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康迪 |
释义 | 康迪,植物病理学家,农业教育家,长期担任西北农学院领导工作。倡导“教育、科研、生产结合”,“教师(科技人员)、学生、工人结合”和“学校、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结合”。这三个“三结合”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方法影响全国,为培育中国农业专业人才,发展大西北农业教育和科研事业,以及筹建杨陵农科教三结合示范中心作出了重要贡献。另有导演康迪;浙江康迪车业,贝宁北部重镇康迪以及北京康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等。 康迪车业公司简介浙江康迪车业有限公司,厂区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座落在中国浙江省金华市风景秀丽的湖海塘畔,专业从事机械制造。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拥有省级技术中心,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各种车辆的现代化企业、2008年进入中国机械行业500强。 公司凝聚了众多爱岗敬业、锐意进取、秉承诚信、蓬勃向上的前卫设计师及专业管理人员。公司于2005年投资完成了年产10万辆全地形车项目,2007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全地形车的生产厂家之一。公司现有电动汽车、专用汽车、全地形车、农夫车、休闲车等5个系列五十多个品种,产品品质优良,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严格执行ISO90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欧美的各项专业认证。2006年公司投入巨资建造了全国唯一的全地形车试验场,检测设备齐全。公司以多年来建立的销售网络为依托,凭借产品本身的时代性和较高的性价比优势迅速行销欧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产品深受用户青睐。 2008年3月18日康迪车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主版上市,成为金华市首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这是公司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公司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公司的实力将得到质的提升,加快公司发展步伐。 公司在大力发展生产,开拓市场的同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公司以“为国家作出一点应有贡献,为有志者创一个发展平台”为宗旨,遵循“讲真话、干实事、诚实守信、博爱宽广”的道德准则,坚持“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企业精神和“严明纪律,视质如命”的管理原则,“走自己的路,圆自己的梦” 的工作作风, 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 企业文化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康迪文化是康迪人的精神食粮,也是康迪未来发展的依托,更是康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 企业宗旨:为国家作出一点应有贡献、为有志者创一个发展平台。 企业目标: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 企业精神: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企业道德:讲真话、干实事、忠诚守信、博爱宽广! 企业作风:走自己的路、圆自己的梦。 企业哲学:靠人聚财、取之有道、同聚同乐。 企业公私观:舍己为公、大公无私是先进的;先公后私、公私兼顾是可以的;先私后公、私字当头是要教育的;假公济私、损公肥私是要打击的! 企业人才观:对有德有才者,提供平台、重而用之;对有德疏才者,培养提高、策而用之;对无德无才者,自食其力、予以存之;对无德有才者,后患无穷、坚决不用! 企业的经营理念:国际化大集团战略、资本式小体系核算。 企业经营原则:人人谋利、共创共享。 管理目标:围绕人、财、物做到各尽其能。 管理原则:严明纪律、视质如命! 员工信仰:不勤奋不努力,不是康迪人;不成功不富裕,不做康迪人! 教育家康迪人物简介康迪,原名金光祖,字展白,抗日战争时期为表示抗击日本侵略军之决心以“抗敌”两字的谐音,改名康迪。 1913年10月3日康迪生于江苏省淮安县。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毕业后任上海商品检验局职员,后应中国著名学者戴芳澜先生之召,任广州岭南大学助教,此后曾先后任广州中山大学讲师、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讲师,曾在中国著名学者戴芳澜、俞大绂教授指导下,以研究员身份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工作。1940年11月受周家炽先生的影响,经吴玉章介绍从昆明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先后任延安自然科学院教务主任、预科主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建设厅农业科科长等。当时在延安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坚持科学研究,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边区的农业生产作出了贡献,成为陕、甘、宁边区早期把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专家和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模范。1946年2月26 日,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北,他以军代表身份参加了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业大学前身)的接管工作。从此,他扎根西北的黄土地,拼搏、奋斗、奉献,历任西北农学院教务长、副院长、院长、党委副书记、代理党委书记等达数十年之久,为西北农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为今日西北农业大学的成长壮大、为培养祖国农业建设人才、为中国大西北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为建立武功(位于杨陵)农业科研协调中心(现已扩建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康迪于1980年下半年住进医院。病重期间,他仍时刻关心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关心西北农学院的建设与成长,病危时还嘱告亲属,他去世后要把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1983年1月20日,康迪同志离开人世,终年70岁。