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康熙大帝
释义

清圣祖康熙皇帝

基本资料

姓名:爱新觉罗·玄烨

庙号:清圣祖

年号:康熙

父亲:爱新觉罗·福临

排行:第三子

生母:孝康章皇后

子女:35子,20女

生地:紫禁城景仁宫

属相:马

生时:顺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日(5月4日)

崩时: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十三(12月21日)

享年:68岁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陵寝:景陵

嗣帝:胤禛生平介绍

生于忧患,早承大统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巳时(10时左右),于北京紫禁城的景仁宫诞生。他身上有满洲、蒙古和汉人的三种血缘。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帝的童年,竟遭遇了诸多的不幸。

玄烨两三岁时就到宫外避痘,四五岁时出天花,没有特效药,发烧,疼痛,烦躁,恐惧,全靠他自身的抵抗能力,和保姆、太监的精心照料,才九死一生,躲过一劫。幼小的年纪,面临生死的磨难。这场病灾,还使玄烨脸上留下麻子,对于康熙帝来说,这是一种终身的生理遗憾,也是一种终身的心灵痛苦。

玄烨童年还一直受到皇父忽视。从2岁到7岁的6年间,他的皇父顺治帝上演了与董鄂氏的爱情悲喜剧,在玄烨成长的6年里,皇父根本无心、也无暇顾及他,没有给予足够的关爱与教育。

不幸接踵而至,八岁时玄烨痛失皇父。此前玄烨虽然被皇父冷落,但毕竟是有皇父的庇护。但他8岁(7周岁)的时候,年仅24岁的皇父竟然与世长辞。玄烨在乾清宫给皇父守灵、默哀、祭拜、哭号。这给幼小的玄烨,造成巨大的心灵打击和精神创伤。

十岁时玄烨又痛丧母亲。玄烨继位的第二年,生母佟氏就病死了,这时康熙帝才10岁(9周岁)。佟氏去世后,玄烨昼夜守灵, 擗踊哀号,水浆不御,哭无停声 (《清圣祖实录》卷八),宫廷近侍,皇室近亲,耳闻目睹,无不感动。 一个年龄才9周岁的孩子,两年之间,父母双亡,形影相吊,实在可怜,应当说是人生幼年之最大不幸。

但是,玄烨在不幸面前,没有怯馁、退缩、消沉、颓废;而是变不幸为有幸,勤奋学习,磨炼意志,培养了自信、自立、自强、自励的精神,成为康熙帝成长中的宝贵动力。

皇帝有才,能文能武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的、为数不多的封建政治家,还是多才多艺的学者。钱宗范在《康熙》中说:“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他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他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

康熙的汉文水平很高,中国历史知识丰富。“城高千仞卫山川,虎踞龙盘王气全。车马往来云雾里,民生休憩在当前。”他的这首《登高诗》被誉为帝王诗。康熙六巡江南题词很多,如为济南趵突泉题“激湍”、“源清流洁”,为珍珠泉题“清漪”、“润物”,为镇江金山龙禅寺题“江天一览”,为济南省城书院题“学宗洙泗”,为钱塘江龙王庙题“恬波利济”,为陆秀夫祠堂题“忠节不磨”,为米芾海狱庵题“宝晋遗踪”。题词充分表明康熙高深的汉文水平和丰富的中国历史知识,题词的书法也很好。康熙善学。宣城梅觳成、泰州陈厚耀入值南书房,康熙教过他们算学。

康熙崇儒尚佛。自幼就对儒家学说充满浓厚兴趣,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他在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序》中,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康熙帝的这一态度为清朝内部持续数十年的文化纷争(也是治国方略的纷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康熙也受到佛家思想的影响。每当天下发生灾祸,康熙常常视为对当政者的警示。比如康熙十八年发生地震,康熙下诏说:“朕躬不德,政治未协,致兹地震示警”。因此要求臣下自省,廉洁。康熙二十六年,天下大旱。康熙下诏说,这都是由于自己缺少凉德“不能上格天心”而造成的。

康熙善射。他晚年对近御侍卫说:“我自幼至老,用鸟枪弓箭射死老虎135只,熊20只,豹25只,猞狲10只,麋鹿14只,狼132只,吹哨引来而射死的鹿几百只。射获其余野兽不计其数。曾一天之内分秒不停射兔318只,平均每4分钟就能射死一只兔子。”

康熙有丰富的水利知识。他六巡江南视察河工,对每项水利工程都能作出具体指示。他最后一次南巡(康熙四十六年一至三月)是亲自考察泗州西溜淮套是否可以开河才去的。经过实地考察,他正确地予以否决。

铲除鳌拜,集中帝权

康熙即位之时,清朝处于虽然建立,但国家正百废待兴的局面。而康熙虽然当了皇帝,但因为年幼,国家大事的决断基本掌握在四位辅政大臣手中。这四位辅政大臣,索尼居首位,总掌启奏批红等大权,但年老力衰。排在第二位的苏克萨哈富有才干,但与鳌拜不和。其后的遏必隆则为人圆滑,不与人争锋。对权力最有野心的是鳌拜。此时兵部左侍郎密助年幼的圣祖康熙主政于朝,逮捕鳌拜;力赞提督施琅请设官镇守议,出师于台。庚戌以协助圣祖统兵征剿获胜、平定‘三藩’克振军威有功,九年八月遂赞襄机务协助国朝举贤才振纲目、定国是正人心,劳绩茂著,深受圣祖玄烨倚重。为了在索尼退下之后掌控朝政,鳌拜一方面拉拢遏必隆,一方面借圈地事件打击苏克萨哈。在处理朝政时,鳌拜十分专横,根本不将康熙帝放在眼中。

康熙以退为进,在祖母的支持和帮助下,一方面避免与发生正面冲突,一方面韬光养晦,专心学习治世本领,并寻找适当时机剪除鳌拜。

1667年6月,索尼去世。十二岁的康熙决心废除四大臣辅政体制,实行亲政。7月,实行亲政大典。不过,康熙虽然亲政,但原有辅政体制却未能发生变化。为了使康熙能够及早亲政,并迫使遏必隆和鳌拜也交出权力,苏克萨哈在康熙亲政第六天上书请求退隐。在康熙尚未做出反应之际,鳌拜罗织了24条罪状陷害苏克萨哈,并强迫康熙将其处死。清除了苏克萨哈后,鳌拜更加肆无忌惮,朝廷所有政事,均由其决断;对于康熙帝的有些诏令,他也敢公开抗旨。这些使康熙意识到该是剪除鳌拜的时候了。康熙考虑到鳌拜亲信党羽遍布朝野,所以决定设计将其铲除。

