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磕头 |
释义 | 旧时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青年及成年人要几人一组去邻居和亲戚家中磕头。这段时间,家中正屋挂着家谱牌位的画卷,门前摆放供人磕头的席子。客人来时,首先站在祖谱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头三次。然后给年长并且辈分大的人磕头三次。如果有儿童参与,并且与被磕头的人有非常亲密的亲戚关系的话,就要给儿童压岁钱。磕头大体分两波,第一波在初一起早的时候,主要去邻居家。第二波在初一以后的几天,拜访其他亲戚时进行。 给父母“磕头”好不好?(大学生的“磕头作业”折射“教育幼稚病” 磕头有何不可 给父母磕头,好! 不必拘泥于形式 是种文化恋旧 校方倡议:学生给父母磕头拜年 学生观点:这种做法已经过时 学院书记:不磕头没关系,关键是感恩 民俗专家:没必要恢复这种传统礼节 礼仪专家:磕头是感恩的最高礼节 对父母感恩非得磕头吗? 感恩教育也需要“走形式” 文化价值颇像饺子 磕头式感恩:愚孝文化的程序裹尸布) 拼音磕头 kētóu 解释[kowtow,kotow] 一、旧时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二、山东省菏泽市及周围的农村地区过年的一种仪式。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青年及成年人要几人一组去邻居和亲戚家中磕头。这段时间,家中正屋挂着家谱牌位的画卷,门前摆放供人磕头的席子。客人来时,首先站在祖谱前,拱手祭拜三次,再跪下磕头三次。然后给年长并且辈分大的人磕头三次。如果有儿童参与,并且与被磕头的人有非常亲密的亲戚关系的话,就要给儿童压岁钱。 磕头大体分两波,第一波在初一起早的时候,主要去邻居家。第二波在初一以后的几天,拜访其他亲戚时进行。 相关记载宋 洪迈 《夷坚支志·任道元》:“ 任 深悼前非,磕头谢罪。”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二折:“諕的我磕头也那礼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郑舍人 一见了 王部郎 ,连忙磕头下去。”《官场现形记》第二回:“ 赵温 便向他爷爷、爸爸磕头辞行。” 老舍 《黑白李》:“讲恋爱的时候要多吻,少磕头,要死追,别死跪着。” 磕头拜师是“封建闹剧”?某日举行的赵本山收徒仪式上,35个徒弟行大礼磕头拜师引发了一场争议,有网友称,“本山教主”的收徒仪式让人感到肉麻甚至恶心,也有人称其“很丑陋,很封建”。上海戏曲、曲艺界的一些圈内人士却有不同看法。 上海逸夫舞台经理钱莉莉说,在戏曲、曲艺界的传统拜师礼中,“磕头”是个标志性的仪式,有没有磕 过头往往成为有没有正式拜过某位老师的一个标志。戏曲、曲艺都是传统艺术门类,保持一点传统的礼节也没什么可以厚非的,只要不是强迫的就好。 上海著名笑星王汝刚等人认为,“拜师”是戏曲、曲艺艺术本身的特点造成的。戏曲、曲艺讲究的是“口传心授”,拜师是一件双赢的事,比如戏曲流派,都是依靠流派的传人来传承的,因为没有传人而导致流派失传的事时有发生。而对学生来讲,拜名师既可以在艺术上有所长进,也更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一些演员在跟老师学艺多年后依然要补上拜师仪式,这里面有“功利性”,但更多的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出于一种希望让老师的艺术有“传人”的想法。 磕头教育只会让教育抬不起头在给郑州未成年犯管教所捐赠《弟子规》时,32岁的某书画学校校长张森突然向台下学员连磕3个响头。 提到磕头,张森说这是他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是想震撼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知道自己尊重他们,是抱着很大诚意前来与他们交流的。从这点讲,张校长的教育方式只能算作另类教育方法了。磕头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礼节,到了现代文明社会,是否把磕头的教育方式传承下去,颇值得思考。 现代教育的法则更多的是心灵感化,即教育方式上体现在春风化雨、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样的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们大力倡导的教育工作者用心用脑而不是用膝盖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方法的人性化,也尊重了教育的个性化。