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克拉皮纳人
释义

欧洲尼安德特人化石之一。1899年和1905年发现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西北42公里的克拉皮纳村的一个岩厦里。发现的化石至少代表13个个体,但化石很破碎,包括头骨、许多牙齿和部分肢骨。

发现

1899年8月23日,克罗地亚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地理学家、古地质学家Dragutin Gorjanovic-Kramberger在克拉皮纳发掘出早期人类遗骨和生活遗迹。1899∼1905年间在克罗埃西亚北部克拉皮纳市附近的一处岩棚下出土的一批化石,可代表至少24个尼安德塔(Neanderthal)成人与儿童,包括颅骨、牙齿和颅下骨骼。其年代距今大约130,000年。有些颅骨具有尼安德塔人的特徵,如额骨明显後倾,面孔突出。牙齿特大,特别是门牙。肢骨则又表现了尼安德塔人和其祖先的强壮特徵。

特点

头骨眉脊发达,额骨略为后倾,颅穹窿较高,但乳突小,腭骨宽大,下颌骨无颏。肢骨的特点几乎无异于现代人,没有典型尼人那种骨骼粗壮、肌脊厚重、关节大的特点。克拉皮纳人骨骼具有原始特征和进步特征的混合,因此它的系统关系较难肯定,目前被称之为“一般尼人”。

与化石一起发现的有莫斯特文化(Mousterian)类型的大量石器及梅氏犀(Dicerorhinus mercki)、洞熊(Ursusspelaeus)、野牛(Bos primigenius)等动物化石和一些用火的证据。时代被多数人判定为里斯-维尔姆(Riss-Würm)间冰期。

生存环境

克拉皮纳人处在气候还温暖的民德——瑞斯第二间冰期,即阿瑟利期(Acheulean)。 整个世界气候温暖,雪线上升,冰川消融退缩,气候带和生物群落向高纬推移。在大冰期内也有时间尺度大体与亚冰期相当的亚间冰期,在亚冰期中还有时间尺度与副冰期基本相当的副间冰期。此时形成巨厚的风化壳,植物茂密,出现泥炭沼泽,海面上升,气候温暖,使动物界、植物界发生重大变化。

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制造简单的工具以作打猎和采集的用途,他们使用石器和木棍来猎取野兽,并懂得采集果子来充饥。他们主要居住于山洞中,而在考古时,从其洞穴中发现木炭、灰烬、桡烧石、烧骨等痕迹,显示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并会砍取树木作燃料。

气候特点及相关研究

这个时期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即冰期、间冰期的更替。所谓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显著变冷的时期,表现为极地冰盖和高山冰川规模扩大和增厚,引起生物的迁徙和部分绝灭。间冰期则是间于两次冰期间的温暖时期,表现为冰川消融和大规模后退,河湖发育,生物繁茂。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在地层中留下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和相应的动植物化石。第四纪地质学通过对古冰川堆积物和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了冰期和间冰期的序列和次数,基本搞清了史前时期冰川古气候演变过程的基本框架。

世界经典的冰期序列划分是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学者们曾将这里的更世时期划出的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

成为世界各地比较的标准。中国东部的冰川古气候的研究始于本世纪20年代。1920年前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太行山、大同等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在庐山、天目山、黄山和云南点苍山等在有所发现,从而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奠定了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础。之后,许多学者又对第四纪古气候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后确定了龙川、鄱阳、大姑、庐山、大理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70年代,杨子赓等人通过对河北平原若干钻孔岩心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的存在。上述研究基本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序列,并可和欧洲冰期划分方案相对应。 哺乳动物的大规模迁徙事件也是第四纪气候演变的重要证据。徐钦琦通过对大量的动物化石分析,提出第四纪中国东部至少发生过四次哺乳动物南迁的事件。第一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40万年前后,标志是大量喜暖的鹿类如山西轴鹿、水鹿、四不象鹿等在华北普遍消失,意味着发生了降温事件。第二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90万年前后,标志是大熊猫、猎豹、剑齿象、爪兽等喜暖动物在华北消失,表明这些动物因寒冷气候的到来而南迁。第三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8万年前后,标志是居氏巨河狸、变异仓鼠、肿骨鹿等北方动物侵入到长江以南的和县,说明这次降温事件比前两次更剧烈。第四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8万年前后,标志是北方型动物南侵到江南杭州、溧水一带,是更新世最严酷的降温事件。上述动物南迁事件可分别与鄱阳、大姑、庐山、大理冰期相对应。