康熙一方面在表面上麻痹鳌拜,一方面选择一群身强力壮的少年练习扑击之术。1669年5月,康熙决定采取行动。他首先将鳌拜的党羽以各种名义派出,削弱鳌拜的势力,然后派人将鳌拜召入宫中擒获。鳌拜的党羽在此之后也被一一擒拿。

他下诏说:“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贯没拘禁。” 也就是说,鳌拜因立过许多战功,所以免于一死而终身监禁。对于其党羽也给予了不同的处罚。同时恢复了苏克萨哈的职位。这种措施稳定了满清的朝局。康熙剪除鳌拜后,废除了辅政体制,收回了朱批大权。自此才真正开始了亲政。

加强皇权,制度完善

明朝朱元璋时废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但皇帝工作压力也变大,后来又设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朝政,明朝后期皇帝大多怠政,内阁权力膨胀,俨然又成宰相,清承明制,仍不设宰相,康熙帝勤于政务,每天举行“御门听政”,内阁权力受到限制,康熙又设南书房取代原来的议政王会议,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他表示“天下大权当统于一”(《清圣祖实录》卷275,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辛未),“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清圣祖实录》卷284,康熙五十八年四月辛亥)。为此,他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限制满洲贵族的权力,如剥夺各旗王公干预旗务的权力,破除“军功勋旧诸王”统兵征伐的传统,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政治影响等。另一方面,康熙将用人之权、奖惩之权亲自控制,不许大臣干预;并设立密奏制度,以广泛体察下情。这种统治方式为被雍正、乾隆二帝继承和发展,并为清朝其他皇帝沿用。

康熙帝在加强皇权的同时,也着手完善满清官僚政治制度。有两个现象值得特别注意:一是康熙九年八月将内三院改为内阁,从此内阁作为满清法定中央政府、作为官僚政治的重要象征,其地位稳定下来并一直存在到清末;二是康熙二十三年开始纂修《大清会典》。这是清代第一部重要的政典。《大清会典》于康熙二十九年完成,共162卷。从此,清朝官僚政治的运行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初步实现了政治运作的规范化。

经济发展,百姓富足

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他仁爱的一面。其一,是废止“圈田令”,即废止满清贵族圈近京州县田地的特权,将土地让与百姓耕种;康熙在诏书上说:“自后圈占民间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给还民间”,其二,延长垦荒的免税时间。清初规定垦荒三年内免税,以后改为六年;康熙十二年重申新垦荒田十年后征税。这一政策刺激了农民垦荒的积极性,使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其三,实行更名地政策。对于农民耕种的原先属于明朝宗室的土地,康熙下诏农民可以不必支付田价,照常耕种。“原种之人,令其耕种”,永为世业,号为“更名田”。这些农民成为自耕农。这一政策将直隶、山东、山西、湖广、陕西、甘肃等地废藩田改为民地,自耕农大量出现。其四,改革赋役制度。1646年(顺治三年),清廷以明万历时旧籍为准,着手编纂《赋役全书》,到1657年(顺治十四年)完成。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至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删除全书上的田赋尾数,重新编成《简明赋役全书》。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的私征滥派和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在催征办法上也不断改变,如从发给花户“由单”到“串票”(二、三、四联等串票),再到“滚单”等。

此外,康熙还重视兴修水利,大力修治黄河,终将“淮黄故道,次第修复”,暂时缓和了黄河中下游和沿淮各地多年水患的威胁,保证了百姓的耕种。

维护统一,捍卫主权

平定三藩

所谓“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自清初以来,他们各霸一方,形成几股割据势力。“三藩”都拥有大量武装。特别是吴三桂,“功最高,兵最强”,积极储将帅,习武备,使“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他们仗着自己日益壮大的力量,飞扬跋扈,不听约束,给满清以很大威胁。而且所耗军费巨大。

1673年三月,以尚可喜请求归老辽东,但请求留其子之信继续镇守广东为引线,引发了是否撤藩的激烈争论。最后康熙帝认为“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国家利”,决定下令“撤藩”。

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发动叛乱,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煽诱鼓动。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叛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叛。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陷落,一时局面相当严重。随后,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变乱扩大到广东、江西和陕西、甘肃等省。

叛乱消息传到北京后,年轻的康熙帝对“三藩”之乱采取了坚决打击的措施。康熙帝对三藩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他下令停撤耿、尚二藩,把主要矛头对准吴三桂。康熙意识到,部队军纪败坏,八旗兵攻破城池后,残害百姓,掳掠妇女,这样下去,部队将失去民心。于是,康熙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

1676年(康熙十五年)十月,福建耿精忠在清军进攻下,被迫投降。广东的尚之信也于1677年投降。闽、粤以及江西都先后平复。1678年八月,吴三桂死,其部将迎立其孙吴世璠继位,退居云贵。此后,清军先后收复湖南、广西和四川。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云贵悉平。

收复台湾

从康熙元年(1662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廷对郑氏,以抚为主,双方先后有12次谈判。康熙初年,朝廷派出官员同郑经代表会谈,谋求统一。但郑经提出:照朝鲜例,不剃发(江日升《台湾外纪》卷六)。清廷见谈判不成,便于康熙二年(1663年)发动军事攻势,攻占金门、厦门。郑经往铜山。康熙三年(1664年),清军攻铜山。郑经不敌,退到台湾。清廷命施琅率军进攻台湾,因遇台风,无功而返。

康熙八年(1669年)六月派刑部尚书明珠前往福建泉州议抚,在分管兵部的东阁大学士(宰相)潘湖叟黄锡衮的支持下,施琅(乃分管兵部的内阁大臣潘湖叟黄锡衮的妹夫)的真知灼见打动了康熙和朝中大臣,清廷终于决定收复台湾。并派员持皇帝诏书到台湾,同郑经谈判,郑经不接诏书,只派官员谈判。清朝要求郑经:剃发归命,自当藩封,永为柱石。郑经仍坚持以前主张。明珠见郑经没有诚意,中止谈判,回到北京。

三藩之乱期间,郑经支持福建的耿精忠叛清,并趁乱进攻大陆。清朝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沿海居民迁徙,寸板不许下海。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限制并打击了郑经集团,但是同样不利于大陆沿海居民。