例如对问题未成年人的教育,我们在人格上平等对待他们,又要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显然,仅凭着磕头的方式来教育未成年犯重新做人,不仅有悖现代教育的理念,而且也有些太天真了。 如果放大之,凡是学生出现问题,教师动辄用磕头来教育,不但令学生拥有更大的优越性,难以痛改前非,反而使教师处于低下的地位,谈何师生的平等与尊重?这样做只会使教育失去尊严,抬不起头。 磕头并不能体现出教育的智慧与发展,反而是种“迂”。这种“迂”是建立在不对称的人文精神上。从更深层意义上讲,教师磕头,能说是教育工作走进了误区,这种消极影响带给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人格的自责和扭曲,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因此,磕头教育还是远离校园为好! 给父母“磕头”好不好?大学生的“磕头作业”折射“教育幼稚病”郑州大学一学院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磕头”作业题,即给父母磕一个头 “磕头”就意味着感恩,能激发感恩之情?在古代,“磕头”是习惯性的礼节方式,环境使然。而今天没有了“磕头环境”。 这道作业难免犯了“教育幼稚病”。一则作业颇为“天真”,从传统文化中找到最常见的感恩父母的方式,然后就认为能体现“亲情”,能表达出“感恩”;二则没有经验,作业布置者、赞同者自己是否做过,笔者不清楚。不过,至少他们对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了解,对当今时代感恩内涵缺乏调查研究。拿形式化的东西当内容,断章取义地继续“传统文化”,这就是“教育幼稚病”。 “磕头”作业题确实抓住了“感恩缺乏”的时代性要害,可惜没有找出恰当的解决之道。如果硬要说这是继承传统文化,只能说是机械地继承,而非能动地弘扬。机械地继承,其危害不只是良好的初衷难以实现,而且容易危及传统文化的传播 磕头有何不可如今,在城市和一些开明的乡村,给长辈磕头拜年的风俗已经很少看到了;与此相反的是,一些年轻人为了讨恋人的欢心可以下跪,为了炒作可以下跪甚至裸奔,为了生存可以下跪乞讨,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可以把陌生的顾客“拖”到促销现场就作揖磕头叫“爸妈”……为什么给父母磕一个头却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我看,这并非放不下架子,恰恰就在于缺少感恩之心。 ——何勇海(市民) 给父母磕头,好!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马无欺母之心。感恩是起码的做人道德,不懂得感恩,就失去了爱父母的感情基础,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将来也不可能爱事业、爱国家。因此,“亲情寒假、感恩父母”的作业,实在是非做不可。虽然磕头让人觉得有点过时,其实,这不妨看作是一种矫枉过正,正是凭借这样一个古朴而郑重的形式,宣示日益淡薄的感恩传统的回归和倡导。 ——钱夙伟(职员) 不必拘泥于形式校方做法的瑕疵在于:不恰当地运用了一种不合时宜的感恩表达方式。如果学生选择了校方规定的其他表达方式,比如,为父母做一顿饭、谈一次心、敬一杯酒等;或是将自己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各项花费算个总账,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账,想一想父母的艰辛和奉献。效果也并不见得差。在笔者看来,让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并不拘泥于施磕头大礼。一个时代的人,有一个时代的人的表达感恩和实施感恩的具体方式。 ——李记(媒体从业者) 是种文化恋旧于丹解读《论语》中讲道:“孔子认为对父亲、母亲的孝最简单的表现就是每天出去和回家时给老人打声招呼,因为不在父母跟前,父母亲会牵挂你,孝敬父母也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让父母亲感受到。”圣人尚且如此,我们何必固执于磕头感恩的旧民俗? 毕竟时代在进步,思想在开放。无论从社会的构成和来自现代人的要求,“磕头感恩”都必将没落,是无人能够阻挡的。 ——吴向阳(职员) 校方倡议:学生给父母磕头拜年郑大旅游管理学院在学生中间发起一个“亲情寒假·感恩父母”活动,在发给同学们的活动通知上,有4个字引起争议——“磕一个头”。