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举牌哥
释义

简介

陈逸华,广州16中的高一学生,自2011年5月4日在该市多个公共场所举牌,呼吁众人反对花巨资统一改造地铁车站,收集市民签名。有网友将他举横幅收集签名的照片发上微博,短短几天,就被转发超过万次,引起一片讨论的热潮,有网友赞其“勇气可嘉”。同时,公众对一号线改造的质疑也纷至沓来,面对公众质疑,广州地铁公司一周内三次回应陈逸华,最终表态会本着节约的原则翻修。

事件详情

高中生多渠道征集反对意见

去年,广州地铁公司发公告称,一号线16个车站将进行总体翻新改造,预计花费9277万元,计划在2013年年底完成。翻新工程将铲去原有墙面,改为统一灰色石板。

今年4月中旬,陈逸华在微博和“地铁族”论坛上提出质疑:“一号线是否需要全面翻新仍有待商榷,并不是所有的站都残旧到要翻新的地步,且翻新工程庞大,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地下空气。而从文化角度看,一号线每个站原有的装修风格与特色被全然抹杀在石板下。从乘客角度看,千篇一律的装修会造成车站的识辨性降低。”

接着,陈逸华又到地铁站服务台反映自己的意见,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他便打算通过签名的方式,反对地铁车站翻新。5月3日,陈逸华打印了二百多份传单,放学后在地铁站发放,但没有引起市民的关注。后来,他买来晾衣竹竿,制成横幅,写上“请支持联名反对‘统一’化翻新行动”等内容,在地铁口举着,并收集市民签名。3天时间里,陈逸华收集了300多个市民签名。

地铁公司最终态度转变

被网民们亲切地称为“举牌哥”的陈逸华,得到一片支持声。在公众的持续“围观”下,广州地铁公司在一周内三度回应。5月6日,地铁公司首度回应,称地铁已经存在安全隐患,旧线路老化、装饰材料残旧破损,因此需要全线改造。但这未能平息质疑声。5月7日,陈逸华到珠江新城地铁站服务台,就地铁公司首次回应提出多点质疑。第二天,地铁公司主动约见他回应质疑,地铁公司作出详细的解释,剖析了存在的安全隐患,仍坚持改造。

5月10日,广州地铁公司第三次回应公众对于此项工程的质疑,态度“大转弯”。地铁公司表示,会本着节约原则翻修,未开工的车站没有坏的地方不会改动,在尽量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达到安全、节能、环保、节约的效果。陈逸华获悉地铁公司最新表态后,欣喜若狂,声音变得有些兴奋,“这个回应还是让人信服的,希望地铁能做到”。

社会评价

网友大赞陈逸华有公民意识

微博上,网友小党说:“一个小朋友撼动一项大工程,广州人应该自豪!”网友TVS曹军则说:“广州少年让所有的成年人都会觉得汗颜!少年强,广州强!这才是广州精神!”陈逸华的公民意识备受称赞。

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特别指出,陈逸华身上体现出的公民意识让人敬佩。“更难得的是,他这么做全凭自己对地铁一号线简单的热爱之情。”广州本地一著名评论员称赞陈逸华的言行冷静、智慧、理性,认为他反对地铁一号线翻新的网帖调查深入、思考全面、言之有据,他“身上散发着城市主人的气质,这是富有现代意识的时代精神,弥足珍贵”。

陈逸华出生在广州一个普通人家,他的父母很认同孩子的想法。

胡乐乐:多培养一些“举牌哥”式的现代公民

广州16中高一学生陈逸华在地铁站“举牌”收集市民签名,反对花近1亿元进行地铁一号线统一化改造,此事终获成效。在舆论推动下,地铁公司三度回应并改变初衷。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特别指出,陈逸华身上体现出的公民意识让人敬佩。

这样“过激”的学生及其举动,却并未被校方“会商”,家长还很认同他的想法,学校和老师也给予宽容和鼓励——“老师希望我保护好自己,免受伤害,还希望我多点思考。”没有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意识的家长与学校,绝对不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

从小到大,我们的各类教育一味教育子女、学生和国民“听话”。所谓“乖”,不过是老老实实听大人的话,听老师的话,听“权威”的话。这样的人无非就是一个没有主见或麻木的有奴性的人和臣民。

公民是现代社会和国家最需要的人。没有大量知法、守法且能护法的合格公民,社会和国家的财富就会被少数特权者和利益集团瓜分,普遍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福祉也会被他们破坏殆尽。公共权力没有约束和制衡,普罗大众的积怨会最终酿成社会的剧烈冲突与对抗,改革与发展来之不易的成果也势必难保。只有人人都成为合格公民并且积极主动,才是确保社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正途。

公民的养成,虽然家庭和社会同样重要,但最主要的地方在学校,因为学校有能专门进行系统的公民教育的专职教师。美国哲学家杜威早在上世纪初就指出,我们应该把学校改造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当学校能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引导和训练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并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我们将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诚哉斯言!

