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考迪罗 |
释义 | 何为考迪罗“考迪罗”制是拉美(含美国以南的墨西哥、中美洲及南美洲地区)大多数国家在19世纪20年代独立后至20世纪前盛行的一种以暴力夺取政权、维持统治,代表地主(庄园主)利益的,对人民能够生杀予夺的独裁制度。 “考迪罗”是西班牙语Caudillo的音译。原意为“首领”,后指拉美夺取政权的军事独裁者及军队支持的独裁者。 “考迪罗”制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考迪罗最早产生于19世纪初期拉美独立暴动中,大多为推翻西班牙在拉美地区的殖民统治,争取独立作出贡献,独立后,虽然部分考迪罗在人民压力下作出一些改革,但由于其和大庄园主在经济及政治上的垄断密不可分,所以未触及大地产制度。在拉美各国相继独立后考迪罗逐渐取代宗主国成为拉丁美洲最反动的势力,是拉美经济发展的阻碍。 第一代考迪罗代表有:墨西哥的伊图尔维德-圣安纳(1794-1876);阿根廷的罗萨斯(1793-1877);智利的迭戈-波塔莱斯(1793-1837)巴拉圭的弗朗西亚(1766-1840) 第二代考迪罗多通过“选举”或政变上台,其代表有巴拉圭洛佩兹父子:卡洛斯-安东尼-洛佩兹(1792-1862);弗朗西斯科-索拉诺-洛佩兹(1827-1870),秘鲁的拉蒙-卡斯蒂利亚(1797-1867);阿根廷的胡斯托-何塞-德-乌尔基萨(1801-1870);智利的曼努埃尔-蒙特-托雷斯(1846-1922);委内瑞拉的古斯曼-布兰科(1829-1899) 产生原因一, 西班牙长期的殖民统治所造成的经济落后和强大的地方分离主义势力; 二,拉美各国家独立后,继续盛行的拉丁美洲大庄园制和大种植园制,土地高度集中,大地主为自身的利益而争权夺利; 三,代表保守势力的强大的教会的存在; 四,欧美列强势力的渗透和干涉等 性质特点“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国家特有的独裁制度,既不同于世袭的封建国王或大地主,又不同于英、美、法通过选举上台的总统和首相。 考迪罗大多通过所谓的“革命”或者“暴动”,实质为政变而上台,并未促成经济和政治的基本变革,并没有促动大土地制度(拉丁美洲大庄园制)。 考迪罗尽管都专制独裁,但都打着来自于欧美地区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旗号,一般都用“选举”、“宪法”、“议会(国会)”来掩盖、修饰和“包装”自己,与北美地区和总统制度也有某些相似之处,这是与历史上其他独裁者是不同的。 考迪罗统治的主要特点: 一,具有极大的私利性和贪婪性; 二,其统治手段都非常专制、残酷、血腥和恐怖; 三,政权一般不稳定,多则几月、几年,少则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