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科艺相通 |
释义 | 定义在软科学上颇有造诣的李万泰对“科艺相通”的定义是:“科学或者艺术,在一定的层次,达到一定的境界,是可以‘相通’的。无论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哲学家,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文学家,也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家和企业家,当他的科学造诣和修养或者艺术造诣和修养达到炉火纯青境界,达到超越自我境界之后,对其它科学与艺术就应该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十而达到融会贯通。” 进一步解释为了防止人们把科艺相通简单地理解成“科学与艺术相通”,他进一步解释说,科艺相通的根本在于科学和艺术都以人类的智慧、创造力和情感为基础,所以科学和科学、科学和艺术之间可以相互启迪、相互感染,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思维和开拓人们的智慧。他认为,“一个科学家、一个艺术家,或者一个政治家、一个企业家,甚至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一旦达到了‘科艺相通’的境界,那他就进入了(有限的)‘无所不懂’、‘无所不会’、‘无所不通’的科学与艺术的自由王国,那他就是一个伟大的人,成为人之精灵、人之英杰。” 科艺相通与李政道科艺相通是由李政道在1991年首次提出来的,认为科学或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就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达到融会贯通,从而对发展人们的非线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及立体化思维起到很好的作用。对于科学美,李政道早已十分熟悉,对于艺术美,他也是非常在行,而对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综合美,他也已深层领略。李政道曾多次例举了他领略这种综合美的情景。其中之一就是他是怎样看待屈原的《天问》并从中得到综合美的享受的。《天问》可谓"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对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李政道在潜心研究《天问》后,认为其是"基于几何学的分析,应用精确的推理,并且以气势磅礴的诗句写成的宇宙学论文",既有非常浪漫的形象设问,又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最深刻地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具有"中国文化固有的内涵",是典型的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范例,使人享受到由此产生的综合美是不言而喻的。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就说过从夫人蒋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蜚声国内外的女高音歌唱家)的音乐里获得了许多科学的灵感。这是科艺相通的卓越体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