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局级干部
释义

一般局级是指部委的局级,也就是司、局、地、厅、市级别,比正处(县)级大,比副部(省)级小的职务。县局和各个区(地级市的区)的局为正科级。

干部

基本定义

1. 【functionary;cadre】

2. 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

3. 担任一定的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人员

详细解释

干部,是一个外来词,它被许多国家采用,其涵义是指在国家机关和公共团体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员。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中,首次使用了“干部”一词。从此以后,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都称为干部。党的十二大党章明确指出:“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对我国干部本质特征所作出的科学概括,也是区别于任何剥削阶段官吏的根本标志。

领导干部

定义

领导干部是具有职务和级别的干部,是一个管理者,是一个组织或团队中的领头人,带领大家去完成目标的人。

级别

领导干部有级别之分。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级别(序列),局级干部行政级别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规定,局级干部分为厅局(地)正职和厅局(地)副职,均为领导职务,厅局级正职为十三级至八级 ,厅局级副职为十五级至十级。

局级干部划分

局级干部分正职和副职

 一、厅局(地)正职:

1、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

3、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4、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5、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

6、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二、厅局(地)副职:

1、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3、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4、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5、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

6、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局级干部分局级干部实职和虚职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非领导职务是指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调研员、副巡视员、巡视员。巡视员的待遇相当于厅局级正职,副巡视员相当于厅局级副职。

担任局长职务的并非都是局级干部

国家某某总局的局长是正部级

国家某某局的局长是副部级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局长是正局级

副省级市的局长是副局级

地级市(自治州、盟、直辖市的区)的局长是正处级

副地级市(直辖市的县)局长是副处级

县(县级市、地级市的区)的局长是正科级

总之,要看任职的局属于哪一级政府领导。近年来媒体炒作的二十几岁局长,多为县级市的局长,实际只相当于科长,并不足为怪。

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

公务员领导职务层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国家级正职:一级;

(二)国家级副职:四级至二级;

(三)省部级正职:八级至四级;

(四)省部级副职:十级至六级;

(五)厅局级正职:十三级至八级;

(六)厅局级副职:十五级至十级;

(七)县处级正职:十八级至十二级;

(八)县处级副职:二十级至十四级;

(九)乡科级正职: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十)乡科级副职: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市机关的司局级正职对应十五级至十级;司局级副职对应十八级至十二级。

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

(一)巡视员:十三级至八级;

(二)副巡视员:十五级至十级;

(三)调研员:十八级至十二级;

(四)副调研员:二十级至十四级;

(五)主任科员:二十二级至十六级;

(六)副主任科员:二十四级至十七级;

(七)科员:二十六级至十八级;

(八)办事员:二十七级至十九级。

副部级机关内设机构、副省级市机关的巡视员对应十五级至十级;副巡视员对应十八级至十二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