在三藩刚刚平定不久,割据台湾的郑氏家族发生内乱。起因是1662年郑成功病逝后,其子郑经立。1681年,郑经死后,其部将冯锡范等杀死了郑氏的继承人,改立郑经次子克塽继承延平王位。郑克塽年幼,成为冯锡范的傀儡。康熙在此情况下,决心为了国家统一收复台湾。1681年七月,康熙下诏“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与将军总督等统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1683年7月8日)施琅率兵两万余人,乘战船二百余艘出征。郑克塽则派勇敢善战的刘国轩守澎湖,所率兵将战船与施琅相当。两军展开激战,历时七昼夜。施琅右眼负伤,游击兰理中炮“腹破肠流出,为掬而纳诸腹,持匹练缚其创。理呼杀贼,麾兵进”(《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一·兰理传)。澎湖大战,郑军大败。清军击沉敌船159艘,郑军死伤12000人,浮尸遍海,刘国轩仅率31艘船逃回台湾。

澎湖战败,郑克塽等极为恐慌。施琅进行政治争取工作,对被俘的台湾兵将,优礼相待,赏给银米。800名伤残者医治之后,释放回台,令他们宣示招抚之意,台湾民众“莫不解体归心,唯恐王师之不早来”(阮锡《海上见闻录》)。郑氏已无抵抗能力,于7月27日向清军奉表纳降,呈交延平王金印和户口土地册籍。康熙接受投降,优待郑氏,称:“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全行赦免。仍从优叙录。”(《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一)。郑氏人众俱得妥善安置。台湾遂告统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始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并在台湾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二千。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更加密切。

抵抗沙俄侵略沙皇俄国本是一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但是自明朝万历十年(1582年),沙俄的哥萨克骑兵开始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了亚洲地区。五年后,他们建立了一座叫做“托博尔斯克”的城堡。成为了沙皇俄国在西伯利亚的扩张基地。

明崇祯十六年,当明朝与皇太极统帅的八旗军队,在山海关外激战的时候,沙皇俄国的一直带有侦察小股部队,首次进入了黑龙江流域。顺治六年(1650年),沙皇俄国派出了一支70人的部队,占领了清朝的雅克萨城。八年后,沙皇俄国的军队更是进一步占领了清朝设防空虚的尼布楚城。沙皇多次遣使来华,要求建立外交和通商关系,但因俄国侵占中国领土等问题而遭到清政府拒绝。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康熙帝派官到雅克萨,与俄方交涉,但无结果。于是,康熙帝一面继续运用外交谈判手段,一面进行军事反击准备。

经过充分的准备,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四月二十八日,康熙帝派都统彭春、副都统郎坦、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建义侯林兴珠等,统领满、蒙、汉、达斡尔人组成的军队2000余人,分为水陆两军向雅克萨城进发。在当地各族部民的帮助下收复了雅克萨,但清军没有派兵驻守,仅毁城堡后,便回军黑龙江城。

俄军撤到尼布楚后,派人前来侦察,得知清军撤走。同年六月,托尔布津带领700余人,携带大炮和弹药,重新侵踞雅克萨,并重建被毁的雅克萨城,城上架炮,城外挖壕,壕外竖栅,直到江边。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二十八日,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率军2000余人,分水陆两路,进军雅克萨城,再次发动自卫反击战,并取得胜利。

当时还很贫弱的俄国一时无力在东方大规模用兵,遂希望议和,康熙接受了俄国的议和请求。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五月,康熙帝派遣索额图前往外蒙古与沙俄谈判,沙俄暗中驱使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因溃卒弥漫山谷,使团无法行进。经奏准,使团回京,并告俄方。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索额图再次前往尼布楚,俄国则派出以戈洛文为首的使团,经过激烈谈判,索额图按照康熙帝旨意,做出一定让步,双方于七月二十四日(9月7日),签订《尼布楚条约》,根据条约,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直达于海的外兴安岭为中俄边界,外兴安岭和乌第河之间土地的归属另行议定;此外雅克萨地方俄人所建城堡须尽行拆毁;以后双方不得收纳对方逃亡人口,拿获后即遣返;双方进行贸易互市;两国永敦邦谊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同外国签订的平等条约,表明康熙帝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

此后,俄国多次派遣使节和商队来到北京,清政府还在北京建立了俄罗斯馆供俄人居住。中国东北边疆得到170余年的安定。

三征准噶尔

清初,西北方居住的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漠北喀尔喀蒙古内部又分为扎萨克图、土谢图、车臣等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又分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清军入关之前,漠南蒙古就已归附清朝,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各部,也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厄鲁特蒙古的准噶尔部,从17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强盛起来。特别到噶尔丹为汗时期,势力更加强大。他不仅统治了厄鲁特四部,而且占领了天山南路各回城,势力达到青海、西藏地区。为了实现割据一方的野心,噶尔丹与正在对外扩张的沙俄勾结起来,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春率三万劲旅东进,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突然进攻。噶尔丹这次发动东侵喀尔喀的战争,正是受到沙俄暗中驱使的,以此干扰中俄尼布楚谈判,直接影响边界画定,让清廷改变态度,损失不少领土。在清政府的帮助下,噶尔丹暂时退兵。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自科布多起兵,向内蒙古大举进攻,于六月直抵距京师350公里的乌兰布通。康熙帝了解噶尔丹无意和解,便决定亲征,虽然康熙因染病而回銮,但康熙帝之前部署严密,准备充分,清军战术得当,取得了乌兰布通之战的胜利,但福全误中敌计,坐失战机,没有达到全歼的目的。噶尔丹逃跑,康熙帝决定再次亲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在昭莫多击败噶尔丹,噶尔丹丢弃佛像、经卷,仅率二十余骑逃脱。噶尔丹精锐丧失殆尽,成为大漠游魂。但噶尔丹不甘心失败,继续制造麻烦,于是有康熙帝第三次亲征。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亲征到达克鲁伦河北岸的托诺山。噶尔丹在众叛亲离下死于逃亡途中。康熙帝闻报噶尔丹兵败身死,即不战班师回京。

噶尔丹叛乱被粉碎以后,喀尔喀蒙古各部又回到了原来的居住地。清政府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率兵驻守科布多和乌苏雅台等重镇,加强了对喀尔喀蒙古地区的管理和统治。

进兵安藏 噶尔丹死后,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成为准噶尔部的统治者。随着他的统治地位的巩固和地盘的不断扩大,又滋长了分裂割据的野心。策妄阿拉布坦在沙俄支持下,派兵侵入西藏,在西藏大行屠杀,抢劫财物,毁坏非黄教寺院五百多所。