他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拼搏奉献的典型代表。 工作经历1935-1936年 任上海商品检验局植物病虫害检验员。 1936-1937年 任广州岭南大学助教。 1937-1939年 任广州中山大学讲师。 1939-1940年 任昆明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讲师。 1940-1945年 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加革命,历任延安自然科学院教员、教务主任、预科主任。 1945-1949年 任陕甘宁边区人民政府建设厅农业科科长。 1949年 以军代表身份参与接管西北农学院。 1949-1954年 任西北农学院秘书长、教务长。 1954-1972年 任西北农学院副院长。 1972-1973年 任省农林局领导小组成员、核心小组成员、陕西省农林局领导小组副组长。 1978-1979年 任陕西省农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陕西省农林科学院院长,西北农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个人成就新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开拓者 1949年5月,西北农学院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对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来说,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从头起步。作为接管西北农学院军代表的康迪,时刻惦记着开拓新中国的高等农业教育事业。 在经济恢复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转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阶段,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提出“一主三辅三结合”的方针。康迪结合西北农学院的实际,明确提出学校要实行教育、科研、生产三个任务的结合;教师(科技人员)、学生、工人三种成员结合;学校、科研机关、生产单位结合,即后来在全国推广的“三个三结合”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方法。他运用当时苏联和老解放区的办学经验,从教育思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组织管理、校内基本建设等方面全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改革试验和探索。他组织总结出的教学管理经验,使广大师生和管理人员明确了课堂讲授、实习、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以及考试考查等十大教学环节的任务、作用及相互关系,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956年,康迪到苏联考察,对前苏联的高等农业教育感触甚深。归国之后,他明确提出把西北农学院办成综合性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到20世纪60年代初,西北农学院在植物生理生化、动植物遗传育种、物理化学、胶体化学、土壤等学科方面都奠定了较为丰厚的基础,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林学、畜牧兽医、农业机械、水利、农业经济及管理等学科也有了一定的优势,校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新局面。 1960年,在全国大力开展技术革命和大办农业的新形势下,康迪领导西北农学院在原有11个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生理生化、农业物理、农业电子技术等8个新专业,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生理生化等学科开始招收研究生。他还根据世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规划设想在西北农学院的基础上,分设畜牧兽医、林学、水利和农业机械等几个学院,把西北农学院办成一所理、工、农、医、管结合,农、林、水、牧专业齐全,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综合性农业大学。被当时的中国农业教育界誉为“一位新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开拓者”。 创建独具特色的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模式 作为一名农业教育家,康迪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把培养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作为办好高等教育的长期战略性任务。在他担任西北农学院领导的几十年中,他一直呕心沥血,竭尽全力,为西北农学院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被广大教职工誉为“独具特色的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模式的创建者”。 在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康迪始终坚持教育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个中心任务,把开展科学研究、参加社会生产、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作为高等学校的“三大社会职能”。他还认为,这三大职能的有机结合,首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各类合格的建设人才,这个思想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农学院发扬了老区的教育优良传统,把支援农业生产列入学校计划,采取与社队长期挂钩、承担技术指导、派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总结群众生产经验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大促进了教师和科技人员的健康成长;学生的生产实习与地方生产对口进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扩大了见识。同时,还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举办农业干部和农业劳动模范培训班,积极培育、繁殖和推广农牧良种,对农村和农业进行技术与智力支援,使学校成为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收入的好“参谋”。