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句组
释义

句组的概念

句组,又叫“句群”或“语段”,是指在结构上前后连贯、具有一个明晰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句组是语法中最大的一级语法单位。再往上数的话就是段落与篇章了。

句组是几个在意义和结构上有密切联系的各自独立的句子组成的言语交际单位。即: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句组的特点

1. 大于句子但不小于段落

句群是由句子组合而成的,一个句群至少包括两个句子。每个句子都有其特定的语气和语调,书面上都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这就和幅巨不同,复句的构成单位是分句。

水田漠漠,绿树荫荫,油油的禾苗之间,“嘎嘎”地叫了,那便是秧鸡。

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真理,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烧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

上述例句都只包含一个句子,无法构成句群。

什么是“世态”?“世态”就是社会的面貌,就是人间百态,就是生活中五光十色的现象和故事。

在绘画领域,突出的标志是出现了以世俗生活为中心的风俗画,佳作层出,影响非凡。其中,最杰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上述例句都是两个句子的组合,可以构成句群。

2. 靠语法手段相互组合

构成句群的一组句子不是杂乱无章地随意拼凑在一起的,而是采取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起来的。句群的组合方式与复句的构成相似。例如:

例1:有人说幸福是抽象的,那是因为她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而且,他所谓的幸福是对个人而言。(句子之间用“而且”关联,表示递进关系)

例2: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中,有不少科学家认识了真理,并且坚持真理,结果被愚昧的统治者杀死、烧死,他们的学说、著作也被禁止、焚毁。但是,人可以处死,书可以被烧毁,而真理却是杀不死、烧不毁的,它愈来愈发出灿烂的光辉。(句子之间用“但是”关联,表示转折关系)

例3: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地垂着;笑嘻嘻地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地听。(句子之间用“也”关联,表示并列关系)

在联结词的的使用上,句群和复句的关联词语使用情况不同

Ⅰ复句中经常使用的合用关联词语,如 “一边……一边”、“之所以……是因为”、“尚且……何况”、“与其……不如”、“宁可……也不”、“不是……就是”等,互相呼应、联系紧密,只能出现于句子的内部,不能出现在句群中。

还有一些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如果……那么”,“也……也”、“又……又”、“只要……就”、“既然……那么”等,在复句中经常使用,在句群中一般不成对使用,必要时只使用其中的一个。

Ⅱ一般情况下,关联词语只出现在句群后续句的句首,用以引出下文。

Ⅲ有些具有关联作用的词语只能用于组合句群。常见的有“这样”、“只有这样”、“除非如此”、“为的是”、“总之”、“比方说”、“不料”、“由此可见”、“其实不然”、“上面……下面”、“首先……其次……最后”、“先说……再说”、“这就是说……而不是说”、“不在于……是在于”、“为什么……原来”、“为什么……是因为”。

3. 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

每个句群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明晰而又复杂的中心意思,句群中的所有句子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意思来表述,不能横生枝节。因此,句群中的各个句子在意义上是前后连贯、互相照应的,句与句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事理关系。例如:

例1:从汉魏乐府、唐宋诗词、金元散曲到明清的歌谣俚曲,其曲调随着时代的变化屡次有增减。明代的《九宫词谱》,共列曲牌685种;清代乾隆年间编成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共汇集南北曲牌2094种。

例2:杨树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容易繁殖。绝大部分的杨树品种插条都能生根。杨树的这种走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的“灵活性”,确是一个适合发展的得天独厚的长处。杨树的母株花谢不久果实就成熟裂开。种子带有丝状长毛,随风飘荡,飘落在湿润地带就能下种成株。用种子繁殖也是杨树育苗的一个好方法。

句组的类型

(1)并列句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并列关系的句子构成。

例如: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

(2)承接句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承接关系的句子构成。例如: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绯红,绯红又变成了浅红。最后,当这一切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的天空,是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3)选择句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选择关系的句子构成。例如:

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4)递进句组

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句子组成,例如: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5)转折句组

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句子构成。例如:

他们的文化程度并不很高,发言也没有稿子,可是他们说的有思想,有感情,语言生动感人。

(6)因果句组

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句子构成,例如:

在义理、考据、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材料是要由观点来统帅的。

(7)条件句组

由两个有条件关系的句子构成。例如:

尤论正确也好,鲜明、生动也好,就语言方面来讲。字眼总要用得恰如其分。这样,表现的概念才会准确,也才能使人感到鲜明。

(8)解说句组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解说关系的句子构成。例如: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说,高官厚禄收习不了,贫困穷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句组和段的关系

句组和段不是一个范畴的概念。句组是语法概念。指共同表示一个中心语义的一组句子;段是从文章结构的角度讲的,它是组成文章的一部分。但是句组有时也和文章的段重合。例如:

说起野花,也是海岛的特色。春天有野迎春。夏天太阳西斜,漫山漫坡是一片黄花,散发一股清爽的香味,黄花丛里,有时会挺起一枝火焰般的野百合。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就会闻到野菊花那股极浓的药香。

到冬天,草黄了,花也完了,天上却散下花来,于是满山就铺上一层耀眼的雪花。(杨朔《海市》)

这是一句组,也恰好是一个段落落比句群大。即一个段落可能有不止一个句群。如:

①当那连绵的山雾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上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②这种云叫卷层云。③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要转阴。④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和月亮,就象隔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⑤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⑥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使要下雨或者下雪。⑦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化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

暗灰色的云密密层层地布满了。⑧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⑨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看云识天气》)

这一段文字有三个句群。①③③是一个句群,讲卷层云;④⑤⑥是第二个句群,讲高层云,第三个句群是⑦⑧⑨,讲雨层云三个句群之间的关联词语“接着”“最后”。这是段大于句群的情况。也有时段小于句群。

我爱秋天。

我爱我们这个时代的秋天。

我愿这大好秋色永驻人间。

句组的分析

句组的层次和内容关系基本和复句一致,句群也有一重句组、二重句组、多重句组之分;句组的内部也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假设、条件、因果、目的、解证等关系。

所谓句组,它是介于句子与段落之间的最大的语法单位。句组里的每一个句子应是围绕着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连贯地组织起来的。而一篇成功的文章又总是一个中心意思连着另一个中心意思前后相衔接地逐步展开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句组,往往是一篇“五脏俱全”的小文章,它是一个囊括了词法、句法、修辞、逻辑和章法的“综合工程”。诚然,句组之于段落篇章是局部对于全局的关系,然而在另一条件下,句组则是单句和复句的全局。这种对立而统一的辩证关系,就使得句组突破了语法范畴,而跻身于修辞、逻辑和写作的行列。

句组的示例

分析句组的内部关系,可以比较多重复句的分析,如: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②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也来了”,③ 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④不光古代的话后世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

多方言(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这个句组由四个句子构成,第1句总说,是中心句第③④句解说②句,第②③④句全解说第①句。可以用下面两种图表示(①②③分别代表次第排列的句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