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卡诺萨 |
释义 | 卡诺萨意大利北部古城堡。位于亚平宁山脉东北麓,西北距帕尔马27公里。城堡于公元十世纪中叶建在一个高地上。历史上曾是控制伦巴第平原和通往罗马道路的要塞。 卡诺萨之辱自从查理大帝于公元800年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以后,竟使罗马教皇有了与世俗政权争权夺利的资本,从而导致了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政教之争。在萨利安王朝亨利四世(1056-1106年在位)统治时期,这场政教之争最为激化并最终导致战争。 1075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Gregory VII)趁德国国内局势未稳之际,命令亨利四世放弃任命德国境内各教会主教的权利,宣布教皇的地位高于一切世俗政权,甚至可以罢免皇帝。对此,亨利四世以召集德意志主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相对抗。于是格列高利七世发布敕令,废黜德皇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解除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与此同时德国国内以土瓦本公爵鲁道夫为首闹独立的一些诸侯宣称,倘若亨利四世不能得到教皇的宽恕,他们将不承认他的君主地位。在这种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亨利四世再也无法顾及自己高贵的皇帝身份,演出了一场德国版的“负荆请罪”。 这位德皇决定暂时委屈一下自己,前往意大利北部托斯坎纳伯爵夫人的卡诺莎城堡(Canossa),以向隐居在那里的教皇忏悔请罪的方式来争取时间。1077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习惯,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列高里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人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 最终胜利者从表面上看,教皇格列高里七世是这场斗争的胜利者。而真正的胜利者却是亨利四世。因为此后反对他的诸侯们就失去了另立皇帝的借口。而且人民也同情他并站到了他的一边。亨利四世得以有时间平息以鲁道夫为首的诸侯反对派。1080年,鲁道夫在战斗中死去。亨利四世立即挥戈南下,将矛头直指意大利,准备以武力血洗“卡诺莎晋见”之辱。1084年,德皇大军攻陷罗马。格列高里七世匆忙出逃。亨利四世遂另立新教皇克雷门三世。次年,格列高里七世在孤独中客死意大利南部的萨莱诺。一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实用主义气度使亨利四世终于笑在最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