通过支援生产,锻炼了干部、教师和科技人员,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西北农学院担任各种领导工作的数十年中,康迪一直致力于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改革实践,不仅大大提高了教育质量,而且促进了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如在此期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洪璋教授培育成功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等多批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不仅填补了中国小麦品种的空白,而且在中国小麦育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成为中国小麦育种史上的一个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尤其是“碧蚂1号”,当时年种植面积达9000多万亩(600多万公顷)。从1950年至1965年的15年间,全国累计推广种植面积高达6亿亩(0.4亿公顷),累计增产小麦155亿千克,1959年后更创造了中国和世界上一个品种种植年代最久、种植面积最高的“世界纪录”。若以每公顷增产2325千克概算,该品种创造的经济效益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在领导西北农学院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康迪总结了出人才培养中“三个必须”的指导原则,即:第一,必须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本身的科学规律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活动,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把教学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他明确要求,在指导思想上要重视基础理论教学、注意各类课程之间的顺序和衔接以及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配合;教学计划中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三基本”必须同时并重;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实行先基础、后专业基础、再专业课的“三段式”教学规律绝不能打乱;在各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要突出思想性、科学性与先进性。第二,必须按照农业生产规律,安排实践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还提出要按照教学规律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进行生产实习和实践活动;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多变性特点,安排实践性教学活动,既不打乱教学体系,又能达到各专业对实践教学的要求。第三,必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规律与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混淆起来。他指出就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而言,可以先有理性知识,后有感性知识;也可以先有感性知识,再有理性知识。实践必须重视,但无区别地强调先实践,后理论,过分注重直接经验、过多地安排实践活动,或以实践代替理论,必然会影响学生获得全面知识。他坚持认为,正确的原则应该是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和不同的教学阶段,安排不同的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全面知识。 在多年工作实践中,康迪十分重视把教学试验农场(实习工厂)办成“三结合”的基地。他认为,高等院校的教学试验农场(工厂)的前提是发展生产,为科研、教学服务才是目的。因此,他提出农场(工厂)必须从教学、科研、生产“三大任务”出发,努力做到“六要”,即一要丰产示范,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二要安排好教学上的各种实习;三要为科学研究提供良好条件;四要多种经营,农、林、牧全面发展;五要实行教师、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六要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觉悟,端正办场(厂)方向。他还提出,加强领导、实行科学化管理、重视职工队伍建设,是办好农场(工厂)的三个关键环节。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6年,该校每年下场(厂)实习的学生人数由7000多人次增加到2.8万人次,到场(厂)结合生产进行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的人数由新中国成立初的15人增加到80 多人、50多个课题。仅1952-1957年,西北农学院教学试验农场(工厂)就承担了1.3万元的实习与科研经费。通过在教学农场和工厂的“三结合”锻炼,一大批有实践经验的教学、科研人员得到了提高。 科教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者 康迪认为,高等学校不仅要出人才、出成果,还要开展技术推广,直接为生产服务,教育、科研、生产必须结合。高等学校、科研部门、推广单位虽各有不同的任务,但若能把他们结合起来,就能够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科技成果更迅速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而有力地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这种结合是十分必要和完全可能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从体制上把科研、教学、推广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他在杨陵科研单位还很少的情况下,就从内外两个方面努力做工作。一方面,认真组织学校的师生员工着力于教学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竭力建好学校农场,使它们不仅成为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良好基地,又能成为农业生产示范、良种推广、技术传播的基地和为生产服务的一支骨干力量;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参加区域性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活动。如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参加了全国开展的农业四化十块大样板的规划工作,并亲自组织和主持了武功地区的“农业四化样板”试点。 