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科柯施卡自画像 |
释义 | 基本信息【名称】科柯施卡《自画像》 【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作于1917年 【作者】科柯施卡 【规格】79×63厘米 【属地】现藏德国乌珀塔尔·冯·德·海特博物馆 简介在19世末20世纪初,作为一个整体的维也纳美术--如果可从整体上把握的话--,其表现主义,实质上是浪漫主义的分支,尽管它属于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文化的领域。奥地利的美术与19世纪末期的法国象征派艺术有血缘关系。比如,维也纳的"新艺术运动"是法国象征派艺术重装饰风格的延续。画家克里姆特是这个"运动"的杰出代表。继起的有埃贡·席勒和我们这里要欣赏的两幅作品的作者科柯施卡。 奥斯卡·科柯施卡(1886.3~1980)出生于奥地利的珀歇拉恩, 因家庭破产而随家迁居维也纳。1904年入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07年开始接受订件,为维也纳工艺制作室画些装饰画。在装饰画中,他感兴趣于用人体艺术,就连在装帧设计中也不例外。1908年,他与维也纳建筑家阿道夫·鲁斯结为知已。这时他也画风景,往往重在色彩的表现,线条用得很激动,显示出一种表现主义的倾向。 科柯施卡还善于作诗,写剧本。他的主要剧作有《扼杀妇女的希望》(1907年)。作品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基础,对现代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发出呼吁,但未获社会首肯,受到了打击。他的绘画大约从1910年开始崭露头角。第一次画展是在柏林举行的,反应不佳。1911年回到维也纳,曾与康定斯基、保罗·克里、弗朗兹·马尔克等人共同举办画展。由于他在戏剧上声誉不佳,加上这次的表现主义画展又遭抨击,他所任教的维也纳工艺美术学校便把他辞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应征入伍。1916年身负重伤退役,旋又在德累期顿美术学院任教,达10余年之久,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科柯施卡的表现主义属于另一种极端,即常常将生活中痛苦的病态揭示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的所谓"黑色绘画"阶段。那些充满复杂的变态心理的、具有精神创伤的面孔,被他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面孔展现在公众眼前,为人们所惊讶,因为这些面孔在生活中不常为人所熟见。在他画上的人物总是被笼罩着一种氛围,与克里姆特用来弱化人物特征,强调性的特征的手法相反,而是加强人物的精神性特征。如果说在他的有些作品上存在着弗洛伊德式的压抑,那么其形式表现也是骚动性的。实际上,这种绘画形式是画家一种强烈感情的"宣泄"。 科柯施卡在肖像画上喜欢用大笔触的混合色彩,配上浓烈的轮廓线。那种细碎的短而弯的笔触比过去更浓重了。有时直接用调色刀画的,弯弯曲曲的颜料厚得象是直接从颜料管里挤出来似的。人物造型模糊得好象是被打碎了的浮雕。自从他在战争中负伤之后,他的肖像画风格变化很大。这幅《自画像》即是一个典型。画家本人大睁着眼睛,神情颓唐,陷入苦闷的沉思。他那瘦削的脸庞,高高的颧骨,一张不甚令人愉快的面孔,反映了他与他那个时代的一代青年的困扰。他喜欢在肖像的背景上涂蓝色。看科柯施卡的画,观者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不适,一种疲惫感。 1920年后,科柯施卡发表了《德累斯顿宣言》,谴责一切军事行动,这时,他完全是以一个人道主义者的姿态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画了一些公开反对法西斯战争的宣传画。早期那种悲苦形象不甚突出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