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抗俘 |
释义 | 是抗战中被日军俘虏的中国官兵,出自樊建川作者写的《抗俘》。 “抗俘”一词是樊建川提出的,唯有此词,能传达其形象,能意会其魂魄。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俘虏是低下、屈辱、怯懦、可怜的混合代名词。因为你是瓦全者,因为你既未成功,也未成仁。 抗战中战死疆场的百万将士享受烈士荣光。 抗战中负伤挂彩的百万将士享受壮士荣光。 抗战中被俘的将士呢?他们的总数目也应是在百万以上。他们慷慨从军出征了,他们上阵英勇与敌搏杀了,他们身不由已被日军俘虏了。这时,人们往往忽视或漠视他们。当时,许多部队甚至不愿统计他们,不愿上报本部被俘官兵数目。 抗俘身受三重痛苦:敌方的残暴杀戮和残酷折磨,我方的深重鄙视和入骨误解,已方的无休自责和无穷懊悔。三重苦难,一重沉于一重,如影相随,让抗俘生不如死,死沉深海。 抗俘为拯救国家坠入地狱,久久地隐入历史和时间的黑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