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决策后惊奇 |
释义 | 决策后惊奇,(post-decision surprise),是一个经济学名词,是决策者系统性地发现,结果比预期要糟,他们表明对于任何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或)存在许多替代方案的决策,将经常发生“决策后惊奇”。 概述决策后惊奇,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决策者系统性地发现,结果比预期要糟。他们表明,对于任何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和(或)存在许多替代方案的决策,将经常发生“决策后惊奇”。这个词初看词意大概很难准确地理解它的意思,其实所谓的“决策后惊奇”,就是指当一个人面临太多选择的时候,他最终的决定一定会让他感到后悔。关于这一点越是优秀的人越容易体会到。不能言说的痛苦是惊人的。但事实是更多的人没有机会发现真相,迷茫更甚。 认知错觉对任何一个招聘新雇员的组织来说,面试的候选人越多,就越有可能会赢者的诅咒雇佣到更好的员工,同时,雇到的这个候选人达不到组织期望值的可能性也越大。类似地布朗(Brown,1974)讨论了一个公司内部资本投资项目的案例。如果有众多这样的投资项目要考虑,而只有极少数的项目会被选中,那么实际净收入就会倾向于比预计的要低,即使对这些规划方案的评价都没有偏见。 赢者的诅咒是可以用现代行为经济学(即认知心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结合)进行研究的问题的一个雏形。关键的因素是存在着一种认知错觉、一种精神作用,能诱使相当多的受试者犯系统性的错误。这种认知错觉的存在是由卡彭等人发现,由巴泽曼和萨缪尔森,卡格尔和莱文论证的。只要这样的错觉可以被论证,市场结果与经济理论预言相背离的可能性就会存在。 具体案例以单位雇人为例,如果为了挑个秘书安排三十个人面试,最后选上的这位,大概会要求老板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是给她泡杯茶。这是另一个版本的the winners curse ,经济学家卡彭说:“如果一个人在拍卖中赢了其他两三个人,那是好事情;可如果他赢的是五十个人呢?那就糟糕了。”十三年前,央视广告的标王秦池酒厂是何等的风光,那它现在怎么样了呢?没错正糟糕着呢!1996年秦池第二次夺得标王,出价是3亿2千多万,可当年它的利税才2.2亿,这样的公司不倒闭,真是天理难容。 [1]名家观点“经济学家总是会时不时地写几本既有趣、又有意义的著作。理查德·泰勒在《赢者的诅咒》一书中正是做了这样的事。” —— 斯坦利·W 安格里斯特 “通过揭示在真实世界中一系列既有哲学色彩、又有现实意义的难题,理查德·泰勒以一种令人愉快的方式形象地阐释了那些深奥晦涩的思想……泰勒在这本令人振奋的书中要呈现给大家的是当代经济学中最精彩绝伦的思想华章。它将带领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博大的研究视野中洞察人类的经济行为,从而也进一步补充我们对市场和价格的见解。” —— 克里斯托弗·法若尔 “理查德·泰勒时髦地叙述了一些实证的经验研究,这些研究的发现将不断炙烤那些迄今为止广受庇护的经济学理念。” —— 劳拉 L. 鲁普斯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