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凯风公益基金会
释义

2007年3月,凯风公益基金会由泰鸿投资集团出资人民币5000万元设立。该基金会是国家民政部主管下的非公募性公益基金会,也是首批由企业发起,由国家民政部批准设立,并由国家民政部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公益基金会之一。

凯风公益基金会简介

名称由来

凯风公益基金会的名称来源于《诗经·邶风·凯风》,诗的原意是和风滋润万物,儿子回报母亲,在此寓意基金会怀抱感恩之心回馈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业务范围

凯风公益基金会在如下范围内发展公益事业:对国家有困难地区的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无偿捐赠;资助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课题;资助其他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益的公益慈善项目。

凯风公益基金会主要通过机构合作方式,对在学术研究、政策研究、教育和公益实践方面获得重要成果、具备实力和潜力的学术精英和公益精英,进行资助和奖励,进而达到提升公共福利、增加公众利益、传播公益思想的目的。凯风公益基金会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国内外顶尖的综合性大学和研究机构、专业艺术院校、国内外一流的NGO。

凯风基金会的宗旨

推动人类进步,促进和谐发展。基金会目前资助的项目主要有三个方面:凯风工程、凯风研究、凯风学者和凯风学子。

凯风基金会的使命

致力于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建设,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领导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致力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转轨时期的公共政策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研究。

致力于持续的资助在基础学科和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帮助他们在学科前沿领域进行前瞻性的、创新性的研究,成为本学科内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者。

发起机构

凯风公益基金发起机构泰鸿集团成立于1996年,专注于行业投资,业务涉及多个领域,以地产、高科技及金融为主。

泰鸿集团深刻洞察项目潜力,投资业绩稳定卓越。集团拥有国内外丰富的项目及网络资源,以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视野开拓市场,是业内具备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同时,集团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并始终坚持在推动业务与回馈社会之间平衡发展,是一家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凯风学者

项目概述

当我们研究当今社会形态,制定各种政治、经济政策,筹划未来发展大略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探寻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进而找到解决当前问题和应对未来挑战的文化密码。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不断密切,相互影响日益加重。开放的世界呈现给中国无数发展机遇,也给中国造成不可小觑的文化压力。伴随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文化也春风化雨般走向世界。了解自身文化,提炼其中优秀恒久的成分,在东西方文化一次次激烈的碰撞中将中华文化的根越扎越深,吸收各国文化中的优质养分,让中华文明之光在未来世界中大放异彩,这是中华有为学者的责任,是中华有识之士的宏愿。

凯风学者项目致力于持续资助人文社科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协助他们参与、组织高水平的国际交流,激励他们在已有学术成果基础上,对中国文明,尤其是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系统研究,从学院影响社会、由中国沟通世界、让历史告知未来。本项目希望通过与一批有志于“立德、立功、立言”的学者合作,激发中国知识精英阶层的活力,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延续、为人类的进步与完善略尽绵薄之力。

学者简介

陈来教授,祖籍浙江温州。1976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0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并担任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朱熹研究会会长、冯友兰研究会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等。此外,他还兼任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并先后客座于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关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著名学府。

刘东教授生于1955年。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1985年考入中国社科院,师从李泽厚先生,1989年夏完成有关宋代美学的博士论文《审美文化的兴盛与失落》,并于次年通过答辩获得学位。先后任教于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并任国学研究院副院长,主持日常院务及《王国维纪念讲座》和国学工作坊。

刘迎胜教授生于1947年,1981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198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特聘兼职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合作主持陈寅恪纪念讲座,并长期担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海交史研究会与中国蒙古学学会副理事长。

德里克教授1940年生于土耳其,原是美国杜克大学教授,最近刚以俄勒冈大学“耐特社会科学讲座教授”(Knight Professor of Social Science)的身份荣休。他既是著名的汉学家,也是著名的社会理论家,既精通汉语和中国历史,又深通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正因为这样,他既被当代的土耳其人视作本国的国宝,也被当代美国汉学家中的左翼,视作本阵营的领军人物。

麦克法兰教授1941年出生于印度,早年在英国接受教育,曾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研究学院(SOAS)学习历史和人类学,并获博士学位。他此后在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工作了32年,任教授、系主任,2009年荣休。他还是国王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皇家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及荣誉副所长、英国学术院院士、欧洲学术院院士。