清廷接到奏报后,于康熙帝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派侍卫色楞统率大军入藏,征剿准噶尔部。准噶尔兵佯败佯退,诱其深入;色楞有勇无谋,轻敌冒进,不知敌情,不适气候,遭遇伏兵,突围不成,相持月余,弹尽粮绝,于九月中全军覆没,色楞等阵亡。这次因轻敌而失败,为清军再次进藏,提供教训。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正月,康熙帝不顾一些人的反对,毅然决定:派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统率三路兵马,动员号称三十六万之众,进军青海,指向西藏,希望一举解决西藏问题。清军兵锋强盛,准噶尔军势大衰,加上藏人对准部残虐的不满,策妄阿拉布坦所遣将领策零敦多布等力竭势穷,仅余数百人,狼狈逃回伊犁。

拉萨僧俗欢迎清军的到来,“男女老幼,襁负来迎。见我大兵,群拥环绕,鼓奏各种乐器 ”(《清圣祖实录》卷二九一)。此后,清政府分兵驻藏,并任命康济鼐和颇罗鼐二人分理前后藏事务。

文化昌盛,礼教复兴

一、笼络汉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时代,读书的人很少,但他们有知识有文化,能说会道,在群众中很有影响。统治阶级管理全国,必须依靠他们。

清朝是少数民族之一的满族的贵族建立起来的。满族知识分子很少,统治者要想管理好泱泱大中国,不依靠广大的汉人知识分子绝对不行。然而,清廷入关后,虽然随着其军事斗争的节节胜利,抗清斗争逐步被镇压下去,汉族知识分子纷纷向清朝靠拢,但仍有相当一批汉族知识分子对清朝持反抗或不合作态度。长此以往,清朝将很难长期保持其统治。顺治朝已经对汉人知识分子进行笼络,康熙帝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的手段主要是抓住汉人知识分子的心理,通过多种手法,冲淡汉人知识分子对清王朝的仇恨心理,使汉人知识分子增强对清朝的好感。具体来说有如下六个方面:

1、祭祀历代帝王。明洪武六年,礼臣请专祀历代帝王中的16位创业之主。顺治二年增祀辽太祖、金太宗、世宗、元太祖、世祖、明太祖,共22位。康熙六十一年,康熙下令,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全部入祀。崇祯帝虽是亡国之君,但没有过失,也应入祀。入祀国君激增到143位。

2、康熙十六年至四十六年康熙六次南巡。六巡期间给大禹、季札(春秋时吴国人)、董仲舒、焦先(三国时魏人)、周敦颐、范仲淹、欧阳修、胡安国(北宋人)、米芾、宗泽、陆秀夫等历代很有影响的汉族贤人题词写匾,颂扬他们。此外他还祭奠大禹陵、明孝陵,祭祀孔庙,唤起汉人知识分子对清朝的好感。

3、利用教育机构和科举对学生和举子灌输程朱理学。令国子监讲程朱理学并刊行宣扬理学的《理性大全》,童试规定要默写充满封建思想的《圣谕广训》,以理学控制汉人知识分子思想。

4、以选官为诱饵。科举考试是选官途径。康熙帝除按惯例举行科举考试外,还在康熙十八年(1679)例外举行由外官推荐举子的博学鸿词科考试。举子多数是隐没于山林的明代遗民,其中一些讲民族气节的汉人知识分子如顾炎武、黄宗羲、魏禧等坚决不参加。傅山不去,被抬到京郊还是不愿进城考试。只143名应试。试题一赋一诗,取中50人为翰林官,其中有名的有朱彝尊、汪琬、汤斌、毛奇龄等。康熙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康熙帝南巡杭州,又例外召试士子。中选者赐白金,赴京录用。

5、修《明史》。修《明史》始于顺治朝,其目的是安慰明朝遗民。该书雍正续修,乾隆朝完成。修《明史》过程也是吸纳汉人知识分子的过程。例如万斯同,初不参加科举,不参与《明史》修撰。但康熙十八年(1679)应徐元文聘请,还是参加了,只是不署衔,不支俸。

6、宴请。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帝于畅春园举行千叟宴,邀请年逾65岁的老人参加,不论满汉,即兴赋诗,给人以满汉融洽和乐的印象。康熙强调兴礼教。他在康熙十八年下诏说:“盛治之世,余一余三。盖仓廪足而礼教兴,水旱乃可无虞。比闻小民不知积蓄,一逢歉岁,率致流移。夫兴俭化民,食时用礼,惟良有司是赖。”

二、编修文化典籍

在康熙倡导之下,编成了收字四万七千多的《康熙字典》以及一百八十卷的《大清会典》,一百零六卷的《佩文韵府》,一百二十卷的《历代题画诗类》,九百卷的《全唐诗》,还策划了一万卷的《古今图书集成》,到雍正时期完成。但是,康熙帝在加强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专政。著名的有《明史》案、《南山集》案。因为他开了个坏头,雍正和乾隆二帝都跟着干了,杀害了很多抗清人士,毁了不少图书。

三、兴建皇家园林

康熙先后兴建畅春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等,乾隆又大兴“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圆、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和圆明园等,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推向高峰。

对内安抚,民族团结

在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上,康熙帝以抚慰为主,加强了边疆少数民族对满清的向心力。比如土尔扈特蒙古虽然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但仍心向中央政府,多次派人奉表入贡。

在西藏问题上,清军平定西藏的动乱后,还护送被认为是真达赖的噶桑嘉措,从青海入藏坐床;满汉大臣、蒙古各部首领、西藏黄教上层喇嘛、贵族,齐集布达拉宫,为六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举行隆重的坐床典礼。这也解决了达赖化身转世承袭的问题。

立废太子,悲苦而死

康熙帝在他青壮年时期确是很有作为,为清王朝的巩固和国家的繁荣宵衣旰食,功勋卓著,不愧为封建时代的伟大帝王。但到晚年,由于众多的皇子争夺帝位,把他搞得心力交瘁。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十三日,只有22岁的康熙帝亲临太和殿,参照汉族的“嫡长制”,册立刚满周岁的嫡长子胤礽为皇太子。康熙帝特别关心皇太子的成长,比对众皇子的教育倾注了更多的心血。皇太子天资聪颖,学业进步很快,而且身体健壮,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康熙帝非常喜爱。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三次亲征噶尔丹,先后有十多个月的时间不在京城,他命22岁的皇太子胤礽坐镇京师处理朝政。皇太子不负众望,令康熙帝也很满意,从此对皇太子充分信任,寄予莫大希望。

