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康志成 |
释义 | 康志成,男,1938年生,辽宁电信公司沈阳分公司退休教师。康志成因病只能在轮椅上度日,他省吃俭用甘于清贫,一件羽绒服穿了20多年,却毅然捐出毕生积蓄400万元,在沈阳二中设立了“康老师基金”,用基金的利息收入奖励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学子完成学业。第一批有26名学生获奖。 概述康志成,沈阳一位70岁的老先生,辛勤劳动,简朴一生,把毕生积攒的400万元钱全部捐给沈阳二中,设立“康老师基金”,用于奖励优秀学子和贫困生。面对媒体,老人反复强调:请不要问我的名字,不要登我的照片。8月31日,在沈阳二中新学期开学典礼上,26名新生成为“康老师基金”的首批受益者,本报记者也有幸目睹了这位不愿露相的“神秘”长者。 捐出400万积蓄8月31日下午,二中新学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当校党委副书记陶华慧宣布,沈阳普通市民康先生向学校捐赠毕生积攒的全部400万元,设立“康老师基金”,并用400万元的利息收入奖励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二中学子完成学业时,台下学生的感叹声连成一片。 按照康先生和学校的约定,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康老师基金”都要对考入沈阳二中的前六名学生予以奖励,奖励金额从7000元到3万元不等;同时选出20名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新生予以资助,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从2011年起,二中高考成绩前三名的学生也将获得1万元至3万元的奖励基金。 “康老师基金”首批发放12.4万元,26名二中学子成为受益者。以742分的优异成绩从辽中县城镇第二初中考入二中的刘英玉获得了“康老师基金”3万元的奖励。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能以最高分考取二中是个惊喜,今天又获得了奖励更是喜上加喜。 一件羽绒服穿20年“康老师是谁啊?”“他是不是大富翁啊?”学生们议论着。其实,就在优秀学子登台领奖的同时,康老师已来到了二中,但他不愿在学生和媒体面前曝光,而是躲到了一间会议室里。 经多方打听,记者从校方了解到康先生的感人故事。康先生1938年出生,退休前曾是工程师,作为知识分子,他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早在一年多前,他就打算把毕生400万元积蓄捐给沈阳最好的高中。反复权衡比较后,康先生最终选择了名校沈阳二中。之后他委托律师与二中签订了协议,并经过了公证部门的公证。 不知情的人或许以为康先生是位大款,实则不然,400万元积蓄是他靠智慧辛勤劳动赚来的,也是他省吃俭用挤出来的。多次和康先生打过交道的陶华慧副书记介绍说,康先生住在几十年前的两室一厅里,室内家具、电器都是过时的;平时很少买新衣服,一件羽绒服穿了20多年;吃的更是简单,每年冬季都要储存100多公斤大白菜。康先生患有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他出门从不打车,上医院也是自己开电动三轮车。 甘当助学幕后英雄开学典礼后,在学校会议室里,记者偶遇坐在轮椅上的康先生。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气色很好,声音爽朗。康先生穿的一件浅粉色衬衫很“扎眼”,引起了记者注意。面料是的确良的,上世纪70年代曾经很流行,如今市面上已见不到了。他告诉记者,捐款设立助学基金只是为了激励孩子们更好地成才,“学生们多几个考取清华、北大的,我就满足了!”康先生不让记者给他拍照,他反复说自己不需要任何宣传,更不要回报。 陶华慧副书记说,康先生的义举令二中师生非常感动,对大家也是激励和促进,只有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才是对康先生的最好回报。 财产纠纷2009年5月,康老师捐款400万元给二中的事件被媒体报道后,一名叫蔺琳的保姆慕名前来,对康老师极其崇拜与爱慕,两人相识4个月后于2009年9月结婚,康老师从股市抽取了105万人民币交予蔺琳,买了一处新房,房产证上却被蔺琳登记了自己的名字。婚后不久蔺琳提出自己也想炒股,先后从康老师处借得人民币将近200万,此后再借康老师不允,蔺琳提出离婚。康老师因承诺捐款400万元于‘康老师基金’,此时却无积蓄,固康老师向法院提交诉讼,请求法院重新划分与蔺琳的共同财产105万的财产以及160万的赠予。康老师现在的想法是要回这些钱,立即捐给二中,此诉讼法院正在鉴定当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