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科尔沁蒙古剧 |
释义 | 背景简介科尔沁蒙古剧 科尔沁蒙古剧,流行于内蒙古科尔沁一带。音乐、表演尤具特色。由库伦旗乌兰牧骑创作并演出的歌舞剧《安代传奇》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新剧种--科尔沁蒙古剧。 民族特色科尔沁蒙古剧还没有形成类型化的音乐和固定的表演程式,属民间歌舞剧型的少数民族剧种。它的剧种发展走向人们正在艺术实践中研讨探索。科尔沁蒙古剧大都直接套用科尔沁蒙古民间音乐的原曲调,包括科尔沁民歌、民间歌舞曲和蒙古族说唱音乐,如乌力格尔、好来宝音乐,或运用这些音乐素材,根据剧中每一角色需要适当编曲。表演趋于生活化,语言多为通俗化、口语化,念白不讲韵律。舞美采取实景与虚景互为补充,虚实相生的表现方法。 发展历程蒙古剧是集蒙古族歌、舞、扮诗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产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属于民间歌舞剧类型的少数民族剧种,他的诞生标志着蒙古族文化艺术新的发展,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丰富了祖国的灿烂的戏曲艺术宝库。从《安代传奇》到《阿贵山的回声》、《生活浪漫曲》、《达古拉》等一大批主题鲜明、生动感人的科尔沁蒙古剧不断推出。 剧中大量采用好来宝、安代曲、民乐曲等,优美的民间音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乐连缀体系,在主旋律的基础上根据人物性格和情节的感情色彩而起伏,变化无穷。语言上开始采用蒙古族谚语、格言、成语、典故和歌谣等民间文学优美词汇,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创作上也不只局限于历史体裁,表演上更是趋于生活化,语言更加通俗化、口语化,念白不苛求韵律,舞美多采取实景与虚景互相补充,虚实相生的表现方法。 民国初年,通辽市科左中旗的蒙古族艺人突破传统的说唱形式,扮演成叙事民歌或者民间故事中的角色,以第一人称进行说唱。科右后旗的潮尔奇(说书人)在说唱《蟒格斯故事》时,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夸张地增加表演动作,有时还改换装束,以伴奏乐器马头琴为道具,站起身来模仿人物,这种化妆演唱,使说唱艺术的戏剧表演内容得到加强。 20世纪40年代,蒙古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诺丽格尔玛》、《韩秀英》、《达那巴拉》等叙事民歌,相继被改编成蒙古剧进行演出。1946年,内蒙古文工团成立,团内的蒙古族艺术人员将反映蒙古族人民参加解放战争的《血案》、《额尔登格》等新歌剧译成蒙古语,用蒙古剧形式进行演出,在蒙古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内蒙古歌舞团(后合并到内蒙古民族歌舞剧院)于1953年创作演出了小戏《慰问带》,被国内一些专家认为是一出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蒙古剧。1953年哲里木盟库伦旗业余剧团创作演出《汉城烽火》,表现抗美援朝这一重大题材,在唱腔音乐上由专曲专用的单曲体,发展为一个剧种中多首民歌的联用,并且吸收了说唱音乐和宗教音乐。这说明蒙古剧逐渐走上成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