这时,康熙帝自己进入中年,皇子们逐渐长大成人。太子与索额图结成一党,威胁到了皇权。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帝分别册封成年诸皇子,相对削弱了皇太子的力量。同时,诸皇子及其党羽共同盯住并打击皇太子及皇太子党。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康熙帝以索额图“议论国事,结党妄行”之罪,令宗人府将其拘禁,不久死于幽所。又命逮捕其诸子,交索额图弟弟心裕、法保拘禁。康熙帝严惩索额图,打击并削弱外戚势力,给皇太子敲警钟。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十一日,康熙帝巡幸塞外,命皇太子、皇长子、皇十三子、皇十四子、皇十五子、皇十六子、皇十七子、皇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

第一件事:胤褆等皇子向康熙帝报告了许多皇太子的不良表现。这些报告,有些是不实之词,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

第二件事:7岁的皇十八子胤衸患了急性病,康熙帝十分焦虑,皇太子却无动于衷。康熙帝一方面疼爱年幼的皇十八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帝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到行宫给皇父请安,看到天颜消瘦,竟没有忧戚之意,也没有良言宽慰。康熙帝认为皇太子冷漠无情,缺乏仁义之心。所以在胤衸病死的当天,康熙帝就下令拘执胤礽。

第三件事:在返京途中,康熙帝发现皇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便立即怀疑皇太子可能要“弑逆”。于是康熙帝下决心立即废掉皇太子。

皇太子从康熙十四年(1675年)初立,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初废,长达33年之久。这时康熙帝55岁,皇太子35岁。为了培养皇太子,康熙帝可谓费尽苦心。废皇太子一事使康熙帝心力交瘁。这时,康熙帝已经进入老年,而接班人却变得更加渺茫。

储位空缺,诸子纷争愈演愈烈,使康熙帝认识到有必要把这个缺位补上,以堵塞诸子争储之路。鉴于朝中保奏皇八子的势力大、呼声高,康熙帝考虑唯有用嫡长子抵制一途可行。所以,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九日,以复立皇太子胤礽 ,遣官告祭天地、宗庙、社稷。次日,康熙帝分别册封诸皇子,试图以此促进皇太子与诸皇子以及诸子之间的团结。

然而,皇太子复立,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皇帝与太子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帝决定再废皇太子。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三十日,康熙帝巡视塞外回京当天,即向诸皇子宣布再废皇太子。康熙帝第二次废黜皇太子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痛苦。因为他发现,立皇太子就难免有矛盾;不立皇太子可能更好。

康熙帝因其诸子皇位继承纠葛,大伤元气,郁结成疾,病情日重,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抱憾而死。

康熙晚年被立废太子的风波搞得心力交瘁,加上他晚年得了中风,半身不遂,精力不济,内政外交渐废,吏治逐渐败坏。清初除征地丁粮外,对火耗不加禁止。有人认为放纵征收火耗容易助长官员的贪欲,应当取消,但康熙帝认为官员薪俸薄,容忍了这种做法。他说:“诸臣为秀才,皆徒步布素,一朝得位,便高轩驷马,八驺拥护,皆何所来赀,可细究乎?”结果助长了腐败,导致康熙末年亏空巨大。康熙五十八年(1719)国库储备47368645两,康熙帝死的那年(1722),国库仅有银八百万两。

康熙功绩,千古一帝

康熙一生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概括说来,共有八点:

第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

第二,统一台湾,开府设县

第三,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第四,亲征朔漠,善治蒙古

第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

第六,移天缩地,兴建园林

第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第八,吸纳西学,学习科技

中国历史上堪称千古一帝者:前有唐太宗,后有康熙帝!

六大缺憾

康熙帝既有功绩,也有缺憾。康熙帝的缺失,可以列出很多。如台湾内附后开放海禁,但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突然宣布商贾"南洋不许行走",此一决策,大有失误。又如晚年禁止天主教传布,则切断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联系。再如禁止采矿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也使手工业材料发生缺乏,对社会经济发展不利。另如限制新武器的试验、制造、配置,影响军力的强盛等。但归纳来说,主要在五项制度方面有缺失。

清朝开国“二祖一宗”就是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世祖福临(还有多尔衮),他们在建国时、在入主中原后,于制度的设计,存在严重缺失。康熙帝在位时间久、皇权威望高,他应当、也可能对其弊端做出重大改革。康熙朝虽遇到新问题,但他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缺乏原始创新,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他的长处主要是解决传统的问题,比如勤政、治河、农桑、尊儒,善于在前人走过的道路上再前进一步,或者恢复起来,或者更加完善。他没有对自己遇到的各种新问题作一个整体的认识,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回应。最后清朝灭亡正是下述新问题交织的结果。

一、八旗制度没有彻底改革。八旗制度在打天下时起过积极作用,但对治天下呢?这就表现出清朝"二祖一宗"(还有多尔衮)在八旗制度的设计上有严重的缺失。当时只考虑到旗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而埋下隐患。

二、皇位继承没有建立章法。清朝的皇位继承,没有采取明朝的"嫡长制"。清太祖、太宗朝是"贵族公推制"。顺治朝是"皇帝遗命制"。康熙帝则采取"立皇太子制"。他将二岁的胤礽册立为皇太子,作为皇位的接班人。事与愿违,康熙帝两立两废皇太子,闹得朝廷纷争,个人健康受损。英国在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发生"光荣革命",走向君主与议会共同统治的历史。清朝却在"家天下"的圈子里转悠。其结果,雍正帝实行"秘密立储制",慈禧太后实行"懿旨确定制",路子越走越窄,最后走向灭亡。

三、吸纳西学没有进行推广。康熙帝当时的主要社会矛盾,不是东西问题,而是满汉问题。他是中国历史上既了解西方科学文化,又精通中华传统文化的唯一的封建君主。他学习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音律学、医药学、解剖学、测绘学等。还建立蒙养斋,被西方称为 "皇家科学院"。但康熙帝仅仅局限在个人兴趣、个别皇子、个别官员的研修,没有成为政府行为,也没有形成国策。

