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聚石斛 |
释义 | 聚石斛,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附生兰,假鳞茎密集附生于树干上,纺锤形,两侧压扁,具2-5节,又名“上树虾”。 基本资料中文名:聚石斛 拉丁名:Dendrobium lindleyi Stendel 别名:上树虾 形态特征顶生叶1枚,矩圆形,先端钝或微凹,边缘多少波状;6月开花,总状花序生于新茎上部节上,有花5-12朵,橙黄色,唇瓣近圆形,质地薄,形如金币,非常美丽。 茎假鳞茎状,密集或丛生,多少两侧压扁状,纺锤形或卵状长圆形,通常2—5节,长1—5厘米,粗5—15毫米,顶生1枚叶,基部收狭,干后淡黄褐色,具光泽;节间长1—2厘米,被白色膜质鞘。叶革质,长圆形,长3—8厘米,宽6—30毫米,先端钝并微凹,基部收狭但不下延为鞘,边缘多少波状。总状花序从茎上端发出,远比茎长,长达28厘米,疏声生数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小,狭卵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花梗和子房黄绿色带淡紫色,长3—5厘米;花橘黄色,开展,质薄;中萼片卵状披针形,长约2厘米,宽7—8毫米,先端稍钝;侧萼片与中萼片近等大;萼囊近球形,长约5毫米;花瓣宽椭圆形,长2厘米,宽1厘米,先端圆钝;唇瓣横长圆形或近肾形,长约1.5厘米,宽2厘米,不裂,中部以下两侧围抱蕊柱,先端通常凹缺,唇盘在中部以下密被短柔毛;蕊柱粗短,长约4毫米;药帽半球形,光滑,前端边缘不整齐。花期5—6月。 产云南勐海、河口、西畴;附生于海拔270—1400米的石灰岩山次生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分布于贵州、广西、海南、香港、广东。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老挝、越南也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