据了解,旅游管理学院组织的此次活动包括两种形式: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自己算一笔感恩账。 “磕一个头”属于以实际行动向父母感恩。在采访的20名该院大学生中,仅有一人表示“愿意向父母磕头拜年”。在旅游管理学院发起的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也可以选择为父母做一顿饭、谈一次心、敬一杯酒等内容;或是将自己一年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各项花费算个总账,再把父母一年的总收入算个账,想一想父母的艰辛和奉献。 学生观点:这种做法已经过时学生们认为,“磕头”是封建思想,早就应该摒弃。旅游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秦保立表示,他不会给父母磕头,他说:“磕头是几十年前时兴的方式,家里老一辈人经历过。现在时代变了,让长辈感到我有颗孝心就可以了,我认为平时多为他们做些事情,就是对他们的感恩。”大学生们认为,向父母磕头太过时了,磕头会让父母尴尬,磕头也磕不出什么亲情,还不如为父母分担些家务,或者做些其他事情来得实在。 大二的成建全是唯一表示接受这种形式的学生,因为他每年回家都向父母磕头拜年。他家在重庆的一个小镇,从小到大的每年春节,他看着父亲给爷爷奶奶磕头,也给外婆磕头。他自己也是从小磕到大,没觉得不适应。成建全说:“磕头也就是个形式,重要的是让长辈感受到自己有感恩的心。” 专家说法:磕头拜年不是封建迷信 学院书记:不磕头没关系,关键是感恩旅游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武东晓说:“为父母磕头只是感恩父母的一个活动形式,学生也可以不磕头,鞠躬也行。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武东晓认为,不能说磕头属于封建迷信,它是中华民族古老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并不是故意难为学生,而是想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民俗专家:没必要恢复这种传统礼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夏挽群说:“我认为没必要非得把这种传统恢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传统也有不同的理解。对父母表达自己的孝心是一种传统美德,但是方式可以自己选择。 当然,夏挽群还认为,磕头绝对不是落后的礼节,它是中国古代各种礼仪中,最尊重、最能表达崇拜之情的礼仪。 礼仪专家:磕头是感恩的最高礼节郑州大学礼仪专家薛建红说:“磕头是中华民族感恩的最高礼节。传统需要代代传承。”薛建红认为,有些特定的礼仪在特定节日出现,比如平常与同事见面,大家只是握手,到过年这一天就应该行抱拳礼了。 薛建红认为,磕头并不只属于春节,磕头下跪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不是为某个节日而磕。 对父母感恩非得磕头吗?磕头、跪拜等专制社会里的礼仪实质上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中国人并不陌生。实际上,磕头并不和感恩情绪的深浅简单对应,磕头、跪拜等繁文缛节,是封建纲常伦理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以漠视和牺牲个体的权利、尊严为代价,被动地服从家国一体化的等级社会。其背后的道德规范,早已被现代文明抛弃了。 在越来越文明进步的当今社会,在弘扬先进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仍有人将情感表达的神圣感、肃穆感寄托于彼立我伏、彼尊我匐的磕头上,着实让人感叹。这种违背现代文明的礼仪,将把本应是自然、淳朴、融洽、和谐的亲情关系导向何方?它究竟是倡导孝道,还是把孝道庸俗化? 感恩教育也需要“走形式”对于高校大力开展感恩教育,社会一向持赞赏态度。但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给学生所布置的“磕头作业”却引发了诸多质疑之声。 有一种担忧似乎很有道理——孝敬父母应该,但绝对不能让磕头这种包含着“臣服”意味的“腐朽礼仪”死灰复燃。然而,民俗中节日里的“磕头之礼”与“腐朽礼仪”是不能划上等号的,数千年传承下来的民俗,由于时代文化的浸染,早已脱离了“腐朽”的本意,给父母长辈磕头拜年,是尊敬的表现,与“臣服”无关。 