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绝句·一双燕子语帘前 |
释义 | 作品名称:绝句·一双燕子语帘前 创作年代:宋代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王雱 作品原文一双燕子语帘前,病客无憀尽日眠。 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 作品赏析这是一首语言平易、画面优美的小诗。它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秀雅小巧的春景图画。园内燕语花开,春雨如烟,展示一片生机。然而,庭院中的主人,却始终躲在竹帘内倚枕静观这一幅幽静的春色图。 头一句,如同秦观的《夜游宫》:“巧燕呢喃向人语,何曾解、说伊家些子事。”没有人能听懂燕子在讲什么,反正它们是在用自己的语言交谈。这种春日随处可见的景物,使人感到亲切。这景物暗点季候,指明地点,且暗示庭院阒寂,无人喧闹。否则,燕子便不会在帘前双双对语了。正因为庭院阒寂,所以第二句“病客无憀”,紧承上句而来。无憀,意同无聊,因有病闲居,所以整日倚枕高卧。第三句紧承第二句而来,因主人整日放帘倚枕,所以虽满园杏花盛开,也无人观赏。第四句承第三句,由遍地杏花,写到满庭春雨,一派绿烟。它为春燕、杏花等景物布设了秀雅的背景。 一、三、四这三句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图,春雨迷蒙,一派幽静。全诗只有第二句写人。表面看来,这位主人对周围的一切似无兴趣。其实,正是他在细心地观察和领略着满院春光。唯其如此,他才听到燕子的亲切对话,看到杏花的一齐盛开,满怀幽趣地观赏碧绿的草坪和细雨。他的“尽日眠”,并不是进入睡乡。这个“眠”同韩愈《病中赠张十八》中“又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逄”的“眠”字含义相同,不过是安闲地静听而已。这位垂帘高卧的“病客”,正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幽闲恬静的诗趣。 作者简介王雱(1044-1076),字元泽,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之子。自幼聪颖,曾中治平年间(1064-1067)进士。历官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天章阁待制兼侍讲、龙图阁直学士。曾受诏编撰《诗义》、《书义》。有《南华真经新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