温家宝总理5月3日同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在中南海座谈,他提出希望——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学会判断事物的真伪;靠思考了解事情真相,做出正确判断;还要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此前,他在吉隆坡会见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侨和留学生代表时也指出,一个13亿人的国家,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独立思考和有创造精神,那么这个国家任何力量都打不败。是的,只有大量公民,才能承担国家强盛的重任。

我们的教育应该大力培育公民。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一早就以民主的亲子关系熏陶子女;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始终以民主的师生关系熏陶学生,并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公民的知识、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社会教育中,大众传媒、文化机构、非政府组织应大力传播公民的知识、宣传公民的典范、提供公民教育和公民实践的机会与场所。这三方面应该积极配合,才能协力培育好公民。当成千上万个公民通过教育培育出来时,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才能有价值、可爱、和谐。

“举牌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小小少年逼停大工程,带给我的惊奇和震撼仿佛是听闻中国足球运动员逼停“皇马”。但仔细看来,我还是不敢相信这是“举牌哥”陈逸华“一个人的胜利”。

今年4月中旬,陈逸华在微博和“地铁族”论坛上对地铁站“统一化”改造提出质疑:“一号线是否需要全面翻新仍有待商榷,并不是所有的站都残旧到要翻新的地步,且翻新工程庞大,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地下空气。而从文化角度看,一号线每个站原有的装修风格与特色被全然抹杀在石板下。从乘客角度看,千篇一律的装修会造成车站的识辨性降低。”接着,陈逸华又到珠江新城地铁站服务台反映自己的意见,说的有理有据,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直到他买来晾衣竹竿,制成横幅,写上“请支持联名反对一号线‘统一化’翻新行动”等内容,并收集了300多个市民签名,引起公众的持续“围观”后,广州地铁公司才公开回应质疑,但仍然坚持改造。陈逸华未被说服,他再度发表微博反对意见,而此时已有大批市民对“统一化”改造持反对意见。面对公众质疑,广州地铁公司态度终于“大转弯”。陈逸华无疑起了“举旗”的作用,但若自始至终只有陈逸华一个人在战斗,缺乏公民意识的及时跟进,广州地铁是不会改变“统一化”路径的。

在“举牌哥”的背后有学校和家庭的支持。陈逸华表示:“老师没有让我不再参与这件事。老师告诉我,个人的行为学校不会干涉,我可以继续理智地表达想法。任何处分、封杀都是不存在的。我很感谢老师给予那么大的自由度。”而陈逸华的父母虽然害怕惹事,劝阻过他,但尊重孩子的意见表达。陈逸华是幸运的,假如其父母是“望子成龙”的“虎妈”、“虎爹”,“举牌哥”就只能在家里“举作业”了。

在我看来,对“举牌哥”支持最大的是法治。工程改造项目必须取得多数民意支持方可动工,这已成为决策程序。广州地铁车站改造没有走民意调查和表决的程序,这样的“统一化”难以持续,最终于不得不低头。而在“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的大环境下,“举牌哥”自己创造条件反对“统一化”,合理合法。其言行冷静、理性而智慧——仿佛是个人行为,没有导致“群访”,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但又让有关部门无法忽视。“举牌哥”在广州没有被“黄牌”警告,凯旋而归,见证了法治的进步和政治文明的进步。

“举牌哥”的出现也是城市文化熏陶的结果。到过广州的人发现,广州人在现代化大潮中保持了定力,光孝寺、南海神庙、六榕寺花塔、镇海楼、三元里平英团旧址、广州公社旧址、大元帅府旧址等文物古迹得到较好的保护,在广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任何“新地标”无法取代的。数年前,一个名为“发现广州”的民间组织在网络上自发形成,其一千多名成员走遍广州,不断发现鲜为人知的古迹,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保护。在这样的氛围中,难怪作为90后的“举牌哥”陈逸华会说:“我天生比较怀旧,挺遗憾没有住在老城区。”也难怪广州地铁面对批评,会很快“反应过来”,表示尽量保持老车站的总体风格。这一切对于一些热衷于“追新”的城市,恐怕是不容易复制的。

“举牌哥”是一面焕发青春朝气的旗帜,同时是一面“反统一现代化”的旗帜。我以为,这位小公民是广州城市精神中的一张“好牌”,“举牌精神”将会发扬光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7 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