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钧州 |
释义 | 名字由来钧州: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1184),因阳翟(今禹州市)有钧台,所以改称钧州。 钧台也叫夏台,原在禹州城南,距城十里。《水经注》载,在三峰山东南 ,大陵之西,陵上有“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有隅水东南 流,经陵下,积为坡,坡方十里,称钧台坡。一说,钧台在“颍川城郭之阴”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也是夏桀囚禁商 汤的地方。 明洪武年间,因禹州有“钧台”故,改阳翟为钧州。明万历三年(公元 1575年),避避神宗朱翊钧的“钧”字,改钧州为禹州。 蒙金之战蒙古消灭金国的主力,双方主力会战。 钧州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适遇大雪,金军披甲胄僵立雪中,枪槊结冻如椽。蒙古军则利用时机充分休息,然后全线进击,金军被蒙古军包围在三峰山,损失惨重。最后,蒙古军让开一条通钧州之路,纵金军出走,乘势夹击,金军全军覆没。移剌蒲阿北走,至望京桥,被蒙古军俘获。完颜合达领数百骑败入钧州。蒙古军进破钧州,斩完颜合达。这次战役使金朝尽失精锐部队,金朝灭亡遂成定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