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旧京城市建设寻踪追迹
释义

图书信息

旧京城市建设寻踪追迹作 者: 谭乃立 编著

出 版 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1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63816545

所属分类: 图书 >> 建筑 >>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 中国地域建筑/民居建筑

定价:¥45.00

内容简介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北京的城市建设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规模和特点,为我们留下了遍布北京城内外的各种形式的文物古建,有巍峨古朴的城垣与城门、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庄严肃穆的祭坛、沧桑神秘的帝王陵寝、景色旖旎的皇家园林、风格迥异的寺观与教堂、蜿蜒险峻的万里长城、雕梁画栋的清代王府、深邃清幽的胡同与四合院、流淌数百年的漕运古渠、造型各异的石质拱桥、印满车辙的石板古道,还有那中西结合的近代建筑,这是一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物质体现。作为一名华夏子孙,特别是一名北京人,了解我们祖国首都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北京现存的古建筑及有典型意义的近代建筑的基本情况,是非常必要的。作为一名北京人,向全国以至全世界人民宣传北京这座文化古都,宣传那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设项目,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目录

第一章 城垣

第二章 宫殿

第三章 祭坛、庙

第四章 皇家园囿

第五章 帝王陵寝

第六章 佛教寺庙

第七章 道教道观

第八章 伊斯兰教清真寺

第九章 教堂

第十章 长城建设

第十一章 清代王府

第十二章 水利工程建设

第十三章 桥梁建设

第十四章 衙署

第十五章 近现代街区改造

第十六章 近代铁路建设

第十七章 胡同街巷与民居

第十八章 其他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城垣

城垣及城门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和象征,而城市的规划布局又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北京具有3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最早在北京地区建立都城的是西周初期分封的“燕”和“蓟”,至今在房山区琉璃河董家林村还能看到西周时期的燕国都城遗迹。以后燕灭了蓟,将都城迁到了位于今广安门内北线阁、西便门、白云观、陶然亭一带的蓟国国都蓟城。蓟城遗迹今已无存,1995年在广安门北滨河公园修建了“蓟城纪念柱”,纪念柱上方篆书“北京地区肇始于斯地,其时为周,其名日蓟”,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为纪念柱撰写了“北京建城记”的碑文。自秦至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北京地区或为诸侯国,或为郡,其治所均在蓟城。隋、唐、五代时期改称幽州城,辽代在幽州城的基础上扩建为南京城,作为辽之陪都。公元1153年,金海陵王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营建中都城,揭开了北京作为全国性都城的序幕,其西南城垣至今尚有遗迹可寻。以后元统治者在金中都城东北修筑了拥有11座城门的大都城,今在北京北郊留有断断续续的土城遗迹。明代将大都城北垣后退五里、南垣展拓二里建成北京城,至明嘉靖年间,北京城已形成拥有外城、内城、皇城三重城垣,共计20余座城门的规制严整的都城。清随明制,没有对北京的城墙、城门进行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

星移斗转,岁月沧桑,历朝历代在北京地区修建的城垣与城门大多已无存,所幸的是,如今的北京旧城区尚能体现出明清时期北京城的规划与布局。本章将按历史时期顺序将北京历史上各朝代城垣、城门的修建过程、建筑特色、保存情况,各朝代所建都城的规划与布局等情况予以介绍。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