项目成果

《孔夫子与现代世界》陈来著

《道术与天下》刘东著

《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文化交流研究 》刘迎胜著

《蒙元制度与政治文化》姚大力著

《大炮与银两:财政危机阴影下的晚明军事改革》李伯重著

《改革时期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全球现代性的视角》阿里夫·德里克著

《现代世界的诞生》 艾伦·麦克法兰著

凯风研究

项目概述

中国,在传承儒家精神的古老国度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新兴强国的双重身份之下,如何实现文化复兴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必须投入精力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凯风公益基金会立足于整合国内外一流学术资源,对这一问题的解答提供独立的视角,探索中华文化再次中兴、成长、发展之道。从成立至今,基金会先后资助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系统分析与改善途径研究》、《中国创新企业的培育与发展研究----YBC为例》、《中国非盈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项目的研究,并资助美国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Michael Sandel在中国大陆进行巡回学术演讲。在这些项目试点运行基础上,2011年凯风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以机构化的方式建立一个长期、高水平的学术平台,对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研究予以更强关注,投入更多资源,提供更大支持。

项目成果

哈佛大学Sandel教授到中国访问演讲

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系统分析与改善途径研究

中国创新企业的培育与发展研究—以YBC为例

中国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开发政策研究

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院

凯风学子

项目简介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人类的希望。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基础教育的广泛普及,给莘莘学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然而,日益细致的现代学科划分、日益昂贵的高等教育成本、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整个社会的商业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如果伴生现代教育普及的是近于流水线式的人才标准化生产,凯风仍然希望,每一位学子都有机会去领略或许已经永远失落、又或许从未有人实现过的“完人”理想,并在这一理想的照耀下修身进学、兼济天下。

凯风学子项目致力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协助他们组织、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公益活动及社会实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领导力,塑造全面才能,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项目内容

经济资助: 凯风公益基金会在清华大学设立了“清华之友—凯风公益基金奖学金”,旨在扶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受经济条件的困扰,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增长自己的才干,把自己培养成国家和社会的精英。

团体建设: 为了培养青年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观念和意识,凯风学子项目支持学生成立各种学术、艺术、文化等方面的社团,创办社团刊物,为他们搭建各种活动和交流平台,目前成立并成功运行的有清华大学凯风公益协会及其会员自发创办的《凯风》。

个人发展: 为了实现“完人”理想,让学生获得比目前教育体制所能提供的更多综合素质培训,凯风学子项目给学生提供各种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机会,组织他们参与艺术鉴赏活动,开展公共论坛,进行素质和修养集中培训,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为学生提供人生及职业发展的指引,以便让他们做好各方面准备,一旦进入社会,成为能够真正引领社会发展的精英。

回馈社会: 杰出青年之所以优秀,除了自己的努力,也是他们的亲人多年默默无闻为他们付出的结果,是祖国母亲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适宜环境的结果,是社会为他们创造了他们所需的生存空间的结果。凯风学子项目同时鼓励学子们回馈社会,支持他们策划和实施小型公益项目及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尽快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项目成果

清华之友—凯风公益基金会奖学金(合作方:清华大学)

为了鼓励清华大学学生勤奋学习,提高素质,全面发展,2007年8月凯风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经充分磋商决定设立“清华之友—凯风公益基金会奖学金”,并签订《清华之友—凯风公益基金会奖学金”协议书》。协议规定,凯风公益基金会每年奖励30名在校本科生,每名学生得到1.5万元奖学金。奖学金的设立加强了凯风公益基金会与清华大学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了交流与发展。

“清华之友—凯风公益基金会奖学金”的设立,一方面希望能够减轻获奖者的经济负担,在良好的氛围里努力学习;另一方面,也希望获奖者们能够通过和基金会的交流,静心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和价值观建设,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关怀与支持的人。

凯风工程

项目概述

中国社会的成熟与完善离不开公民社会的建立和健全,和谐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公益组织和人才充分参与和推动。凯风公益基金会始终把为构建公益社会贡献力量视为责无旁贷的使命。目前已经对“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清华大学“凯风社会管理MPA奖学金”、“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社团管理研究》杂志和“民政部美国非赢利组织运作与管理考察团”等多个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凯风工程项目将主要致力于提升企业、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为进一步创造和谐、公平的社会做出贡献。

项目宗旨

作为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中国非公募论坛和团中央中国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的理事单位,凯风公益基金会在构建社会公益网络的过程中,既重视“政-社合作”,也强调“同业共进”,更提倡“公益创新”。基金会从成立伊始就持续对同业创新、公益领袖发展和公益网络建设三个方面进行资助,力图在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框架内,打造一个和谐持续的公益生态环境。

项目成果

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项目

《社团管理研究》杂志项目

美国非营利组织运作及管理考察培训班项目凯风社会管理MPA奖学金项目

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CPFF)项目

《中华诗词文库·北京卷》项目

凯风人文社科图书馆项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