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释义

作品名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创作年代:战国

作品出处:《孟子·离娄章句下》。

文学体裁:文言文

作者: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作者面貌: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字号:名轲,字子舆

作者籍贯: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解 释

“泽”是指一个人的功名事业对后代的影响;

“斩”,意谓断了,没法再继承。

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

原文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 。

延 伸

对此民间有句话,概括地极为深刻:“富不过三代”

《孟子·离娄章句下》,原文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亦五世而斩”具体意思两句可以并在一起理解,“泽”是指一个人的功名事业对后代的影响;“斩”,意谓断了,没法再继承。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先天的后天的外在的内在的。对此民间有句话,概括地极为深刻,“富不过三代”。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成就了大事业的人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因为子孙们坐享其成不思进取)。

作者简介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孟子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父名激,母邹氏。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就学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学成以后,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6: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