四、人口发展没有长远之见。清承明制,丁纳银,地交赋,丁银与地赋分征。康熙朝的人口,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开始较快地增长。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规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清圣祖实录》卷二四九)这个规定的积极意义是,减免新生人丁的"人头税"。他的儿子雍正帝又规定"摊丁入地",从此免除了"人头税"。这项政策的正面影响是,免除丁银,减轻人身依附,促进人员流动;负面影响是,刺激人口,过快增长,乾隆时达到三亿,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全国人口达到405 923 174人。人口猛增,解决的一个方法是奖励垦荒,而大量垦荒又破坏生态平衡。一项重大政策的制定,要考虑长远的后果。这点康熙帝当时是不能认识到的,只是后人回顾历史,从中取得一点教训。

五、文化差异没有根本弥合。康熙帝为了解决满汉之间的文化冲突,采取许多措施,做了很多事情。弱化议政王大臣的权力,就是削弱满洲贵族权力的一个措施。康熙朝有过两起文字狱,皆因民族问题而起。清朝最后还是于民族问题、特别是八旗群体特殊化、尤其是八旗贵族掌控朝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孙中山"驱除鞑虏"的纲领,虽然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却反映了埋在汉人心中的积怨。清朝最后还是在"文化"问题上翻了船。

六、东北开发及驻防。由于民族文化差异矛盾,康熙与其之前之后的满清统治者一样,严防汉人及其他民族移居东北,逐渐造成东北特别是外兴安岭以北人口愈发稀薄,驻防更加松散,为沙俄之后吞并外兴安岭库页岛等留下了隐患。

历史评价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复经济,清朝成为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最富庶的帝国。清初人口从明末的五、六千万急剧下降,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人丁数字是1913万,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为2462万。这只是丁数,不是人口总数。

此外,根据官方统计数字,康熙六十年,也就是1721年,垦田面积从1651年顺治时期的2,90亿亩增加到了7,30亿亩。像抛荒严重的两淮地区,至康熙中期已“无尺寸之荒芜”。因遭三藩叛乱而更加残破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到康熙晚年也开垦无遗。相应的是粮食价格从顺治时期的斗米二钱(银) 在康熙年间降到了0.5到0.6钱(银) 。

另一方面,康熙平定内乱,将台湾收回,使中国的疆土进一步扩大。当时清朝的疆域,东起大海,西至葱岭,南到曾母暗沙,北达外兴安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东北到库页岛,总面积为1300万平方公里。

以上我们充分肯定了康熙帝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作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他就没有缺点和错误了。实际上康熙帝还是有不少局限性,如极力维护满洲贵族的经济、政治特权,制造“文字狱”以钳制知识分子思想,由禁传教士而导向“闭关锁国”等等,这些都是他犯下的严重错误。

史学家史景迁批评康熙有三:一是皇位继位的纠葛有点进退失据;二是康熙虽喜爱西学,任用耶稣会士,并允传教,但对西方并不信任,因而有礼仪之争以及导致雍正的禁教;三是康熙以轻徭薄赋自豪,以此彰显盛世,但其永不加赋的政策按耕地面积缴固定税金,与人口无关,于是人口虽增,亦不加赋,为康熙的继承者造成财政困难。[2]

清史稿的评价:

 《清史稿》对康熙皇帝的评价是: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于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于戏,何其盛欤!

后妃子女

后妃

康熙帝有皇后3位分别为:

孝诚仁皇后(1654-1674),赫舍里氏。

孝昭仁皇后(?-1678),钮祜禄氏。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孝恭仁皇后(1660-1723)是雍正帝生母,雍正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

另外,康熙帝有皇贵妃3位,贵妃1位,妃11位,嫔10位,贵人12位,无封的庶妃4位,常在10人,答应9人。

子女

康熙帝是清朝皇帝中子嗣最多的(详见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帝有皇子35人,《清史稿·皇子世系表》只提供有齿序的24子的情况。这24子,当皇帝1人,封亲王11人,封郡王5人,封贝勒3人,封贝子1人,4人早殇。

有皇女20人 ,其中12人早殇,其余8人封为固伦公主或和硕公主。

诗词作品

传世的诗歌有1100多首,题材、内容相当广泛。诗中写得最好的是他征讨噶尔丹、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抗击沙俄等期间所写的篇章,如《瀚海》、《夜至三鼓坐待议政大臣奏事有感而作》、《赐奉命大将军杰淑二首》、《收复岳州作》、《滇平》、《中秋日闻海上捷音》、《赐宁古塔将军巴海诗》、《入喜峰口》、《山海关》等等。了解农事、关心民瘼的题材,在康熙诗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

孝懿仁皇后逝世后,康熙为悼念亡妻,作诗如下:

恭挽大行皇后诗四首并序

大行皇后秀钟华阀,德备壶信,克孝克慈。顷者正位翟愉,甫承册命,遂婴笃疾,莫挽徽音。时属新秋,候当阑暑,惊璇霄之月坠,伤碧落之星沈。物在人亡,睹遗褂而雪涕;庭虚昼永,经垂幕以怆怀。悲从中来,不能自已,握管言情,聊抒痛悼。

森森万象眼轮中,须识由来是化工。

体一无终而无始,位三非寂亦非空。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圣子通。

除去异端无忌惮,真儒若个不钦崇。

此诗写与康熙1696年.是他亲征葛尔丹时,自帅中路大军追敌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度尔汗一带,给叛军以毁灭性的打击.命裕亲王福全、皇长子胤褆帅师征厄鲁特,锡之以诗

万国勤怀保,三阶愿治平。寰中皆赤子,域外尽苍生。

小蠢忘帲冒,天心解斗争。执迷思梗化,伐罪事专征。

武略期无敌,王师出有名。亲藩分鈇钺,长子拥麾旌。

貙虎资郎将,貔貅壮禁营。玉戈凝晓色,金甲耀秋晴。

获丑宁遗类,筹边重此行。据鞍军令肃,横槊凯书成。

烟火疆隅堠,牛羊塞上耕。遐荒安一体,归奏慰予情。

这三首诗是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康熙第一次亲征葛尔丹途中所写。

行殿示诸皇子

师行日已远,边马风萧萧。眷言靖疆宇,宁惮道路遥。

彼寇邻北藩,谲谋声动摇。除恶必拔本,稂莠隳良田。

外攘内斯安,务令金甲销。吾民息转输,丁男无弊调。

一劳方永逸,所戒怠与骄。天心鉴此诚,雨旸时以调。

示诸皇子

勤俭守家法,为仁勉四箴。读书须立体,学问便从心。

佻达愆非浅,浮华罪渐深。人皆知此道,何必论古今。

河套西望

往代存虔议,今为我外藩。河环沙碛暖,境洞草滩繁。

错落延绥接,迷离朔漠吞。时巡曾不到,特示抚柔恩。

此诗作于1696年,是时康熙亲帅六师,出居庸关,由大同至河套,目的在于消灭叛军,统一祖国,平息硝烟。

塞上宴诸藩

龙沙张宴塞云收,账外连营散酒筹。万里车书皆属国,一进剑佩列通侯。

天高大漠围青嶂,日午微风动彩旄。声教无私疆域远,省方随处示怀柔。

此诗是康熙出塞巡边。在塞上宴请蒙古贵族土公对所作。

2001年电视剧

又名:康熙王朝、康熙大帝

康熙帝国

影片类型:连续剧、古装剧

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上映时间:2001年

主演:斯琴高娃、陈道明

(详情见词条“康熙帝国”)

