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21世纪信息综合症
释义

“21世纪信息综合症”是一种以对信息、资讯的狂热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比较积极的新型心理疾病。因为它具有较大的积极性,而经常人们所被忽略。因为21世纪主要依靠互联网等即时通讯,因此,“21世纪信息综合症”又名“e时代信息综合症”,“网络信息综合症”,也可以简称为“信息综合症”。

总论:

定义:

“21世纪信息综合症”是2009年初才被欧美心理学家们确认的新型心理疾病,顾名思义,是一种对网上日益庞大的信息库的处理不当的一种应激反应。

形成机理:

简单地说,“21世纪信息综合症”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种,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体内能够产生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它能使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性,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而它“先兴奋,后抑制”的作用机制,决定了维持兴奋的方法——维持甚至提高多巴胺的浓度。令人郁闷的是,同种刺激引起的多巴胺产生的量会依次减少,因此,为了保证兴奋性,就必须不断地做同一件事来加强刺激。

主要症状:

面对网上海量的信息,先迷茫,然后焦虑,接着狂热,结果,不加分析地背下来再说,尽管有时背下来的信息可能是错的,或者相对不太有用的,但仍然停不下来,甚至会以“狂背”为乐。

简单对比:

“21世纪信息综合症”属于超强的事业心所导致的对信息的痴迷,相对与人们所说的网瘾,它属于积极性成瘾,而且,“工作狂”们多半会患有此症,因此,虽然它与网瘾的形成机制相似,但破坏性小之又小。

积极意义:

1.保持工作热情

2.保持思想开放、积极

3.保持知识量充足

4.保持压力和警觉性

这些均有利于成功。

潜在危害:

1.由于长期处于对信息的敏感状态,人往往会很疲惫,虽然心理上的兴奋可能掩盖疲惫的感觉,但是,日子久了还是会损伤免疫力。

2.此外,长期处于警戒状态的人,也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发生摩擦,可能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是家庭关系。

3.由于信息只是积累而不加处理,长期这样,会对思维能力、事务处理能力,甚至智商产生负面影响。

4.过多的资讯可能会扰乱生物钟,使人产生多动不安、生活懒散、爱喝刺激性饮料、难以集中精神、难以入睡、睡眠浅及睡眠容易中断等现象,于是,你会疲惫不堪,情绪失常。

易感人群:

1.以信息为生命线的人。

2.人际关系网复杂、庞大,且时时都很重要的人。

3.其他与信息联系紧密的人。

4.查到这条资料的人。(心理学工作者除外,这么生僻的词汇,没事谁查它?)

高危人群:

1.商业界人士

2.学术界人士

3.坚信“知讯者生存”的人

人群特例:

情报人员、商业信息员等从事信息收集、分析工作的人士,属于工作需要,不在范围内。(这些人收集信息,也处理信息,属于资讯型人才。)

自我诊断:

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如实回答以下问题:

A:很不符 B:较为不符 C:较为相符 D:相符 E:很相符

问题如下:

01.是不是会经常不由自主地看手机,以免错过电话或短信?

02.是不是3个小时没有接到电话,同时,也没有收到短信,就心急如焚?(学生为1天)

03.是不是总是觉得自己有重要的电话没有接到,或是有重要的短信没有收到?

04.是不是一天未上网看资讯就觉得与世隔绝?(学生为1周)

05.是不是1天未添加新资讯就觉得光阴虚度?

06.是不是完全隔离(1个人,关掉手机,切断网络连接,完全和外界失去联系),3小时就觉得难以忍受?

07.是不是总是以“消息灵通”为生活目标?

08.是不是总觉得网上有数不尽的资料向自己涌来?

09.是不是总是喜欢找一些稀奇古怪,别人找不到的资料?

10.是不是总是在试图把自己变成百科全书?

(A为1分,B为2分,C为3分,D为4分,E为5分,累积记分。)

结果如下:

10-15分——恭喜你,“21世纪信息综合症”还离你很远。

16-20分——“21世纪信息综合症”还没来找你的麻烦。

21-25分——轻微“21世纪信息综合症”,不必担心。

26-30分——轻度“21世纪信息综合症”,不太要紧。

31-35分——中度“21世纪信息综合症”,您可能需要稍微调整一下。

36-40分——中重度“21世纪信息综合症”,您可得注意了。

45-50分——哇噻,重度“21世纪信息综合症”,看来,您真的需要好好调整一下了。

自我调整:

事实上,如果“21世纪信息综合症”没有完全影响生活,换言之,对生活的影响还可以忍受,就没有必要去见心理医生,自己调整一下就行了。

p.s:

1.如果周围的人有70%及以上都患有“21世纪信息综合症”,就完全不用在意它,大家都这样,就不可能影响人际关系,但要注意多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哦。

2.对于刚刚被心理医生确认的心理疾病,心理医生往往没有足够的资料,也没有什么经验,偏偏“21世纪信息综合症”又是危害性与积极性并存的心理疾病,心理医生往往都会比较保守,只能给你提一点建议罢了,真正的调整,靠你自己。不是大家都说“相对别人,自己才是最好的心理医生。”么?

自我调整方法如下:

1.告诉自己:信息很重要,但是,信息不是最重要的。

2.告诉自己:偷懒不是我的错,(如果不背资讯算偷懒的话,)我只是在顺应自然规律,为了明天的健康,好好偷懒。

3.在显眼的地方贴上:“注意调整”,以提示自己注意休息。

4.把信息堆在一起,一块处理了,减少上网次数。

5.必要时,强迫自己放松一下。

6.偶尔,把自己短时间完全隔离一下,以提高耐受性。

7.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调整计划,只有实在没办法的时候才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一下。

总之,调整的要点就是:降低信息对自己的重要性,强迫自己学会对自己的信息量满足,并且,学会休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