为了把教学、科研与生产三大系统紧密结合和联系起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他多方努力,上下奔走,积极争取,并在担任陕西省农林科学院的副院长、院长之际,在西北农学院原有的西北农业科研所、西北植物调查所、西北土壤调查所、水利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把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西北植物研究所、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等相继建立在西北农学院所在地杨陵,为此后杨陵地区农业科教单位的进一步建立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963年,他又提出把杨陵这个集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为一体,农、林、水、牧等科研教学单位集中的地方,建成一个像美国“匹次维尔农业中心”式的农业科学城,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后,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共产党员,仍坚持深入杨陵各单位,与各单位有关领导、群众一起调查研究,重新提出在杨陵建设农科城的方案,大胆地进行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他认为,这个科学城的名称应该叫“武功农业科学研究中心”,这个中心除具有教学、科研、推广协调职能外,还应该有三个实体,一是以遗传工程、植物生理生化、植物免疫机理、生物育种技术为中心内容的科学实验研究中心;二是以人工气候、分析测试、农业科技情报信息为内容的分析测试实验研究中心;三是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室并附种子资源库。这三个研究中心或研究室由一定的专职工作人员和杨陵地区的教学、科研单位的兼职技术人员作为主要力量,分头负责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他的这一改革设想在全国科学大会和陕西省科学大会提出后,得到上级和杨陵地区各科教单位领导和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支持。1978年“武功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协调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建立,他担任了筹备委员会的领导,并和筹备委员会的同志们一起制定具体实施方案。1978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成立了“武功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协调委员会”。这个中心经过20年的发展,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西北农业大学所在地杨陵,建立了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陕西省有关领导、部门和杨陵各单位大力推动与协助,杨陵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主要论著1 康迪。高等农林院校科学研究的规划问题。光明日报,1956-10-03 2 康迪。积极培养青年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能力。群众日报,1956-11-28 3 康迪。科学研究方法论。陕西日报,1958-11-18 4 康迪。十年回忆。陕西日报,1959-10-01 5 康迪。加强教学工作的计划性。西北农学院行政工作简报,1953-01-03 6 康迪。贯彻第二届高等农林教育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西北农学院简报,1955-01-20 7 康迪。理论学习方法论。西北农学院院刊,1955-05-14 8 康迪。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长期性中心工作.西北农学院院刊,1955-09-08 导演康迪康迪,字由之,号无为。1983年7月22日出生于重庆。祖籍山东临沂。著名电影导演,文史学者。曾执导实验电影《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A》《tomorrow》和纪录片《一份关于中日关系的考察报告》。撰写学术论文《陶渊明为同性恋之考据》、《沟口健二和伍迪艾伦:坐与站的艺术》、《<诗经>新解》、《祭孔之日骂孔子》、《改造我们的学习》、《真正的“四大名著”》、《汉字的起源》、《达尔文与佛教》,对重新认识文化史和电影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贝宁城镇贝宁北部城镇。人口5.3万(1982)。北部农牧产品集散和加工中心。周围产棉花、木棉、牛油果、花生、玉米、粟,并有优质铁矿床。有轧棉厂。公路通国内主要城镇和邻国尼日利亚、尼日尔。有航空站。 北京康迪北京康迪建设监理咨询公司是在原煤炭部基建司的基础上组建的,独立经营的国有企业。主管上级单位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业集团。2010年2月3日正式更名为北京康迪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是1994年在原煤炭部基建司的基础上组建的,部分员工在煤炭部基建司就直接参与了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煤炭系统的首批引进,主导了监理从试点到全面推广的一系列工作,例如1989年组织了河南永夏、内蒙万利、陕西黄陵等大型矿区建设项目的监理工作,同时对煤炭系统内各个监理机构的组织和完善、监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系统内监理法规的制定、监理业务的顺利开展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行业的龙头公司”。 河北康迪康迪座椅全称为‘河北康迪视听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前身为中国著名公共座椅制造企业——帅康座椅。始建于1992年,生产、销售“康迪”牌座椅及影视技术相关设备。产品用于礼堂、会堂、影剧院、电视台演播大厅、大专院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目前工厂总占地面积近20万平方米,年产能达150万座。产品行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美十几个国家,是国内最大的专业座椅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愿景:让“康迪”服务世界,让世界满意“康迪”。 康迪品牌康迪商标连年荣获‘河北省著名商标’、‘中国轻工行业驰名品牌’及‘消费者信得过品牌’等荣誉,多年来康迪座椅品牌一直占据着中国影剧院座椅第一品牌的位置。 销售体系康迪座椅除全国各地的办事处外总部设有国内销售及国际销售、大客户销售等部门。 国内销售专业咨询顾问黄涛、国际贸易顾问徐伟竭诚为每一位顾客提供最完善的公共座椅服务。 网络服务顾客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河北康迪视听设备制造有限公司”、“sinoseating” 、等关键词来登录我公司网站,客户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公司技术营销顾问进行沟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