称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缩、创伤后骨萎缩。其特点是疼痛,腕及手指肿胀僵硬,皮肤红而变薄,骨的普遍脱钙,疏松。本病的发生有时是突然的,但常常是骨折后未能积极主动活动所致。 4.肩手综合征 与上述情况相似,但波及范围甚广,以致肩关节亦僵硬。一旦发生,治疗极为困难。 5.骨折畸形愈合 各种原因造成的整复固定失败,均可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发生率较高。 一般而言,畸形较轻,腕部功能障碍不甚显著,病人多能安于此种状态而不求进一步治疗。如畸形较重,下尺桡关节脱位时即会引起前臂旋转障碍和腕部的活动痛,此种情况可通过尺骨小头切除而获得改善。 临床治疗(1) 无移位的骨折,采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固定,将手和腕固定于功能位4周。 (2)移位型骨折,骨折整复后,用前臂背侧石膏托,将腕部固定于旋前及掌屈尺偏位4 周。 (3)不稳定骨折,采用穿针外固定的方法。例如,在前臂近端和掌骨横穿细钢针,牵引复位,然后将钢针固定在管形石膏内,起维持牵引,防止骨折移位的作用。 (4)Colles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手术指征是患腕向桡侧倾斜,腕关节功能严重受限,下尺桡关节分离且疼痛。手术方法有:①尺骨下端切除术,适用于因下尺桡关节炎或脱位引起腕部疼痛和旋转受限者。②桡骨下端截骨植骨术及Campbell's手术,适用于桡骨下端骨折畸形愈合,关节面向背侧倾斜和桡骨短缩明显 康复治疗康复评定分别在治疗前后,用量角器测量腕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 消肿止痛(1) 超短波:对置、无热量,每次10min,1次/d,10次为1疗程。 (2)抬高患肢,将患肢持续性抬高,使伤手高于心脏水平线。 (3)按摩:在伤肢抬高位,作向心性按摩,促进静脉回流。 (4)等张压力手套:穿戴时应使指蹼区与手套紧贴,否则指蹼区没有压力,将成为水肿液滞留区。 松解粘连、软化瘢痕(1) 超声波疗法:接触移动法,1~1.5W/cm,每次5~15min,1次/d,15~20次为1个疗程。 (2)音频电疗:用条状电极,并置,每次 20min,2次/d,20次为1疗程。 (3)蜡疗法:蜡饼法,每次30min,2次/d。 (4)牵拉瘢痕组织的被动运动:牵拉力量要逐渐加大,牵伸到极限时应维持短时间,然后再放松。这类运动与蜡疗,按摩手法配合进行,效果更好。 改善关节ROM的治疗性锻炼腕关节松动术:2次/d。治疗前,先用蜡浴或蜡饼法,进行患部蜡疗,30min/次。该松动范围包括:桡腕关节、下尺桡关节和腕间关节。继关节松动术后,患者进行腕关节和手掌指关节,指间关节的各运动方向的全范围主动活动,2次/d,30~40min/次。练习强度以患者的耐受量为宜。 (1)桡腕关节松动:①牵拉/挤压:一般松动,缓解疼痛。患者坐位,肢体放松,屈肘,前臂旋前放置于桌面,治疗师面对患者,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持腕关节的近排腕骨处,作纵向牵拉、挤压桡腕关节。②前后/后前滑动:增加屈腕和伸腕ROM。患者前臂中立位,治疗师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一手握持近排腕骨部,在轻微的牵引下,分别向背侧、掌侧滑动近排腕骨。③尺侧/桡侧方向滑动:增加桡偏和尺偏的ROM。患者前臂旋前位,治疗师一手固定桡骨远端,另手握持近排腕骨部,在轻微牵引下,分别向尺侧或桡侧滑动桡腕关节。④旋前/旋后滑动:作用为增加腕关节旋转ROM。治疗师一手固定前臂远端,另手握持近排腕骨部,分别将腕骨作旋后、旋前的转动。 (2)下尺桡关节前后/后前位滑动: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的ROM,患者前臂旋后,治疗师双手分别握持桡尺骨的远端,拇指在掌侧,其余手指在背侧,尺侧手固定,桡侧手的拇指将桡骨远端向背侧推动。患者前臂旋前位,治疗师的拇指在背侧,其余手指在掌侧。治疗师的桡侧手固定,尺侧手的拇指将尺骨远端向掌侧推动。(3)腕间关节前后/后前位滑动:增加腕骨间和屈腕、伸腕的ROM。患者前臂旋后,治疗师双手拇指分别放在相邻腕骨的掌面,食指放在相应腕骨的背面,一手固定,另一手向背侧推腕骨。患者前臂旋前位,治疗师双手拇指分别放在相邻腕骨的背面,食指放在相应腕骨的掌面,一手固定,另一手向掌侧推腕骨。 继关节松动术后,嘱患者进行腕、手指各关节的全范围主动活动,2次/d,30~60min/次,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标准。 增强肌力增加灵巧度及整体协调功能的锻炼 从日常生活活动和职业劳动中有针对性选择一些作业活动进行训练。强度由小到大,难度由易到难。如用锤子训练腕关节屈伸和桡尺偏功能;使用门把关开门,训练前臂旋转。练习梳头和向后背抓痒,训练整个上肢的协调动作。 早期康复介入Colles 骨折畸形愈合继发腕关节运动障碍,传统的处理是手术治疗。近年来,笔者采用腕关节松动综合治疗59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其中包括25例骨折畸形愈合患者。我们发现老年Colle骨折患者大多有骨质疏松,骨折暴力使桡骨远端长度压缩及关节面破坏,很难达到解剖复位或功能恢复。因此,后者即使复位不满意,只要坚持康复治疗,可以弥补复位上的缺陷。从原则上说,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本组骨折后距离康复治疗时间的间隔为(81.38±44.22)d。对于这类病人,采取积极态度,循序渐进,增加康复治疗的次数和时间,一般腕关节功能都能得到改善。对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应标本兼治,治疗的同时给予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学治疗,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