1993年电视剧

概述

电视剧《康熙大帝》摄制于1993年)——央视第一部清宫戏

基本信息

片名:康熙大帝

原著:二月河

编剧:俞智先

导演:林鸿

副导演:刘进、陈建、刘岩

集数:16集(第一部 玄烨夺宫只存一部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出品年代:1993年

语言:国语

总策划:林鸿

制片:马一岭、刘莉莉

制片人:林鸿

顾问:冯其庸、关山复、吕济民、端木蕻良

清史顾问:朱家溍、周远廉等

监制:裴有权、郭江

总监制:彭伟涛、李水坤

摄像:马金山、林壮

责任编辑:宋振国

场记:良子

动效:王建军

旁白:林如

出品公司:中央电视台

作词:张藜

作曲:肖白

演唱:毛阿敏、刘欢、蔡国庆、李娜、张继红

童声合唱:李容、江竹等

演奏:中央座乐队

指挥:肖白

演员表

康熙皇帝(八岁)……蔺达诺

康熙皇帝(十二岁)……陈建军

孝庄文太皇太后……张梦棣

鳌拜……谭非翎

索尼……袁之光

苏克萨哈……张光政

苏麻拉姑……朱娜

魏东亭……李跃震

明珠……王刚

纳莫……王小茂

纳摩福……袁进

穆里玛……李作民

小毛子……曹文榛

孙嬷嬷……付小娜

史龙彪……陈玉良

史鉴梅……刘红梅

张万强……孙宝光

查书……张国泰

查克丹……张铭

查一璜……侯玉泉

班布尔善……王健

尼雅……李丽珠

顺治皇帝……刘进

遏必隆……王英

任次友……陈健

朱昌祚……祝普恭

赫舍里皇后……王爱民

索额图……马军

苏长寿……邢文傅

主题歌

片头曲

金屏风

词:张藜

曲:肖白

唱:刘欢

天下的天,城中的城,红墙黄瓦梦隐的情

情缠着梦,梦缠着情,刀光剑影金屏风

一千把锁,扣不严心上的栓

一万口气,吹不灭眼里的灯

亭廊水榭藏险要,楼台殿阁嵌朦胧

一柱一石含疑惑,皇城紫禁是迷宫

龙生的龙,凤选的凤,皇亲国戚裙带子绳

绳系着命,命系着绳,唇枪舌剑妙语中

一千条令,煞不住拼死的争

一万道旨,方拨正天地的钟

王朝大印天子掌,倾国大厦百姓撑

载舟覆舟水有义,盛世皇爷擎天的功

片尾曲

千古一爱

词:张藜

曲:肖白

唱:毛阿敏

千古一爱,爱从何来,来自两小无猜,来自一身洁白

千古一爱,爱从何来,来自脉脉情波,来自耿耿襟怀

千古一爱,心底深埋,惜之惜,啊,哀之哀,啊

那爱字到死也没说出来

千古一爱,爱从你来,你是那样咄咄,你是那样乖乖

千古一爱,爱从你来,你是那样多姿,你是那样华彩

千古一爱,如痴如呆,悲之悲,啊,慨之慨,啊

那爱字为啥总也说不出来……

插曲

龙种小精灵 《康熙大帝》插曲之七 (童声合唱)

龙种小精灵 《康熙大帝》插曲之四 (刘欢)

相知 《康熙大帝》插曲之三 (张继红)

历史是条河(毛阿敏)

拜师爹 《康熙大帝》插曲之二 (蔡国庆)

白发心 《康熙大帝》插曲之六 (毛阿敏)

又是爱他又是恨他 《康熙大帝》插曲之五 (李娜)

爱可不是风 (朱桦)

剧情简介

林鸿自从在1994年投拍了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就开创了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经久不衰的“康熙热”.

深宫高墙,夜深人静,大清朝第二代皇帝的妃子董鄂刚刚谢世,顺治皇帝依恋在她的画像前通不欲生,茶饭不思,朝政不理,痛已极。

顺治皇帝决定立三阿哥玄烨为新皇帝,特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为辅政大臣。然后毅然弃世离尘,出家了。

在新皇帝登基大典之时,已作了太皇太后的孝庄文特将四辅臣召来训教,然后命具有特殊身份的宫女——苏麻喇姑把小皇帝送至登基。几年过去了,小皇上长大了,索尼为了亲近皇上,听说将要选秀,特将自己的孙女推荐给孝庄文,正中孝庄文之意,她为了巩固皇权,扩充皇族,在三百多名秀女中还是选中索尼辅臣的孙女作为新皇后。16岁康熙在危急关头,大智大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调兵遣将,巧引鳌拜入殿,用身边宗室子弟将鳌拜擒获。班布尔善见风使舵。

玄烨大智若愚,巧使班布尔善当众揭穿鳌拜,并列其罪状,将鳌拜打入死牢。

康熙平息了叛乱,论功行赏。

苏麻喇姑因婚姻不能如愿,剪掉秀发,了却尘缘,而伍次友也隐退,浪迹天涯……

关于剧集

此剧集只有第一部分“玄烨夺宫”16集,成为电视剧史上的残剧。但其温馨感人的剧情,悦耳动听的歌曲却至今令看过此剧的观众所津津乐道。那为什么该剧当年没有继续往下拍摄呢?且看该剧总导演林鸿的解释:

1989年,林鸿发现了小说《康熙大帝》,由于种种原因,合作最后成空。但执著的林鸿并不甘心。1990年,她又看好河南作家二月河创作的150万字长篇小说《康熙大帝》,带上2000元就上河南,与二月河达成合作协议,并私人贷款300万元,于1994年拍摄出了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第一系列《夺宫》共16集,在全国一开播,就震动了影视界。

