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军政 |
释义 | 军政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阶段的主要军事著作。与之同等的还有《军志》。是西周时期萌芽形态的兵书。早已失传,作者亦不详。 词目军政 拼音jūn zhèng 基本解释英文:[army and government] 中文:军队和政府 日文:军と政府 韩文:군대와 정부 详细解释1. 军中政教;军中政事。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楚子 为舟师以伐 吴 ,不为军政,无功而还。”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五状》:“自西寇猖獗,久当戎事,虽才不逮志,未有成绩,若其裁处军政,审料敌情,既逾岁年,粗亦详练。”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人材进则军政修,人心肃则国威遒。” 2. 明 清 对武官的定期考核称为军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禁卫·锦衣官考军政》:“武职五年军政,一如京官六年大计,其典至钜至严。”《清史稿·世祖纪二》:“丁巳,诏军政六年一举行。” 3. 军界与政界;军队与政府。 茅盾 《子夜》十:“‘到 北平 吃月饼’--军政当局也是这么预言战事的结束最迟不过未来的中秋。”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三:“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军政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初步形成阶段的主要军事著作。与之同等的还有《军志》。 是西周时期萌芽形态的兵书。早已失传,作者亦不详。但从《左传》、《通典》的引文“有德不可攻”、“地制为宝”“知难而退”、“强而避之”等中揭示了深刻的谋略内容。可以看出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孙子兵法:《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4.“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是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1924年孙中山发表了《国民政府建国大纲》,集中阐述了他三阶段的政治主张:“在军政时期,一切制度悉隶于军政之下。政府一面用兵力扫除国内之障碍;一面宣传主义以开化全国之人心,而促进国家之统一”;“凡一省完全底定之日,则为训政开始之时,而军政停止之日”;“在训政时期,政府当派曾经训练、考试合格之员,到各县协助人民筹备自治。其程度以全县人口调查清楚,全县土地测量完竣,全县警卫办理妥善,四境纵横之道路修筑成功;而其人民曾受四权使用之训练,而完毕其国民之义务,誓行革命之主义者得选举县官,以执行一县之政事;得选举议员,以议立一县之法律,始成为一完全自治之县。一完全自治之县,其国民有直接选举官员之权,有直接罢免官员之权,有直接创制法律之权,有直接复决法律之权”;“凡一省全数之县皆达完全自治者,则为宪政开始时期,国民代表会得选举省长,为本省自治之监督。至于该省内之国家行政,则省长受中央之指挥”,“全国有过半数省分达至宪政开始时期,即全省之地方自治完全成立时期,则开国民大会决定宪法而颁布之”;“宪法颁布之后,中央统治权则归于国民大会行使之,即国民大会对于中央政府官员有选举权,有罢免权;对于中央法律有创制权,有复决权”;“宪法颁布之日,即为宪政告成之时,而全国国民则依宪法行全国大选举。国民政府则于选举完毕之后三个月解职,而授政于民选之政府,是为建国之大功告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