冰川的研究奠定了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础,但由于在典型的冰川作用区如阿尔卑斯山地区,较新的冰川作用往往破坏了较老的冰川作用遗迹,因而难以在一个典型剖面或典型地区完整而可靠地得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全部历史。而中国丰厚的黄土堆积中保存了大量的古气候信息,特别是黄土、古土壤在地层中交替出现是气候冷暖旋回的反映,故中国完整的黄土沉积是研究第四纪古气候的理想之地。近20年来,中国学者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堆积系列进行了多次研究。其中,刘东生等在陕西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的离石黄土中划分出14层古土壤和13层黄土,这27层黄土——古土壤堆积系列,记录了70万年以来的黄土高原的27次干冷─暖湿的交替。

发现地

克拉皮纳是位于札格拉布和瓦拉兹丁之间一座静谧的小镇,然而真正让它成名的,则是考古学上非常重要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

相关知识解读

里斯-维尔姆冰期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欧洲有过多次冰川活动,通常认为有4期,即贡兹、

明德、里斯和维尔姆冰期。或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冰期。冰期代表寒冷气候。两个冰期之间称为间冰期,代表温暖气候。间冰期的次序为贡兹 -明德、明德-里斯、里斯-维尔姆三个间冰期。或称第一、第二、第三间冰期。欧洲旧石器文化的相对年代,多是用冰期或间冰期来表示。

莫斯特文化

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因最初发现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莱塞济附近的勒穆斯捷岩棚中而得名。在非洲和亚洲也有分布。多数学者相信,莫斯特文化是由勒瓦娄哇文化、克拉克当文化和阿舍利文化融合而成的,其后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奥瑞纳文化和梭鲁特文化所代替。它的创造者是尼安德特人,时代为晚更新世,属于维尔姆冰期。

法国考古学家F.博尔德根据器物类型的不同,将法国的莫斯特文化归纳为四大群:典型的莫斯特文化,夏朗德型的莫斯特文化,锯齿型的莫斯特文化和阿舍利型的莫斯特文化。

莫斯特文化的石制品大多数属石片工具制作系统,勒瓦娄哇文化的影响是明显的。但莫斯特文化的石核体小成盘状,与勒瓦娄哇文化的不同。用石片精心制作的边刮器和三角形尖状器是该文化的特征性器物,后者用于削皮和剥皮。此外,还存在带缺口的石器、用石灰岩制作的石球和用盘状石核制作的小型手斧。莫斯特文化时期,已会使用骨质工具,以研压剥落的方法进行细致的第二次加工。西欧和东欧在石器制作上存在技术的差异,心形手斧为西欧工具群所独有。遗址中的大量兽骨证明狩猎的成功。而西亚卡尔迈勒山的一具木矛致伤的遗骸,则提供了当时使用木矛的证据。莫斯特文化还包含有粗制的骨针。埋葬死者的习俗在典型的莫斯特文化遗址、夏朗德型遗址和其他一些地点都有发现。当时的人们在洞穴、岩棚或露天条件下生活,在苏联西南部的莫洛多瓦,还发现有一种窝棚。伴存的哺乳动物多半是喜冷的,如驯鹿(Rangifer tarandus)、披毛犀 (Coe-lodonta antiquitatis)、猛犸 (Mammuthus primige-nius)、原始牛 (Bos primigenius) 、洞熊 ( Ursusspelaeus) 和洞鬣狗 (Crocuta crocuta)等,表明欧洲当时的气候是寒冷的。

间冰期

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此时高纬度地区的大冰盖面积缩小,中、低纬度山岳冰川大规模后退,高山雪线大幅度升高,冰缘作用衰退,全球自然地理带向两极方向推移,

世界海平面上升。传统划分的第四纪4次冰期,以3次间冰期相隔。如欧洲阿尔卑斯的贡兹—民德间冰期、民德—里斯间冰期(又称大间冰期,被认为持续25万年)和里斯—武木间冰期。北美大陆与此相应的3个间冰期,分别称阿夫通(Aftonian)间冰期、雅茅茨(Yarmouth)间冰期和桑加蒙(Sangamon)间冰期,它们都以恢复森林植被和发育古土壤为主要标志。全新世冰后期也有人称为现代间冰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更新世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平均每次约10万年。库克拉(J.Kukla,1977)等人对中欧黄土研究发现,过去170万年里出现过17个间冰期。间冰期的持续时间比较短,可能只有1万年左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