林鸿透露当年之所以只拍了康熙的青少年时代,而没有他中老年的内容,是因为该戏原著作者二月河一稿两卖

林鸿说:“我早在1990年就看到《康熙大帝》这本书了,当时就想拍成电视剧,于是就带着钱去找二月河,买下剧本改编权。先拍了青少年时期,效果还不错,想缓缓再拍中老年的戏,不料二月河又以40万元的价格把改编权卖给了别人。其实,当年我早就用16万元买下了这本书的改编权。本来想打官司,后来私下协商后就没有再追究此事。”林鸿表示:“我自己又做了个剧本,等有机会我还要拍摄一部有关康熙的电影。”

此剧地位

《康熙大帝》是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史上第一部清宫戏。

千古一帝现于屏幕,同时也成就了林鸿在中国影视界的地位。她一下子就拥有了几个“第一人”的头衔:中国历史正剧导演第一人,中国以私人名义贷款拍电视剧第一人,中国影视界集导演、制片于一身的第一人。

二月河同名小说

基本信息

作者:二月河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定价:28元

出版日期:2009-01

所属分类:历史小说

内容介绍

本书为系列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讲述的是康熙八岁即位,由顺治遗命,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辅臣。其中鳌拜居功自傲,专横跋扈,待老臣索尼病死后,他拉拢遏必隆,处死了不与他合作的苏克萨哈,更是朝政独揽,经常咆哮金殿,强制康熙屈从他的意愿。康熙十四岁亲政,但鳌拜不仅不还政于皇帝,反而结党营私,拉拢死党,图谋弑君自立。康熙自幼聪慧早熟。他一方面秘密拜落第举人、江南才子伍次友为师,勤奋学习历朝皇帝的治国经验;另一方面又以贴身侍卫魏东亭为核心,以习功练武为名,精心挑选、训练了十几名年轻力士,以待时机清除身边的最大隐患。康熙八年五月,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精心安排,康熙在毓庆宫单独召见鳌拜,利用身边侍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擒拘了武艺高强的鳌拜,并将其余党一网打尽。从此.康熙亲执皇权,为振兴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目录摘要

第1部分

顺治十八年正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刚过完年,一群一群的叫花子像从地下冒出来似的又开始沿街乞讨。北京城哈德门以西的店铺屋檐下、破庙里挤满了这些人。一家家、一窝窝在城墙根搭起了破庵子、茅草棚,竟有长住下来的意思。好在自李闯王兵败以后,北京城内屡遭兵乱,人口十去五六。东直门内外瓦砾遍地,有的是空闲地方,不然真要人满为患了。这些人大都操关东口音,也有不少像是直隶、山东、河南一带的人,披着褴褛的袄子,腰间勒根草绳,端着破碗向人们讨饭。

第2部分

康熙正欲再叫,却见苏麻喇姑上身穿着太后赐的杏黄坎肩,下身着荷绿色长裙,在微红的宫灯下显得格外风姿绰约,神态俊逸,手里摆弄着素红纱绢默默沉思,俨然一枝临风芍药,不禁看呆了。他第一次想到,这个平日冷峻泼辣的女郎,有时竟也如此温柔可人:“我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为什么不可以……”想到这里,康熙觉得心跳气喘,又轻声叫道:“苏麻喇姑……”

第3部分

苏麻喇姑回到养心殿,康熙歇午觉刚刚起来。见她进来,揉着眼笑道:“你今儿怎么闹的?把伍先生也弄了去?”苏麻喇姑红了脸笑道:“这就是做奴才的难处了。他在索府,抵得上半个主子。他要去,我哪能劝阻得住。”康熙笑道:“也难为你应付下这场面来,一场好戏几乎给砸了!”苏麻喇姑道:“万岁爷福气比天还大着呢,他是个书呆子,哪里能瞧得出来!”说着便亲自出来给康熙打洗脸水。

第4部分

出乎意料的是,康熙第二天一清早便着张万强传旨,召见鳌拜,而且是单独召见。张万强奉旨来到鳌拜府时,鳌拜正在用早点。因是“病假”在家,张万强传旨免了接旨的一套仪式,只站着缓缓道:“万岁爷召您老上殿呢。”

作者介绍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著名历史小说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汉族,1945年生于山西省昔阳县。高中毕业后入伍,由战士而及副指导员,1978年转业南阳市委,现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中国《红楼梦》学会河南理事,南阳市文联主席。平素散漫不羁,敦厚于友而择友甚严,喜爱读书而不求甚解。二月河40岁开始文学创作,致力于营建“帝王系列”。代表作《雍正皇帝》包括《九王夺嫡》、《雕弓天狼》、《恨水东逝》三部。共140万字。全书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后,又由香港明窗出版社、台湾巴比伦出版社相继推出中文繁体字本。

阎崇年同名著作

基本信息

作者:阎崇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8-5-1

页数:306

字数:320000

开本:16开

ISBN:9787101061529

包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作者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同名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从国际、平民、电视、公正和人文等五大视角出发,对康熙帝的成长经历、丰功伟绩、日常生活、遗憾缺失等一一进行阐述,视野开阔,情节跌宕,分析精当,给读者呈现出一位性格鲜明、大智大勇、文韬武略的千年一帝的丰满形象。

作者简介

阎崇年,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论文集有《满学论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史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天命汗》、《清朝通史·太祖朝》、《清朝通史·太宗朝》、《清朝皇帝列传》、《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袁崇焕传》、《古都北京》等32部。主编《袁崇焕学术论文集》、《戚继光研究论集》、《20世纪世界满学著作提要》、学术丛刊《满学研究》第一至七辑等14部。先后发表明史、清史、满学论文300余篇。

目录

引言

第一讲 伟大时代

第二讲 生于忧患

第三讲 少年天子

第四讲 智擒鳌拜

第五讲 御门听政

第六讲 削平三藩

第七讲 收揽士心

第八讲 统一台湾

第九讲 抗俄签约

第十讲 北疆长城

第十一讲 进兵安藏

第十二讲 以农为本

第十三讲 治理黄河

第十四讲 六下江南

第十五讲 御史弹相

第十六讲 康熙字典

第十七讲 爱好西学

第十八讲 样式雷家

第十九讲 文字之狱

第二十讲 读书之道

第二十一讲 养生之道

第二十二讲 后宫生活

第二十三讲 立废太子

第二十四讲 悲苦而死

第二十五讲 康熙盛世

第二十六讲 千年一帝

附录一 康熙后妃表

附录二 康熙皇子表

附录三 康熙皇女表

附录四 参考书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0: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