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菊花节
释义

历史背景

菊花生在文明古老的华夏,据文献记载已历三千余年。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菊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远在西周时代,《礼记》一书记述:“鸿雁来……,鞠(菊)有黄华”。即以菊花的生态现象,反映气候变化的规律。其后,《礼记》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是以菊花在最后一个月开放指示月令。战国时的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之落英”的名句,歌颂菊花秉性高雅,不同凡响,是菊花和民族文化结缘之始。

菊花至秦汉时代,已开始作饮食菜用,据古书所云,秦代咸阳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菊花交易市场。汉代《神农本草经》则改进了“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药用功能。《西京杂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当时,称这种酒为“长寿酒”,人们饮用并流为习俗。

(1)开封菊花节

菊花是开封市花。开封栽培菊花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已驰名全国。开封民众酷爱菊花,家家有养菊、赏菊的传统。开封人爱菊,不仅爱其绚丽多姿的花朵,更爱其迎寒吐蕊,傲霜怒放的性格,这正是开封人民坚毅顽强,奋发进取精神的最好象征。因此,1983年,开封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通过命名菊花为开封市花的决议。此后,开封市在每年金秋十月举办一次菊花花会,如今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2)桐乡菊花节

金风送爽的收获季节,田野里浩翰的杭白菊,在蓝天白云下,银浪滚滚,煞是好看,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如此辽阔壮美的田野菊海、如此令人神往的田野菊海,这就是桐乡的秋季。桐乡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中国杭白菊之乡”,杭白菊种植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每年种植面积4万亩左右,产量达5000多吨,占了全国三分之二。一方水土养一方花,一方水土更养一方人,桐乡人爱菊、植菊、赏菊,以菊待客的传统绵远悠长。每到秋季,桐乡人,就用菊花装扮整个城市,用遍地田野杭白菊建起一个独一无二菊海生态旅游观光基地,让远方的客人和朋友能在金秋十月沐浴着花的芳香,走近桐乡体验着花的浪漫,并感受到这片田野的主人特有的真诚和质朴。于是,桐乡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菊花节。

桐乡市在每年11月9日左右举行菊花节。有大型文艺表演、观赏田野菊海、游览菊海迷宫、品味菊花茶,同时举行水乡古镇乌镇游、中国蚕桑丝绸文化游等活动。

(3)东流菊花节

安徽省东流镇在每年11月8号左右会举行为期一个礼拜的大型菊花节,有大型文艺表演、戏迷俱乐部大型古装黄梅戏专场演出和灯会等等。

“东流”,取之“苍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宋·黄庭坚)之意。东流镇汉代为彭泽、石城二县地,晋代为彭泽县黄菊乡,原东流县县治,依江而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爱菊成痴,任彭泽县令时,慕东流黄菊,常来此种菊、赏菊、采菊和赋菊,留下“日驻彭泽,夜宿东流”之佳语。东流也因此而知名,被誉为“菊邑”。东流镇为安徽省63家重点中心镇,首批省级文明小城慎,全国重点镇,是东至县工业基地、旅游圣地和贸易集散地。东流古文化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区内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街区东流老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陶公祠和东流双塔—秀峰塔、天然塔。

(4)北京菊花节

为充分展示菊花栽培的新品种、新技术,实现弘扬中国传统菊花文化,大力推动首都花卉产业发展,2011北京国际鲜花港秋季菊花展将于九月底至十月初举办。据悉,从09年起,北京市开始在每年秋季举办一年一度的“北京菊花文化节”。 室外展色彩艳丽的大地花海

室外展以营造气势恢弘的大地花海景观为主,共种植各类花卉30余万平方米,其中,新栽植花卉面积4.7万平方米,涉及使用精品花卉57个品种1000余万株。花展期间,屈曲花、花烟草、异果菊、观赏辣椒、五色菊、繁星花、翠菊等首次出现在园区的花卉,将与醉蝶、半枝莲、硫华菊、大花藿香蓟、观赏蓖麻、勋章菊、雪叶莲等难得一见的露天精品花卉一同绽放,并与室外种植的精品大菊交相呼应,令人目不暇接。巨幅花卉图案沿坡舒展的大地花海、各色水生植物镶嵌环绕的幻花湖、曲径通幽鸟语花香的情人谷等多处亮点景观则将同时震撼每个人的视觉与心灵,令人流连忘返。

同时,由五色草、长寿花种植而成的菊花节主题标语“花港菊韵”、写实“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的菊篱草舍、活灵活现造型精美的水上花船等园林小品,以及800余盆形态各异的造型菊也将点缀在室外展区各处,成为广大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的绝佳选择。另外,随着鲜花港花卉展示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国内外花卉企业的参展兴致日益浓厚,不仅吸引了国内知名育种企业浙江虹越公司首次参展,而且北林科技、天地秀色、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等12家花卉、苗木企业均扩大了展示面积,使企业精品花卉展示区面积增加到了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7%。所展示的50余种露天花卉、10余种水生花卉、20余种观赏草、30余种乔灌木也将为花展增添更多的亮点。

此次室外展将花海、花田、花带等大色块景观之美,用大地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现的淋漓尽致,外加与花卉造型、园林小品的相互衬托,必将呈现出一番壮美中显精致,优雅中见气势的独特效果。

室内展文化是主角

室内展以展示菊花的文化内涵为主,共展示500余种3.2万盆精品大菊,其中包括“绿牡丹、墨菊(墨荷)、帅旗、绿云、红衣绿裳、十丈垂帘、西湖柳月、凤凰振羽、黄石公、玉壶春”等中国十大传统名菊,并有50余种1.2万盆精品进口小菊参与布展。展示内容分四大乐章,第一乐章悠然见南山,以陶渊明的《饮酒》一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立意,从“菊”的君子之风、傲霜之气、纯洁之性、高尚之节和“南山”的昌盛、长寿、崇高等文化意象着手,以一幅画轴作为背景,画卷上的写意山水画与绿植、菊花组成的花山虚实结合,并利用冷雾技术制造出烟雾缭绕的感觉,远山、近景、溪流、茅舍、竹篱相映成趣,向游客们呈现出一幅亦梦亦幻的中国山水画卷。

第二乐章盛世华彩,从始植家菊的晋代开始,经唐、宋、明、清到现代,从栽培形式、实用价值、习俗、象征意义等方面讲述菊花文化的发展进程,情景再现了各朝代的菊花文化特色;第三乐章梦归田园,以现代造园手法,以微缩的庭院及室内空间展示菊花在生活中的运用,引导和启发人们美化自己家居环境,从而彰显“把花园搬回家”的主题;第四乐章九九又重阳,由“有朋自远方来”、“负米养亲”、“天伦之乐”、“又是一年重阳时”等四个主题园和一棵祈福树组成,四个既独立又关联的展园,充分反应了菊花文化与重阳节的关系,弘扬了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整个室内展设计,构思独特,别具匠心,寓中国传统文化于现代园林景观展示之中,通过对游览线路的细致规划,将时间与空间两条主线完美融合,游客徜徉于历史与现实之间,使游客的赏菊之旅如同读一首诗,只有将散落的词汇串联成句子,才能真正品味到菊花的文化内涵。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6: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