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拒人千里 |
释义 | 典故鲁国打算让乐正子治理国政。 孟子说:“听到这一消息,我喜欢得睡不着觉。”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乐正子很有能力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有智慧有远见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是因为见闻广博吗?” 孟子说:“不是。” 公孙丑问:“那您为什么喜欢得睡不著呢?” 孟子回答说:“因为他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公孙丑问:“就是因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孟子说:“对,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足以治理天下,更何况是鲁国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四面八方的人会不远千里赶来提意见;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那人就会说: ‘喔喔,你说的这些我早就知道了!’‘喔喔’的声音和脸色就会把别人拒绝在千里之外。有志之士在千里之外停滞不前,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就会到来。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在一起,想治理好国家,能办得到吗?” “拒人千里”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出自《孟子﹒告子上》) 成语解释【名称】拒人千里 【拼音】jù rén qiān lǐ 【解释】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下》:“诣诣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事例】他摆出一幅~的傲慢神态。 【反义词】三顾茅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