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释义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又称体外酶促基因扩增。它以敏感,特异,快速的核酸分析技术而著称,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一项突破。由Mullis发明于1983年。经不断的改进,现今已发展出了不对称PCR(aeymmetri′c PCR),反向PCR(inveree PCR),多重PCR(multipex PCR),锚定PCR(anchored PCR),差异显示PCR(olol PCR),定量PCR(quantity PCR)等多种PCR技术。 基本原理PCR模拟于DNA的自然复制过程,引物按照碱基配对与DNA模板互补结合以后,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配对的原则(A、T,C、G),从引物开始合成与模板DNA互补的DNA链。经变性,退火,延伸等一次循环,DNA链数量增加一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简称PCR技术,是一种利用DNA变性和复性原理在体外进行特定的DNA片断高效扩增的技术,可检出微量靶序列(甚至少到1个拷贝)。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仅需用极少量模板,在一对引物介导下,在数小时 内可扩增至100万-200万份拷贝。 技术步骤高温变性双链DNA模板在热作用下(一般在95℃),使氢链断裂,双链解离,形成单链DNA这一过程称之为变性。变性后的单链可以重新结合,形成双链,其他性质也同时复原。 低温退火模板DNA经过变性,分解为两条单链。经过系统温度降低,引物退火与互补的DNA模板结合,形成局部的双链,这也是DNA复制的起点。 中温延伸引物与模板结合后,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从引物的5′端向3′端延伸,合成与模板互补的DNA链。每一循环经过变性,退火和延伸,DNA含量即增加一倍。变性、退火及延伸。以上三步为一循环,每一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个的模板,这样经过九小时的循环,每一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这样经过数上时的循环后,可得到大量复制的特异性DNA片段。反应条件一般为94℃变性30秒,55℃退火30秒,70-72℃延伸30-60秒,共进行30次循环左右,最后再延伸72℃5分钟,4℃冷却终止反应。 影响因素引物C+G的核苷酸数应在45%~55%,以20个核苷酸为宜,如太短易出现错配,太长则易形成稳定的集合体。在一条引物内或一对引物间不应有5个以上的互补核苷酸。引物的浓度为0.1 μmol/L~1.0 μmol/L,就可完成30~35个循环的扩增,一般认为0.5 μmol/L已足够。过高浓度可能导致异位引导,可出现非靶序列的扩增。 PCR缓冲液在反应体系中不能含有高浓度的鳌合剂(如EDTA),及负电荷离子基团(PO-34)。Mg+2离子浓度要合适,它可影响引物的退火,模板和PCR中间产物的链解离,产物的特异性,引物二聚体的形成及酶活性等。Mg+2离子浓度也受DNA模板和鳌合剂的影响。 Taq酶无论市售国产或进口的,都是当前质量较好的酶。应以1~2 U为宜,如加酶过量除浪费外,还有可能导致非靶序列扩增,太低又会影响PCR产量。但在经25~30次循环以后,酶含量便成为制约反应进行的因素。此时如仍需扩增,应以产物为模板,再行第二轮扩增为好。 靶序列要以线性DNA作为模板最好。假如用质粒作反应模板,最好先将其线性化后再用。 退火温度取决于反应体系中引物的浓度,引物长度及其核苷酸的组成,温度以比引物扩增的Tm值〔(A+T)X2+(C+G)X4〕低5°为宜。温度过低会增加引物与模板之间的错配现象,特异性就会下降。 延伸时间和温度Taq酶的酶活性温度可在20℃~85℃之间。但温度太低会引起非特异性扩增现象的增加,太高则会引起引物与DNA之间的变性,因此一般选用72℃。延伸时间取决于所扩增片段的长度,片段长者时间要长,短者则要短。但在最后一次循环的延伸,为使所有的产物完整,时间可以更长。 循环次数亦取决于模板的浓度。模板浓度高者,循环次数少,低者循环次数可增加。一般循环30~35次足够。