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九类生
释义

修禅定时九种摄心的修习过程。九种心住。依《大乘庄严经论》卷七所载︰安住心指习禅时,缘系一境,念念相续,使心安住,不致散乱。摄住心意指觉知一念稍稍散动,即摄持其心使宁静。解住心谓解知觉观之心若攀缘外广,则令收敛安住转住心指觉心已息,不再动摇,转而乐于安住伏住心指久住静定而萌厌心时,须将其折伏,益加精进息住心谓内心忽然乱动生起过失时,要立即使其止息。灭住心指贪爱等妄念起时,要猛省方便,使其灭除。性住心谓妄念止息,知心性本来光明,任运安住。持住心谓功行纯熟,心住正定,不由作意,任运持善不失,持恶不生。

《瑜伽师地论》

卷三十称此九住心为‘九种心住’。指内住、等住(又称续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印顺《成佛之道》〈大乘不共法章〉释之云︰

从初学的摄心,到成就正定,有九住心,也就是住心的修习过程,可分为九个阶段︰

九个阶段

(1)内住︰一般人,一向是心向外散;儒者称为放心,如鸡犬的放失而不知归家一样。修止,就是要收摄此外散的心,使心住到内心所缘上来,不让他向外跑。

(2)续住︰起初摄心时,心是粗动不息的,如恶马的腾跃一样,不肯就范。修习久了,动心也多少息下来了,才能心住内境,相续而住,不再流散了。

(3)安住︰虽说相续而住,但还不是没有失念而流散的时候。但修习到这,能做到妄念一起,心一外散,就立即觉了,摄心还住于所缘中。到这阶段,心才可说安定了。

(4)近住︰这是功夫更进了!已能做到不起妄念,不向外散失。因为妄念将起,就能预先觉了,先为制伏。这样,心能安定住于所缘,不会远散出去,所以叫近住。

(5)调顺︰色声香味触──五欲;贪嗔痴──三毒;加男女为十相,这是能使心流散的。现在心已安住了,深知定的功德,也就能了知“欲”的过失。所以以静制欲,内心柔和调顺,不会因这些相的诱惑而散乱。

(6)寂静︰十相是重于外境的诱惑,还有内心发出的“不善”法,如不正寻思──国土寻思、亲里寻思、不死寻思、欲寻思、恚寻思、害寻思等。五盖──贪欲、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对这些,也能以内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他,免受他的扰乱。到这,内心是寂静了。寂静,如中夜的寂无声息一样,并非是涅盘的寂静。

(7)最极寂静︰上面的寂静,还是以静而制伏寻思等烦恼,还不是没有现起。现在能进步到︰寻思等一起,就立即除遣,立刻除灭。前四住心,是安住所缘的过程。但修止成定,主要是为了离欲恶不善法,所以定力一强,从(5)到(7),就是降伏烦恼的过程。心静而又净,这才趣向正定了。

(8)专注一趣︰心已安住,不受内外不良因素所动乱,临到了平等正直持心的阶段。就此努力使心能专注于同一,能不断的,任运的(自然而然的)相续而住。

(9)等持︰这是专注一趣的更进步,功夫纯熟,不要再加功用,无作行而任运自在的,无散乱的相续而住。修习止而到达这一阶段,就是要得定了。

修定

修定的方法不一;到达的时间,也因人而不同。住心的教授,也说有种种,如八断行等都是。但从最初摄心,到成就正定,叙述这一完整的学程,依圣者所说︰修止的方便过程,不会超越九住心的,也就是不外乎九住心的法门。所以修习止,应依此修习,而认识自己的进程,到了什么阶段,以免增上慢而贻误了自己。’

近人陈健民以为无论何种修行人,皆应先行勤修九住心,并以为九住心可对治三魔。陈氏弟子林钰堂在所撰《沐恩录》书中,尝载陈氏之见解如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论净宗之念佛、密宗之观想或禅宗之参悟,欲得成就,皆需先调己心,使免散乱、昏沉及忘失正念三魔。佛法三千年来,实修佛教徒虽亦不少,然成就者则凤毛麟角。细考其因,皆以其定力未先下苦功。因此闻思二慧所得抽象之空性真理无力凝固而成修慧之具体证量。师再喻曰︰习定如磨剑,必先去其上三魔之锈。当其剑锋已锐,则可由止修观,斩除五种利使。方得真参实悟。具足正见正力以压倒五钝使于无我空性中。九住基础不先建立,何来成就乎?本人所以特写此条唤醒大众,皆注意之。’

‘九住所对治之三魔,即散乱、昏沉与忘失正念。前三住︰初住、续住、回住乃对治散乱。再修四、五近住至伏住。散乱心既渐次调伏,易堕昏沉。故必接修六、七寂住、最寂住,以求寂静。久而茫然呆坐。此时当仰头睁目,抖擞精神,而进修第八专住。专住既成。渐能随意,平等安住任何一处,即成第九等住。止之定功至此方告大成。如上所示,程序分明,既便修习,又易成就。行人于此宜深致力焉!’

参考资料

《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8:01:58