还有人认为,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磕一千个头也毫无价值;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也没必要非得磕头。诚然如此,但换个角度看,如果学生有一颗感激父母辛勤养育、供养读书的心,春节里按照传统民俗,给父母磕一个头、鞠一个躬,又有何不可?事实上,在很多农村地区,即便是学校不布置“磕头作业”,学生给父母拜年磕头也不是稀罕事;而在城市,子女向父母鞠躬问声春节好,更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 感恩教育也需要“走形式”。检验学校感恩教育的成果,让课堂上、书本中的感恩教育在实践中提升效果,必须要依托某些形式来完成。在我看来,给学生布置一个“磕头作业”,与要求学生回家帮父母干家务一样,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让学校感恩教育付诸实践的形式。 文化价值颇像饺子2500多年前孔夫子说过一句话: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内容比形式更重要。有心才最重要。就像学生们说:“我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春节回家也会帮妈妈做家务,这比磕头实际多了。”两相比较,谁的做法更符合圣人的教导,更符合传统文化的精髓,似乎不言而喻。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还有专家说这磕头是民俗,民俗应该保留下来。这话听上去有道理,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尽管我们不太情愿,可文化符号的演进与变化,却从来没有因为人们的良好意愿而停止。比如我们背古诗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还有吗?现在换成对联了吧。屠苏是什么?您现在还知道吗?这都是民俗呀,现在都变了,影响我们做中国人了吗?你非要把对联再改回桃符?这多浪费木材,多不环保呀。 所以这文化的价值颇有点像咱们中国人吃的饺子。饺子不光是口感鲜美寓意吉祥,更重要的是它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均衡,他是既有科学又有文化,这才是它经久不衰、享誉中外的原因所在呀。这磕头、鞠躬,乃至其他,不正如三鲜馅与牛肉馅,只要味美营养,又为什么不能由人选择呢? 磕头式感恩:愚孝文化的程序裹尸布这道被某些教育工作者言之凿凿的“感恩”作业题,无疑是人们视野所及最标新立异、匪夷所思的一次校园行为动议。表面看来,它的决策驱动源直指亲情感恩、孝悌倡行等重要的人伦主旨,可由于其所圈定的情感和行为表达方式、手段的“复古”与不寻常,而必定引发仪礼乃至文化合理性层面的强烈质疑。事实上,此类行为动议已不是第一次高调呈现于公众视野。许多读者可能还记得,在2006年春节前夕,河南某民俗学者曾发布《保卫春节宣言》一文,其中明确宣示:“晚辈在春节向长辈磕头是不为过的,是虔诚的敬意表达”。同样是在中华文化历史重地的中州大地,“磕头”议题被一再论及,并迅速由个人宣示上升到了学子行为作业题(某种程度上的行为硬约束),其在大众世俗层面的生命力之顽强是令人惊异的。 稍谙传统历史文化的人都知道,以磕头、跪拜为代表的故旧行为符号实质上意味着什么,它绝不仅仅只是虔诚、敬意、感恩等情绪外溢化的肢体语言表达,更不可就此与虔诚、感恩情绪的深度、浓度、厚度简单对应论;这就如同,曾在历史上流布千载的三叩九拜“至尊大礼”,绝不必然意味至高至诚至贵的情感对应关系的存在一样。恰恰相反,以磕头、跪拜为代表的繁文缛节的源起与存在,只不过是很无奈、很不幸地充当了封建纲常伦理文化的仪礼婢女而已,它是以漠视和牺牲个体的人格、权利尊严,以被动服从家国一体化、父家长制的等级社会架构为代价的。甚至可以说,它所遵从的一些仪礼要义,早已如同形式极端、悖谬的庸孝、愚孝文化的程序裹尸布,被现代历史文明的进步与理性浪潮所坚决摒弃与埋葬了。 很难想象,距首先倡言废除见长辈磕头、跪拜等繁文缛节的康有为时代已一百多年,距明文昭示并彻底摒绝这些封建陈规陋习的民国也已近一个世纪的今天,仍有人将情感与道德的仪礼“神圣感”、程序感、肃穆感寄望于彼立我伏、彼尊我匐的磕头表达上,着实让人无语而叹。问题是,这种悖逆现代文明方向大潮的肢体尊卑主义、形式主义陷阱,将把本应自然、淳朴、融洽、和谐的血脉亲情关系导向何方?它究竟是践行孝悌还是将亲情孝道作片面性阐释,并将其“僵尸化”、愚化、庸俗化?面对一辈匍匐一辈、一代匍匐一代的磕头式感恩,在怪诞的程序主义“快感”中煎熬的长者,是否还需滑稽地呼应一句:“孩子,你跪安吧!” 喻意用来比喻奴颜婢膝、巴结奉承的嘴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