此时所得产物生成速度已经接近平台期,再增加循环次数不但不能增加产量,反而引起非特异性背景产量的增加,循环次数太少则产量就降低。 技术分类1.逆转录PCR(RT-PCR)用来扩增RNA的方法。 2.竞争逆转录PCR(competi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ction C-RT-PCR)低丰度RNA定量的好方法。 3.多重PCR(multiples PCR)在同一PCR体系中加入多对引物可用于基天长度很长,发生多处缺失的。 4.多种PCR可同时加入多套以生物素标记的引物起进手PCR反应。 5.反向PCR(i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对一个已知的DNA片段两侧的未知序列进行扩增和研究。 6.不对称PCR在扩增循环中引入不同引物浓度,以得到单链DNA并进行列测定,以了解目的基因的序列。 7.锚定PCR(anchor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帮助克服序列未知或序列未全知带来的障碍。在未知序列未端添加同聚物尾序,将互补的引物连接于一段带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锚上,在锚引物和基因另一侧特异性引物的作用下,将未知序列扩增出来。 8.着色互补试验或荧光PCR(color complementation assay or fluorescent PCR)原理是用不同荧光染粒,分别标记于不同寡核苷酸引物上,同时扩增多个DNA片段,反应完毕后,利用分子筛选去多余的引物。用紫外线照射扩增产物,就能显示某一DNA区带荧光染料颜色的组合,如果某一DNA区带荧光染色料颜色的组合,如果某一DNA区带缺失,则会缺乏相应的颜色。 9.双温PCR(two-temperature PCR)仅仅执行两步温度程序。合并退火与延伸温度。一般常用温度是94-95℃和46-47℃。可以提高反应的速度和特异性。 10.原位PCR技术:PCR虽然能扩增包括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的各种标本的DNA,但扩增的DNA或RNA产物不能在组织细胞中定位,因而不能直接与特定的组织细胞特征相联系,这是该技术一个局限性。原位杂交虽具有良好的定位能力,但由于其敏感性问题,尤其是在石蜡切片中,尚不能检测出低含量的DNA或RNA序列。而原位PCR(In situ PCR,简称IS PCR),它可使扩增的特定DNA片段在分离细胞和组织切片中定位,从而弥补了PCR和原位杂交的不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多种设计的原位PCR扩增仪系统问世,使操作简便,软件灵活,已成为拉增固定细胞和石蜡包埋组织中特定DNA和RNA序列的有用工具。 应用领域(1)扩增各种蛋白的基因:可用于基因重组、蛋白表达、构建cDNA文库,目前所用的基因工程生物产品,绝大多数为通过PCR方法而获得的目的基因。 (2)PCR后的测序:可以很快地测出常规的PCR产物或单链的DNA序列。 (3)用于分子进化和种系发育的研究,因为在一些巨大分子的序列中含有足够的进化信息,通过PCR对其编码基因的扩增,并与较近或较远的种系比较,研究其分子进化及种系发育是很有用的。 (4)分析和诊断遗传性疾病,根据其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对其做出诊断。如甲型血友病、苯丙酮酸尿症、地中海贫血等有特定的遗传性基因,可以做出明确的诊断。 (5)对人类HLA基因的多肽性分析,用于器官移植的配型。比原有的免疫学方法要好得多,无论在准确性及特异性,检测的速度等方面都提高了许多。 (6)对于某些基因突变,如肿瘤发生的研究等均很有用。 技术应用范围(1)PCR技术扩增特定序列为基础,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如PCR-RFLP、PCR-SSCP从已克隆的双链DNA中产生特异性序列作为分子探针; (2)通过选择性扩增cDNA中产生特异性序列作为分子探针; (3)通过选择性扩增cDNA中的特殊片段,产生针对尚未克隆的基因的探针; (4)从微量mRNA中产生cDNA文库; (5)产生大量用于序列分析的DNA; (6)分析 基因突变; (7)做染色体步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