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科茨玛利安蚓
释义

简介

目名: 颤蚓目 (Tubificida )

科名: 线蚓科 (Enchytraediae ) ()

属名: 玛利安蚓属 (Marionina Michaelsen,1889 )

种名: 科茨玛利安蚓 (Marionina coatesae Erséus, 1990 )

分布描述: 胶州湾、香港。海洋,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粗沙中。

主要鉴别特征

体长2.1-3.6mm,24-35节。Ⅻ节宽0.23-0.33mm。刚毛(图Ⅱ-39a)35-90µm,较直,单尖,具有内钩,通体刚毛每束2条;但是Ⅻ节背腹刚毛均缺失或出现。环带位于Ⅻ-ⅩⅢ节。受精囊孔成对,位于4/5节间侧面隔膜皱褶中。脑后端稍微平截。背血管起始于ⅩⅢ节。消化道逐渐由食管变为肠道,食管无盲囊。隔膜腺(图Ⅱ-39b)3对,前部4/5、5/6节间的2对隔膜腺的背叶联合,腹面具有耳垂状突,第3对背叶未联合,但在Ⅵ节具有非常大的腹耳垂状突。体腔球(图Ⅱ-39c)卵形,扁平,具核粒和颗粒。肾管(图Ⅱ-39d)位于少数几节中,隔膜前部分由少量肾小管组成。贮精囊出现,向前延伸至Ⅹ或Ⅸ节。精漏斗(图Ⅱ-39c)长为宽的1.5-2倍,领部与漏斗部几乎等宽。输精管无肌肉层,大约宽9-10µm,具有几个Coils,局限于Ⅻ节。阴茎球(图Ⅱ-39c, pb)简单,相对较小(与M. levitheca Erséus, 1990比较),圆而致密,宽35-45µm。ⅩⅢ-ⅩⅣ节的腹神经索具有一团腺状细胞环绕,(ⅩⅣ节较ⅩⅢ节更发达)。受精囊(图Ⅱ-39f-g)具有短的外囊管,其附近具有规格不同的耳垂状腺体,开口附近的较大;卵圆形囊腔具有不规则的内腔,精子排列成明显的环状,分散于囊腔壁处;一些松散的精子亦散布于内腔中央。每次出现2个成熟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8: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