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开泰元宝 |
释义 | 安南国古代钱币之一。 陈朝明宗开泰年间(1324—1328年)铸,时值元代泰定年伺。“开泰元宝”四字楷书,稍含隶意,直读,分光背及背“陈”(记朝代)两种,径2.2~2.4厘米。大样光背,小钱背穿上或见“陈”字,然因铜差多漶漫不清,国内仅存一二稀品而巳。 开泰钱是辽圣宗统和三十年十一月甲午朔,改元“开泰”(1012-1021)后所铸的年号钱。“开泰”取易经“三阳开泰”(开始吉祥亨通之路)的意思。它真实地反映了统和改革带来的成果和人民企盼幸福安乐的心声。圣宗亲政以来继续严格执行承天太后和大丞相韩德让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理冤滞,举才行,察贪残,抑奢僭,录死事之子孙,振诸部之贫乏,责迎合不忠之罪,却高丽女乐之归”(《辽史·圣宗纪》),使契丹封建化进程更加迅速,经济发展更加蒸蒸日上。此时,契丹的货币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金银、布帛的使用更加普遍,铜铁钱的铸造成倍增加。商业活动遍布所有州县,北南两制所辖各区域已打破制度、地域限制,金银实物本位和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更加完善,并已深入到每个部落、村寨和家庭。在契丹特殊货币制度下做为辅币的铜钱,数量虽有大幅度增长,但伴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大规模商业交易的增多,在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却反而日趋缩小。这种辅币不能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反常现象,是造成契丹经济最鼎盛时期钱币开泰、太平、景福等钱却比早后期钱更少的主要原因。 如今,传世的开泰钱总数大约不足二十枚。然而这仅仅不足二十枚的开泰钱,类别却复杂得让人眼花暸乱。按大类别分,开泰钱有开泰元宝、开泰通宝两种。开泰通宝是没有争论的辽代顺读钱。它与统和通宝一样,存世仅为孤品。实物在大英博物舘币章部辽钱盒中,“藏在深闺无人问”。幸赖已故钱币学家卫月望先生亲手拓之,现有拓图聊慰国内泉家。开泰通宝,(见图1)青铜铸造。钱文隶书,顺读。开泰两字硕大,通宝二字狭小。开为开户门,泰字重心偏右,水字撇捺成横。这种水字撇捺成横的写法,在天禄通宝的禄字、大康元通宝的康字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写法。通宝二字可找到乾亨通宝书写的影子,两钱通宝二字书写方法的传承关系非常明显。该钱面背缘均为中缘,面郭细窄背部较宽,极具辽钱形制特点。钱径约为23毫米左右。因数据未公布,无法做进一步判断。查安南钱币史料,没有丝毫铸造开泰通宝的痕迹。别的朝代又无有开泰年号。此枚开泰通宝钱既然取自英国人认定的辽钱盒内,将其定为辽铸应不会有误。 麻烦较多的是开泰元宝,已知的十多枚开泰元宝,既有旋读钱也有顺读钱;既有小平钱,也有折二钱、当五钱、当十钱;既有铜钱,也有金银钱;既有繁体泰钱,更有简体太钱;既有精铸钱、试铸钱、样钱,又有普铸钱、低质钱。其中泉界争论较大的,仅顺读光背小平开泰元宝一种。此种顺读开泰元宝,自民国三、四十年代就被某些所谓权威打入安南钱的“冷宫”。其理由竟是“自己没见过就等于不存在”和形而上学的“非此即彼”的荒谬论奌:“辽钱制作未有对读者”、“安南有顺读背陈字开泰元宝,顺读光背开泰元宝不可能是辽钱,自然就是安南钱”(大义如此)。