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卡若镇 |
释义 | 乡镇简介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县卡若镇 卡若镇因1978年发掘的在全国乃至国外都有很高声誉的卡若遗址而得名。位于昌都镇的南部,澜沧江上游。其四周分别与本县的城关镇、埃西乡、若巴乡及察雅县的吉塘乡、八宿县的宾达乡相接,面积约为649.42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该镇村庄、土地大都分布在沿江两岸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大都在3200米以下,气候相对温和湿润,是全县的主要农业产区之一。建成蔬菜大棚600多亩,为昌都城镇提供了大量菜蔬,成为昌都县有名的蔬菜基地。多种经营在该镇经济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水泥厂、面粉厂等都设在该镇境内,学校、商店、饮食服务等设施齐备,已具小城镇规模。昌邦公路(昌都-邦达机场)纵贯该镇,镇驻地距昌都镇仅12公里,交通条件便利。 相关报道地委宣传部在卡若镇举办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形势报告会 4月1日下午,由地委宣传部牵头,昌都县委宣传部组织实施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形势报告会在昌都县卡若镇乃达通小学举行。卡若镇党委、政府对举办此次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形势报告会高度重视,组织卡若镇干部职工、乃达通小学全体师生及周边达肖、多然、特贡、巴肖、加卡5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的农牧名群众近500人听取了报告。 报告会由卡若镇党委书记江地主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冰、理论科科长孙玉红、昌都县委宣传部长吴剑出席了报告会。地委宣传部向巴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批达赖、保稳定、促和谐》的形势报告,通过深入细致地讲解西藏历史、藏传佛教的传承历史、西藏解放后宗教信仰得到高度尊重的实例,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通过揭批达赖其人、其言、其行,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清了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 最后,卡若镇党委书记江地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要求广大干部职工、师生员工、农牧民群众一定要旗帜鲜明、坚定立场,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为昌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