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开文迪许 |
释义 | 开文迪许(1731—1810),又译作卡文迪什,英国化学家。生于法国尼斯,卒于英国伦敦。出身名门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实验科学家。开文迪许在化学方面有很大成就,他研究了氢气的性质、二氧化碳的性质、水的组成、空气的组成等。 开文迪许沉默寡言,极少与人往来,他的一生是在实验室和图书馆里度过的。他读过牛顿的全部著作,一生最佩服牛顿的学识与为人。他毕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但许多研究成果都没有发表,直到开文迪许逝世以后,人们才发现他的大量文献。开文迪许的许多研究远远超过了他同时代的科学家,牛顿之后英国科学界以开文迪许的学术地位为最高。 介绍:他个子瘦长,戴着长长的假发.因常常通宵达旦的工作,他的眼皮总是有点肿,脸色也总是有点发黄.英国人很讲究仪表,衣着一般比较考究,而开文迪许却总是穿着过时的服装。他的衣服很少有一件是纽扣齐全的。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客厅被他改作实验室,楼上卧室的床边堆满了仪器。开文迪许的主要家当就是图书和仪器。 开文迪许十分珍爱图书。他的藏书很多,别人向他借书要办借书手续;他自己从书架上拿走一本书,也要办理一个手续。他的书哪里拿来,以后还要放回到哪里去。 开迪文许非常珍惜时间,不喜欢那些慕名来访的人打扰他的研究工作。别人来访问时,他常常是一言不发,还在思索着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呢。迫不得已,他才应付一两句,声音尖锐而急促,似乎想尽快地把话说完。客人走时,他刚送到门口,就飞似地奔回实验室。诸如此类关于开文迪许的怪事多得说也说不完。 其实,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他不过是不愿意把心思用在生活琐事上罢了。开文迪许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他死后,人们找到他的许多遗著,发现其中不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亨利·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又译亨利·开文迪许、亨利·卡文狄西、亨利·卡文迪西,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他首次对氢气的性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证明了水并非单质,预言了空气中稀有气体的存在。发现了库仑定律和欧姆定律,将电势概念广泛应用于电学,并精确测量了地球的密度,被认为是牛顿之后英国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化学研究 卡文迪什在1766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论人工空气》 “人工空气”一词为波义耳首创,用来指存在在某种物质中,通过化学反应可以释放出来的气体。如普利斯特里通过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在文章中卡文迪什在严格保持温度和压强条件的前提下,对当时已知的各种气体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密度进行了严谨而细致的研究,这篇文章使他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的科普利奖章。 卡文迪什于1781年采用铁与稀硫酸反应而首先制得“可燃空气”(即氢气)他使用了排水集气法并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多步干燥和纯化处理。随后他测定了它的密度,研究了它的性质。他使用燃素说来解释,认为在酸和铁的反应中,酸中的燃素被释放出来,形成了纯的燃素-“可燃空气”。之后当他得知普里斯特利发现在空气中存在“脱燃素气体”(即氧气),就将空气和氢气混合,用电火花引发反应,得出这样的结果“在不断的实验之后,我发现可燃空气可以消耗掉大约1/5的空气,在反应容器上有水滴出现。”随后卡文迪什继续研究氢气和氧气反应时的体积比,得出了2.02:1的结论。对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水这一点的发现权,当时曾引起了争论。因为普里斯特利,瓦特,卡文迪什都作过类似的实验。1785年瓦特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争论以当事人的和解而告终。 卡文迪什敏锐地注到了,生成的水中有少量的硝酸存在。他认为这是反应用的氧气中含有新物质(主要是氮气)的原因。1785年卡文迪什在氧气和空气混合物中引入电火花,使得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生成的氮氧化物,发现空气中残留下一小部分,大约 1/120,无法与氧气反应生成化合物被氢氧化钠吸收。经过几百次的实验和分析,他得出在今天看来都很精确的结论,空气中有20.833 % 的体积是脱燃素空气(现在测量值是氧气占20.95%)和79.167 %的燃素空气,在燃素空气中有空气总体积的1/120的不易和其他气体反应的浊气。一直到1894年瑞利和拉姆赛发现稀有气体氩,才证实了卡文迪什的推测。在拉瓦锡提出氧化说,卡文迪什赞成氧化说的简洁,认为这有利化学的发展,但也不愿轻易放弃自己一直采用的燃素说,随后他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向了物理学领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