(见郑家相《辽钱考》)七十年过去了,事实证明郑先生的论点不足为据。辽代顺读钱已发现五、六种,郑先生赖以立论的基础已不复存在,发配顺读光背钱到安南的推论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郑先生考证开泰元宝的失误,是思想方法的失误,是本末倒置的失误。考证一枚钱的铸造国别、年代,它本身的综合特征是考证的根本,它身上的时代烙印、国情烙印是考证的要点。而读序仅是一项特征里的一个不确定的选项,是枝末细节中可变动的因素。用枝节否定根本,很少有不出错的。因为你没看见的东西,不等于别人没看见;今天没看见,不等于明天不出现;大家都说没看见,不等于它不存在。其实郑先生只要真正了解安南陈朝钱的共同特征和契丹钱发生发展的规律及特点,拿安南背陈开泰元宝钱与光背顺读开泰元宝,仔细比对一番就会得出正确结论。可因郑先生先入为主,把“辽钱无顺读”当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结果一手制造了个“千古奇冤”。事实是,安南陈明宗虽造了窳薄低劣的背陈顺读开泰元宝和少量的光背顺读开泰元宝铜钱,但总体数量很少。因为安南缺铜缺得厉害,开泰以前曾长期使用铅钱。背陈顺读开泰元宝与辽铸顺读开泰元宝风格差别明显。安南开泰元宝形制阔缘、小字、薄肉,前和陈太宗元丰通宝、圣宗绍隆通宝,后和裕宗绍丰元宝、大治元宝,形制风格书法均一脉相承。而被郑家相等权威发配到安南的顺读光背开泰元宝,却是中缘、厚肉、字形中等(有大字者),钱形明坦雄浑、古茂拙朴。明眼人一看就知非一家之钱。笔者在辽宁、吉林曾两获顺读光背开泰元宝,均生坑厚重精美,轮郭深峻。尤其背郭广阔,极类契丹文小平钱“寿福永昌”。这种光背顺读厚肉精整的开泰元宝,可以肯定其是辽铸而非安南钱。大英博物舘的两枚光背顺读开泰元宝和开泰通宝,一起被收藏在辽钱盒中绝不会是偶然的,它说明英国钱币学家和它的捐献者一定有深层认定它们是辽钱的道理或依据。企盼英国专家有朝一日能公布这些资料,届时一切就会大白于天下。 顺读钱中还有一种简体泰字的开太元宝钱,非常稀少。开作扁正方形封门开,泰作太阳的太,元字短方,宝字特大特长而且写法特殊,宝盖下珎写成了立,又和下贝组成个类似真字的东西,贝足远离贝体,这种写法仅在契丹汉文钱中出现过。该钱形制数据不详,但风格气息充溢着契丹钱特有的粗犷拙稚风韵。这枚简体泰(太)字钱的问世证明了契丹人确实有在铸繁体年号钱时,同时铸造简体年号钱的习惯和传统。更证实太宗会同年间在铸繁体会会同通宝的同时,确实也铸了简体会的会同通宝。传世所见的少量简体会会同通宝确是辽太宗所铸的真钱。后代道宗太康年所铸的大康、太康也同样都是真钱。 小平钱除顺读钱外,尚见有二金二铜四枚旋读小平钱传世。铜钱有开元通宝改范钱一枚,应属于试铸精整样钱。该钱1993年前后,出土于黑龙江省双城市站前老警察局拆迁工地,由哈尔滨已故钱币收藏家贺开泰收藏。2001年贺开泰和夫人钱淑清共同撰写的《试读渤海国钱币》一文,在《内蒙古金融研究·增刊》第一期发表。二人把旋读开泰元宝(开元通宝改范钱)误作渤海国钱进行了一番考证。由于立论的基础失误,结果拼凑的论据和论点风马牛不相及,结论未能圆其所想。这枚旋读光背开泰元宝小平精美规整、雄浑大气。开作封门开,泰字宽大,楷中含隶;元左挑,宝为隶宝。钱径23.5、穿7、厚2.1毫米,重3.5克。从面文看,该钱显系以开元通宝改范而成,仅易通为泰而已。以唐钱改范铸钱是契丹铸钱的一大特点。凡年号钱,都有以唐开元或乾元钱改范而成的版式。前有神册、天赞、天显、会同、大同、统和,后有重熙、咸雍、大安、寿昌、乾统,无一没有改范版式。这枚改范钱应是一枚试铸的呈送样钱,否则不会这样规整精美。 补图:辽开泰元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